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首都残疾预防交出亮眼成绩单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制定出台40多项*策法规,本市规定的22项指标全部完成


  从婚前体检、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到疾病致残管理,再到康复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北京坚持“三级预防”,建立了*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预防工作体系,先天、疾病、伤害等致残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生活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康复服务兜底保障制度基本确立。


  40多项残疾预防*策法规先后出台,34次大型宣传活动深入人心,《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年)》要求的15项量化指标全部高质量完成,本市规定的22项指标全部达到预期目标……首都残疾预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今年8月25日是第六次残疾预防日,北京制定实施新一期残疾预防行动计划,通过进一步加强先天致残因素监测、提前疾病致残风险防控、提高残疾康复服务能力,坚持首善标准的残疾预防工作必将推动健康北京深入发展。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足跟血


  成绩


  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致残


  大部分残疾都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早预防、早控制。“十三五”期间,从婚前体检到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再到新生儿筛查,北京市相关部门共同协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成绩用数字说话。截至年,北京建立了婚前孕前保健协同机制,13个区实现婚前医学检查与婚姻登记一站式便民服务,年婚检率比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率先开展孕产期心理保健服务和营养干预指导,实现助产机构孕期营养门诊及孕产期心理保健服务全覆盖。率先建立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一体化管理服务模式,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将出生缺陷监测延长至生后1岁,率先启动消除艾滋病、梅*、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实现预防艾滋病、梅*和乙肝母婴传播免费筛查全覆盖,率先启动预防非意愿妊娠规范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工作,提高预防非意愿妊娠的意识和能力。年,北京市孕妇产前筛查率高达99.93%。


  开展早期筛查,可以查出多种致残性疾病。市卫生健康委对全市新生儿开展疾病筛查,对0-6岁儿童开展儿童视力、听力、智力、肢体和孤独症五类残疾筛查,建立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干预指导和报告一体化服务模式,年度筛查儿童余万人。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形成新生儿疾病筛查“6+1”新格局。年,0-6岁儿童残疾筛查率达98.35%。


  北京的免疫规划工作也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年,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目标儿童接种率均超过95%,麻疹、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乙脑、流脑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疫苗防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比如,全市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和督导工作,规范慢性病防治工作,年,高血压患者、二型糖尿病患者和精神病的规范管理率分别提高到69.53%、70.56%、94.68%。


  为了推进近视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病防治工作,北京每年结合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对儿童肥胖、近视开展监测与干预。在市残联、市民*局、市农委等部门共同推动下,年,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为重点人群的签约覆盖率超过50%。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关心的免费服药问题,年市卫生健康委调整完善免费服药*策,增补奥氮平进入免费基本药品目录,年,参加常规免费服药患者人。此外,以抑郁症、焦虑症、儿童孤独症、老年痴呆症等常见精神障碍为重点,北京启动居民心理健康体检项目,为居民提供心理测评、心理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


  伤害致残明显减少


  致残因素多样化,残疾风险伴随着每个人。而过去几年,生产事故、交通事故等导致的伤害致残明显减少。这背后,离不开全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市应急管理局下发多项*策文件,督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实现闭环管理。全市街乡专职安全生产检查队伍从年到现在得到了进一步充实。据统计,“十三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累计下降33.2%,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人数累计下降35.4%。


  农产品和食品吃起来更安全、放心。“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四位一体”监测,覆盖本市所有主要农产品和国家规定的所有检测项目,农产品、食品抽查合格率逐年提高,年重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8.65%。


  蓝天多了,水更清了,市民生存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深化“一微克”行动,狠抓精细化管理、区域协同减排。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首次进入“30+”,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继续保持最优。


  儿童和老年人是意外伤害致残预防的重点人群。北京通过进校园、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儿童意外伤害防治知识,提高学生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开展“三无”玩具等专项检查。加强对儿童和学生用品经营主体的执法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查,对本市生产、销售的玩具、学生用品、眼镜等产品开展抽查。


  在老年人意外伤害方面,北京市民*局为高龄、失智、失能、空巢等老年人提供应急援助服务,并将巡视探访与精准帮扶有效对接、与上门服务有机结合、与驿站补贴无缝衔接,同时为失能老年人和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提供补助。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民*等部门在海淀试点开展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保险工作,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

肢体残疾儿童康复


  专项康复保障体系初步建成


  “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矫形器及辅助功能辅助器具使用、康复咨询、支持性医疗及护理、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可以防止残疾后出现残障。”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十三五”期间,北京以精准康复服务为主线,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加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本市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在工作机制、*策保障、供给体系、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均有了较大幅度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医疗康复服务体系方面,市卫生健康委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指导向康复机构转型的19家公立医疗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优化诊疗等方面工作。非医疗康复服务体系方面,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相继出台了《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办法》《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办法》,制定了基本康复和辅具服务目录,建立了覆盖全生命周期、全残疾类别的康复服务兜底保障制度。年,本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9.6%。年到年,市*府连续三年将社区和居家康复作为*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服务残疾人近4万人,将康复服务送入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为残疾人开展个性化的康复训练。


  辅具对于残疾人康复起着重要帮助。如今,在首都,残疾人辅具申请、评估、审批、购买实现“一键式”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还能实时“报销”。市残联开发了辅助器具管理服务平台,将符合要求的产品选入辅具管理服务平台,确保辅具产品的多样性,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北京市残疾人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入选《年联合国电子*务报告》经典案例。

残疾预防宣传——交通领域宣传


  展望


  加强致残因素防控


  《北京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年)》已经正式发布,这是包括市残联在内的全市34个部门共同编制的。


  “相比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北京行动计划提升了11个任务指标的工作标准,提升了12个任务指标。23个指标,反映了北京市对残疾预防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残疾预防工作处于全国领先位置。瞄准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将坚持首善标准,进一步完善*策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致残因素防控,提升健康服务水平,继续在全国残疾预防工作保持示范引领。


  为了加强源头管控,行动计划从婚前、孕前、产前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健康保健和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先天致残风险发生。


  未来几年,本市将开展婚姻登记机关等级创建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优生咨询指导“一站式”服务水平。到年,北京婚检率将超过70%。


  建立多部门联动防治出生缺陷工作机制,加强对常见胎儿染色体病、严重胎儿结构畸形、单基因遗传病等重大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完善出生缺陷预防、诊断、治疗及追踪的全链条服务。到年,孕产妇系统服务率达97%。


  持续开展0-6岁儿童健康服务工作,推进儿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等五类残疾筛查,完善筛查、诊断、康复、救助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儿童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能力。到年,0-6岁儿童残疾筛查率达97%。

残疾预防宣传——义诊咨询


  为残疾预防提供兜底保障


  “行动计划还为残疾预防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兜底保障。”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举例,比如北京将新增出生缺陷救助项目,降低困难家庭患儿就医负担;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策惠民水平,逐步将长效针剂等新型药物补充进入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目录。


  同时,支持保险机构推进老年人意外险等涉老保险项目增点扩面。制定出台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将经济困难、失能、失智、重度残疾等特殊老年群体纳入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范围。出台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子女及近亲属回归家庭参加照护服务的支持*策,研究制定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实施意见,推动建立重度残疾人亲属照护补贴制度。做好全市城镇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完善本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和需求评估标准,将符合评估标准的残疾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


  此外,本市还将全面实施残疾人康复和辅助器具服务制度等专项*策,为深入推进残疾预约提供资金支持和兜底保障。

残疾预防宣传——科普宣传


  对重点人群加强风险防控


  针对本市老年病、精神疾病致残风险不断提高的问题,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加强疾病致残风险防控工作。


  具体来说,北京将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做好并发症筛查和干预。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同时,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强化失能失智社会认知教育和早期筛查,实施老年人认知障碍管理。持续开展脑卒中等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项目。做好防盲治盲、防聋治聋工作。


  同时,持续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新模式,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加强对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孤独症等主要致残性精神疾病的筛查识别和治疗。


  针对残疾人的个性服务需求,行动计划强调增加康复医疗资源供给,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减缓残疾发展,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和*策支持。


  完善残疾预防科普知识资源库


  观念决定行动。除了重视推进先天因素、疾病、伤害等致残风险防控措施,行动计划还强调残疾预防科普知识宣传普及的重要性。


  未来几年,北京将完善残疾预防科普知识资源库。出版、遴选、推介一批残疾预防科普读物,针对重点人群、主要致残因素定期更新、发布残疾预防核心知识。推动将残疾预防和出生缺陷防治核心知识纳入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妇幼保健人员、社会工作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等职业培训课程和教材内容,提升残疾预防知识科普骨干队伍专业水平,确保残疾预防知识规范、有效传播。


  面向儿童、青少年、新婚夫妇、孕产妇、婴幼儿家长、老年人、高危职业从业者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主动提供残疾预防和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识,普及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等致残防控的科学知识、方法;针对伤病人和残疾人,加强康复知识普及,提高其康复意识和能力。


  健康北京的建设,每个人都不可或缺。让全社会共同增强残疾预防意识,了解残疾预防知识,才能努力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