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1
TUhjnbcbe - 2023/10/24 19:08:00
国内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98.html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思想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既是一种精神病症的治疗方法,也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理论。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代表人物有安妮·弗洛伊德和梅兰妮·克莱因等。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流派的理论逐渐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哲学观,构成了现代西方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

一、力比多

力比多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鼻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年在《性学三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词,它是指一种与性本能有联系的潜在能量。他把性欲与自我保存本能做了对比,并用力比多一词开始指性欲或性冲动,后来就扩展为了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也是一种与死本能相反的生本能的动机力量。弗洛伊德把它看作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他提出的性的动力是“力比多”,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力比多既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力量,更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的驱动力和动力源。

力比多是一种力量、本能,有时表现为性本能。比如,婴儿寻求快感的方式就是从吸乳开始的,幼儿寻求快感的方式是从排便中获取的,所以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儿童以父母为对象来获取快感的选择倾向在精神分析理论里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具体表现是男孩依恋母亲、女孩依恋父亲,也被称为恋母、恋父情结。到了青春期,“力比多”就导致孩子摆脱父母,去寻找新的力比多投注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治疗心理疾病的工作在于解放“力比多”,使其摆脱对先前的迷恋,而以自我为中心,从而消除外在症状。

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他的《力比多的转化和象征》一书中所说的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生殖,也表现于其他活动,在身体一切活动中需要寻找出路。

力比多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即神经中枢的兴奋。

当力比多发生作用时,我们就会发生一种心理兴奋状态。

力比多包括性力比多和攻击力比多两种。

二、本能

本能学说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弗洛伊德在本能学说中最初以性本能(性欲)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同某些生理活动的关系,并以力比多为例,分析、解释一些心理现象。

弗洛伊德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有两个足以触怒全人类的最基本的发现,一个是无意识学说,另一个就是本能学说。如果说无意识学说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那么本能学说就是无意识学说的核心。无意识的动力和根源正是来源于原始性欲的冲动,离开性本能就无法解释无意识,从而也就无法说明人的心理过程。”

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生存习性,不是后天习得的。是一种固有的行为倾向,让所有通过学习的行为都为其服务。我们人类所习得的所有技能都是为了满足我们本能的需求。如驾车技术、烹饪技术。

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

生本能,弗洛伊德称之为爱的本能,主要指性本能和自我本能(保存个体发展的另一性本能)。性本能导致新生命的出现,保证个体和种族的存在和发展。这样性本能就是一种生的本能。如吃饭以及所有维持有机体延续的一切活动。

死本能,意味着生命回归到无机物状态,它重要的表现是破坏本能和攻击本能。迫使生命体趋向死亡。表现为残忍、攻击、自杀、杀人甚至战争毁灭,体育竞技也属于这个范畴,它是受人类死本能的欲望所驱使。死本能的结局,必然是使有机体的自然界变为无机体,使生命变为死亡。弗洛伊德还指出,生存本能可以使死本能转向,由指向自己转变为指向别人,于是转而为攻击他人的形式。如漂流、探险、搏击等一系列具有从有机物到无机物象征意义的一切活动。

本能的四大特征:

1、来源

本能的来源是身体状态的需要,主要是指身体欠缺什么;是来自有机体内部,本能动机在某一方向上高度专业化以至于不容许进一步分析它的来源,只有这种无法进一步分析的原始欲望才可以说真正符合本能这个名称。

2、目的

本能的目的是消除身体的欠缺并重建内在平衡。

3、对象

本能的对象是指减少或消除身体欠缺的经验或者事物。

4、原动力

本能的原动力决定于身体欠缺的程度。

在本能活动(或本能欲望)中,“性”并不是唯一的或核心的内容。“力必多”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最初是指与性欲相关的精神活动的内驱力(或原动力),后扩展到与各种本能欲望相关的内驱力。

在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对性本能的强调与其时代及文化背景有关,“性”在当时的含义已超出了今天人们对“性”的理解。随着精神分析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认识及方法得到进一步扩充。

三、三个意识

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也称为“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三个意识来组成的,也就是他的心理地形图。这三个意识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年弗洛伊德和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潜意识理论。

那这三个意识分别说明了什么呢?

1、意识

是一切感觉、直觉和理性思维的主体,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它是遵循理性原则,而且一切的表达也是符合逻辑的。

2、前意识

处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层面中间,但当个体的控制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在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面里,让个体觉察得到。(它具有非动力学的意义)

3、潜意识

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性要求,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它遵循的是非理性原则,而且一切的表达也是没有任何逻辑的。(它具有动力学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个体的潜意识欲望(不道德的想法,恐惧、暴力动机、不能接受的性欲望、自私的需求、难以启齿的过往经历)寻求满足的时候,它无时不刻地在经历着意识对它的严格审查,一旦它不被意识和外部世界所允许的话,就会自行启动防御机制重新压抑回潜意识,和本能的欲望一起构成了潜意识的全部内容。

我们在现实中所发现众多的主体无端地顺从客体的要求和需要时,主体会随时地把自己不愿接纳同时又没有办法抗拒的事情给自己带来的不好的内心感受压抑到潜意识里面,也组成了自己的潜意识内容。

如,一个一直非常听话的孩子,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他是在利用压抑的防御机制把自己不愿接纳而又无力反抗的事情所带来的感受压抑到了自己的潜意识里。

当我们潜意识所压抑的东西不被我们意识所接纳的时候,它就会采取乔装打扮的方式以便获得进入意识的机会。我们的梦里出现的大部分场景就是乔装打扮后出现的。

四、三个意识之间的关系

现在很多的理论书籍都习惯地把三个意识的心理结构称作为“冰山理论”,实际上第一个提出冰山理论的是费希纳,后来弗洛伊德借用费希纳的这个叫法,用以解释他的潜意识理论。所以说,一提到“冰山理论”,我们就会知道,这就是说的人的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人的全部精神生活,如同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冰山,意识世界只不过是呈现在海洋表面上的冰山一角,它在全部精神世界中只占一小部分,而无意识世界则是海洋下面的那巨大的冰山山体。

弗洛伊德曾说:“人的心理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只不过是心理的只言片语......”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场景来比喻的话,那就是下面这幅场景。

“假如我们把潜意识比喻成一个大的前房,在这个前房内,各种精神兴奋都像许多个体,互相拥挤在一起。和前房相连接的是一个较小的房间,如同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在这里。但是,这两个房间之间有一个相通的小门,有一个人站岗,这就是门卫,负责守门,对于各种精神兴奋加以严格的考察和检验,对那些不被它赞同的兴奋,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 

“前房内,潜意识内的兴奋不是另一房子内的意识所能察知的,所以它们开始是逗留在潜意识内的。它们如果临近门口,而被守门人赶出来,那么它们就不能成为意识;那时我们只能称其为被压抑的。但是就算是被守门人允许入门的那些兴奋,也不一定都能成为意识的;只是在能够引起意识的注意时,才可以成为意识。……”

浮在海平面的部分,与海之上的世界相接触,感知着风和日丽或电闪雷鸣;潜于海底的部分,神秘莫测,伴随着它的是无边的暗夜与无尽的幽蓝......而在这两部分之间,也就是被海涛不断抚摸或撞击的那一部分,是一个“中介”。向下,它诉说着外部世界的绚丽多彩、世态炎凉;向上,则私语着海底的暗流、幽深、光怪陆离。“中介”的身份或位置也是不固定的,涨潮时,它潜入水下,与海底部分合为一体;退潮后,它重见蓝天,成为了海面部分。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地图。这就是“地图”上的三大区域: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五、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我”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他在年提出的。他把人格结构分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格结构理论在精神分析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无意识理论为基础,展示了个体的人如何以先天的本能为基础和动力进而成长为具有社会性和文明标志的人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弗洛伊德认识到无意识理论和本能理论的不完善,开始从人的现实生活中考察人的精神生活,在《自我与本我》等著作中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

可以认为人格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集中体现和代表。它向我们表明,人的精神(心理)结构不是平静的,而是“各种力量相互冲突的结果”。

弗洛伊德认为,现实人的精神活动或精神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1、本我(Id)

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2、自我(Ego)

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与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

3、超我(Super-ego)

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自我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道德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六、三个“我”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加以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现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到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无论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都可以游刃有余地掌控好自己的尺度,那样的话,一个人的主观内心体验就会是比较愉悦的。三个我就像一根分成三段的弹簧分别来代表,它们各自的区域的伸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外部的需要而张弛有度的。宽松的环境下,本我的张弛度可能就会无所顾忌;但在正规的场合里,超我的张弛度就会随机凸现出来。

弗洛伊德曾经比喻说:本我就像是一匹拉车的马,自我就像是赶马车的人,那超我呢,就是坐在马车上的人。马的职责是只管毫无目标地往前走;那赶马车的人只能按照坐在马车上的那个人的指令,指挥着马往指令中的方向前进。

自我在满足本我的同时,既要顾及到超我的强力压制,又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当下现实。

丁俊贵

年9月13日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