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为什么孩子会偶然性地欺负小动物童年之谜
TUhjnbcbe - 2023/10/24 19:09:00
儿童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9/5470792.html

文/希凝

孩子欺负小动物?缘于防御机制被唤醒

前一段时间,孩子出现了一个令我困惑的问题。

邻居买来的小狗温顺乖巧,孩子非常喜欢,常常跑去与小狗作伴,还央求我们也给他买一只。但却被邻居反馈,孩子有时会对小狗不友好,比如强迫它吃东西,用令它不舒服的方式牵着它走,有时甚至会骑在它身上摆弄;

公司有一只小猫,因孩子长期性地跟着我去上班,所以与小猫非常熟识,无聊之时常会与小猫玩。平时看着他俩玩得挺好,但也被我发现几次他拽拖小猫的尾巴,把小猫关进纸箱不让出,小猫有时不他的听话还会被踢上一脚。

从小我们就言传身教,要爱护小动物,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它们,他也一直做得挺好。出现这个问题后,我也有找他用心沟通,试着找出原因。孩子的回答却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突然自己就想这么做了,控制不住自己。”

纳闷之余,我平和地告诉他“可不能再这样了,不然它会离我们远远的,要知道,我们对它好,它才会跟我们玩的。你看,妈妈从来不让它难受,所以它很喜欢很黏妈妈。”

孩子当时答应了,可我还是会时不时地看见他对小动物的不友好,困惑过后,却无计可施。

直到前几天读了罗尼.索兰的《童年之谜》,答案仿佛浮出水面。

什么是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最初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是指自我将可怕的东西控制于意识之外以减少或避免焦虑的方法,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

《童年之谜》中罗尼.索兰认为,当遭遇脆弱、陌生、挫折、伤害或深深的失望和羞耻的体验后,自我会动员防御机制,这样做是为了对自体免于被焦虑充斥而提供长期或短期的保护。

罗尼.索兰所阐述的主要有如下几种防御机制:否认、压抑、投射、分裂、置换、崇拜、躯体化、虚假自体、恋物癖和性倒错、共生关系。

而我孩子偶然性地欺负小动物主要表现在这三个防御机制上:分裂、投射、置换。

这三个防御机制被唤起,是为了对抗从依恋系统演化而来的客体丧失或被抛弃的焦虑。

简单来说,孩子为了抵抗某种焦虑而自发地、无意识地动员了这些防御机制,这种焦虑来自害怕失去至亲,或被至亲抛弃。

接下来我会对孩子唤起这些防御机制的过程进行分析,文章最后也会针对如何改进进行总结。

不愉快经历和体验让孩子动员防御机制,甚至爆发攻击性

防御机制——分裂

我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十分好,他爱我、依恋我,视我为世上最好的妈妈,最近却常听老公打小报告“儿子今天说你坏话了”“哈哈,儿子也有不喜欢你的时候”。自我感觉,这不应该呀,我都做得挺好的呀。尊重他爱护他,给他界限内的最大自由,总是认可鼓励他,除了偶尔发下脾气,我也没什么大毛病呀。继续困惑中……

在读到《童年之谜》的防御机制——分裂小节时,我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了哪。

在自恋受熟悉感所吸引并对陌生感进行抵制的基础上,自我调动分裂机制。通过这种防御机制,自我将特定的客体“分割”为一个好的、熟悉的客体和一个坏的、陌生的客体,这让我们想起克莱因关于“好客体”和“坏客体”的概念。这种分裂是基于客体会交替地满足或挫败婴儿。每当照顾者提供了熟悉、愉悦的满足,并立即对婴儿的新需求做出反应,他就会被婴儿体验为一个好客体——激发婴儿受他的吸引。每当同一照顾者挫败婴儿或引起他的陌生、不愉快的感觉时,他就会被婴儿体验为一个坏客体——激发婴儿对他的抵抗。结果就是,婴儿对同一父母—客体拥有好的、理想化的或者坏的、邪恶的、陌生的两种体验的交替。——《童年之谜》

也就是我被孩子分裂成了一坏一好两个客体,当我提供了爱和愉悦的体验给他,我就是“好妈妈”;而当我发了脾气指责数落了他,也就是提供了不愉悦的体验给他时,我就成了“坏妈妈”。

不止是针对婴儿,幼儿儿童也都如此。

罗尼.索兰说,12个月之后,自我对分裂机制的调动表明对失望感、沮丧感以及对被抛弃的焦虑感的过度易感性,因此,客体(照顾者、父母)有时被体验是完美的、理想化的,第二天就可能变成了邪恶的;被爱一天,又被恨一天。

在被孩子分裂成“坏妈妈”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投射和置换这两个防御机制的加入。

防御机制——投射、置换

疫情期间孩子常常不按正常作息睡觉,而我一直有早起的习惯,所以到点我就会上床睡觉,孩子有时晚睡我会交待,可以晚睡,别打扰妈妈就行。他倒是显得很配合,说妈妈你先睡吧,我不会打扰你的。

可实际情况却是,过一会儿他就把“不打扰我这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因为他的小脑袋瓜常常充满问题,总有十万个为什么在等着我,哪怕我睡着了也不放过。

有一天睡得迷糊的我再一次被他喊醒,因白天工作又带他,身体疲乏,长时间积累的情绪没控制住全部爆发了出来。那个场景我已不忍再提,不仅吼了他,还说了很多不应该的话,让他有了被伤害被抛弃的无助感。虽然事后道了歉,降低了一些伤害,可造成的那部分伤害已让孩子无意识地唤醒了防御机制。

虽然在那个当下,我有可能会被“分裂”为坏客体,但分裂机制还提供了一种规范的情绪发育的功能。即为了维持一个好的、熟悉的、令人满意的客体,并且避免极端的情绪波动,自我会设法将分裂的好、坏客体整合成单一的、恒常的父母形象,让父母仍被体验为一个足够好的客体。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那段时间常常对我说“妈妈,就算你再怎么凶我,我也爱你。”孩子会自发地去尽力维持住我这个“好妈妈”形象,让他的安全感有着落,即这样才不会被妈妈抛弃。(每次听他说这话,内心就无比愧疚)

而越是这样,孩子蓄积的负面情绪就越多,总得找到出口发泄出来吧。

所以投射和置换这两个防御机制就被唤醒了。

罗尼.索兰说,为了摆脱压迫性的感觉、调节对具有失败性的好客体的攻击性,自我将攻击性投射到另一个人/物身上,或将攻击置换到这个人/物身上。

意思是,为了抵抗这种焦虑和负面体验,孩子会把那种压迫感和攻击性投射或置换到别的方面,有可能是人,或物体,或小动物。

答案出来了。就是疫情期间的高压生活,让疲惫不堪的我对孩子发了不少脾气,最严重的就属被吵醒的那次。孩子有了非常不好的情绪体验,以及有了被抛弃的焦虑,找不到地方投射,于是就被置换到了小狗和小猫身上。

同时,那段时间孩子经常做噩梦也有了解释,因为压迫感也有可能置换到身体或思想部分,这就会引发恐惧或癔症,发展过后就会将这些内容转换到虚构的怪物或残忍的人身上从而引发噩梦。

如何做,才能让孩子的情绪调节回归“正轨”

1不过分紧张,明白防御机制在正常的心理发展中是常见的

每当孩子因为父母的不合适言行而有了不好的体验时,或孩子不能被父母满足时,常常就会唤醒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因为这是正常现象,此时的防御机制是在保护孩子的自体不被焦虑感淹没。

没有能事事都能满足孩子的父母,更没有完美的父母,这也是孩子的正常成长所需要面临的。

父母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以及每次事发后的分析与调整,以应对下一次的突发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若父母的教养方式非常极端化,常常让孩子遭受极度创伤或极度焦虑,那么父母一定要及时反思自身,有必要的话最好向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因为在极端的教养方式下,在这些特定例外的情况下,孩子极有可能对自我(自体)进行分裂,而不是对父母(客体)进行分裂了。发展到分裂自体而不是分裂客体,这是最糟糕的情况,这会导致孩子最终形成边缘性人格或多重人格,甚至精神病症。

2平静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健康的情绪发展

研究表明,平静的情绪体验,以及保持占主导地位的是正性情绪体验而不是负性情绪体验,对于情绪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大多数时候情绪平和,接受的正面影响多过负面影响,那么孩子发展的就是健康的情绪体验。

如果这一点做到位了,孩子体验爱的能力也会随之加强,同时还会增强自体熟悉感的凝聚力和加强自我调节能力。

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加强孩子对待父母(客体)表现的差异性的耐受力,也就是说更能接受父母有时无意中带给孩子的负面体验。

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多点耐心和爱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吧,让他体验到爱和关怀的时间比体验到不愉快和被抛弃的时间占比多,压迫感和焦虑感就会少一些。

3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我们家长需要明白,孩子身上呈现的所有问题,都是父母的行为反射。孩子的问题不是孩子的原因,是父母造成的原因。

比如上文提到的孩子偶然性地欺负小动物,就是因为我那一阶段给他造成了太多不愉快的甚至被抛弃的情绪体验,所以唤醒了他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先是把我分裂成好客体和坏客体,然后又尽力把我维持在好客体那一方,为了有发泄情绪的出口,孩子又把坏客体那一方投射和置换到其它人或物体或小动物上,随之爆发攻击性。就像有的孩子在家被父母打了,他会在外面打别的孩子。

怎么做?在育儿方面,父母改善自身,以此来影响孩子就行了。他还只是个孩子,不能对他有太高要求,而应该对自身提高要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不要耳提面命,去要求孩子怎么怎么改正,我们只需要当下制止,并陈述事实,让孩子知道此种行为带去了伤害是不对的,就行了,其它的交给自己和时间来解决。

写在最后

初为人父/母,难免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遭遇各种手足无措,这很正常。只要我们一颗爱孩子的心,那么作为父母,就会有一种本能指引着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合格的父母——学习。

学会了解孩子的生长规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心理学层面走进孩子的精神世界,《童年之谜》一定会为我们的育儿之路助力不少。

你,开始读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孩子会偶然性地欺负小动物童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