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姚云帆读知识考古学丨福柯思想的准确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手术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21/5390504.html
《知识考古学》,[法]米歇尔·福柯著,董树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9月版,页,52.00元福柯的“学院哲学面向”福柯是当代世界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对当代中国人文学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中国学术界对福柯思想的阐释全面而深入,甚至让福柯在人文学者眼中变得“普通”起来。在文学、艺术史、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硕博士论文中,“规训”“谱系”和“考古”等词语变成了标配,福柯的生平思想成为文化界的日常行话。可是,我们是不是深入理解了福柯呢?我觉得很难说。自然,在福柯的翻译和评介上,华语学界的前辈学人都做出了一流的表率。李猛、张旭、汪民安、钱翰等前辈老师在评述和翻译上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这样的一种评介表面上形成了这样的一种印象:福柯的学术工作已经为中国研究者全面了解,其关键概念也被深入地梳理和应用。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其思想要旨已经被华语学界基本“消化”了。其实这种印象有一定的偏差。首先,法国以外的西方学界对福柯的译介重点关心福柯对现实社会有着巨大影响的学说和概念。例如,他的疯癫研究、规训学说、生命*治学说和治理术概念。这类介绍扩大了福柯的学术影响,却也造成了一个问题,几乎很少有人追问福柯在制造和使用这些概念时所依赖的方法论基础。其次,福柯自己也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这种趋势。他曾明确指出,他不为自己的著作提供某种确定的解释立场,欢迎别人摘引、解释和应用他作品中的任何一段话。这种对多元解释的“鼓励”不能掩盖如下事实:福柯对自己研究对象的选择,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方法论,有着深入的考虑。这一考虑并非由福柯社会理论家、文学理论家或精神病学家的身份,而是他的哲学家身份所决定的。虽然中国学界将福柯看作法国二十世纪哲学领域的代表人物,但这种定位更多地着眼于福柯拓展了“哲学”的领地,更确切地说,是他超越以概念分析和体系论证为主要形式的“学院哲学”所界定的哲学之范围。但是,与我们的印象相反,福柯在法国主流“学院哲学”界的地位极高,这和另一位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学术生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德里达虽然以胡塞尔研究起家,写过非常“学术”的现象学研究,但他在法国学术界的地位直到其晚年才有所提升,而其最终的学术位置止步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社科研究中心主任,并与“学院哲学”的主流学校索邦大学关系不甚融洽。福柯在学院哲学界的口碑则与德里达完全相反,他很早就被选入法兰西学院获得讲席,并接替了他的老师——黑格尔研究专家让·伊波利特(JeanHypolite)的教席位置。福柯的这位老师地位极为特殊。一方面,他是对法国二十世纪学院派哲学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这不仅体现为他试图通过对德国观念论思想的译介和阐释造就一个说法语的黑格尔,而且体现为他主导并主编了一套汇集当代法国学院哲学最高水平的丛书“爱皮米修斯”(piméthée),对当代法国学院哲学基于哲学史阐释、融合现代德国哲学和法国本土传统的路径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另一方面,伊波利特又是当代法国哲学变得“不那么学究气”的推手,受他影响的哲学家有阿尔都塞、巴丢、巴利巴尔、德勒兹等人,都不喜爱学院哲学围绕概念和哲学史讨论问题的方式,而其中的翘楚就是福柯。伊波利特极为欣赏福柯,称他为当代哲学的化身,并将自己的教席传给了福柯。在福柯之前,这一名为“系统思想史”的教席并不讲“疯狂”“规训”和“治理术”这些离经叛道的题目,而是沿着伊波利特的老师戈胡(MartialGueroult)的思路,以思想的历史发展为中心,重构现代法国哲学史的进路。这一进路不仅是观念或者思想演化的历史,而本身就是一个思想或哲学问题。因此,在研究福柯思想的时候,我们不仅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