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身为精神障碍患者,有时候,请不要太善良
TUhjnbcbe - 2024/5/5 14:59:00

小A

怎么办?我的焦虑症好像又犯了

这天入睡前,我突然接到一个很久不联系的朋友小A的求助。

听完小A的叙述,我大概弄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去年吃了半年多药之后,小A的焦虑症幸运地痊愈了,过去一年里,情况都非常稳定。但是,上周三河南突发暴雨加洪灾,新闻、热搜,一个接一个,当天晚上,她刷了一晚上微博,然后焦虑症状从半夜开始,就又出现了。刚开始是除了刷微博消息,什么都干不进去,当天晚上都是灾情消息,看的她是越来越难受,但是又根本停不下来,越难受越想刷。之后是失眠,刚好那几天北京晚上也在下雨,即使播放着轻音乐,她耳朵里听到的,依然只有雨滴打在外面棚子上劈里啪啦的声音,脑海里闪过的,依然是之前刷到的各种令人揪心的报道,眼睛一闭上,各种可怕想法就会不受控制地出现;好不容易睡着了,又一直做噩梦,梦到自己掉进海里、游泳腿抽筋,大半夜把自己吓醒。发展到这两天,心跳加速、坐立不安、手抖、胸闷、呼吸不畅,她熟悉的焦虑症状已经统统再次回来。”

怎么刷了一晚上微博,小A的焦虑症就又“复发”了呢?

01

#替代性创伤

其实,小A描述的这些症状,与其说是焦虑症复发,更像是出现了“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是指,个体在目睹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出于对遭遇者的同情和共情,使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因为超过自己的心理和情绪耐受极限而精神崩溃。

替代性创伤本来专用于心理治疗师,因为工作需要,他们长期接触患者,在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跟患者充分共情和互动,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创伤,因此,这也是每个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都需要定期接受督导的原因之一。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心理治疗师身上,灾害中各种参与救援的人群,甚至现在暴露在各种社交媒体下的普通人群,都可能发生替代性创伤。

现在,社交媒体已经发达到已经足以让我们不出门就知天下事,每当重大灾害发生,24小时实时更新的微博热搜,每个app都在不停歇推送的新闻通知,在给我们带来最新抢险救灾动向的同时,更是一种信息流的倾泻。

突然过载的信息流足以让人手足无措,像小A这样,本来就情绪不稳定的小A,作为替代性创伤的易感人群,一晚上密集地接收了几万条消息,其中大半又是灾情描述、个人求助等偏负面的信息,巨大冲击下,替代性创伤就出现了。

02

#危险#的共情

其实不仅是小A,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像抑郁症、焦虑症、双相、强迫症患者,都属于替代性创伤的易感人群,这跟精神障碍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替代性创伤,或者说助人、助人想法这件事的发生,跟一种心理能力关系密切,那就是共情。在很多工作中,共情固然重要,但它也有危险的一面。在共情的过程中,过于善良敏感的你,会与共情对象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甚至,我比你更痛苦;你不能进步,我比你更焦虑,更伤心;共情的越多,共情反应越强,久而久之,悲伤、无助、孤独、无力、自责、恐惧等等负面情绪,纷纷出现,如果不能很好地得到疏解,就足以把人淹没。

对于像小A这样的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情绪、认知功能是有损伤的,这导致他们的共情比较特别。

研究人员认为,共情的核心部分包括情感识别、观点采择和情感反应。情感识别比较好理解,就是判断别人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是开心,还是生气;观点采择指的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推断别人内心的真实心理活动;情感反应即内部情绪影响下产生的各种反应。

针对这些共情的核心部分,以抑郁症患者为例,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具有较高的情感功能能力,同时伴随较低的认知共情能力:

他们的情绪识别能力较差,他们存在负面反应偏见,即使周围人并没有不开心等负面情绪,他们也会将之识别为悲伤;在观点采择方面,存在较多的个人中心化倾向,更容易将他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引发个人悲伤情绪;情感反应也比较强烈,更倾向于采用自我导向式共情,会自动调用、体验过去自我的痛苦情感来体会他人痛苦,更容易引发无力、孤独等抑郁相关感受。抑郁症患者存在选择性注意负性偏好,在接收新闻时,会更容易被负面、消极的新闻报道所吸引,很难主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为精神障碍患者,有时候,请不要太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