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献和氏璧的卞和其实是个神经病农家草 [复制链接]

1#

在《韩非子》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和氏璧来源的故事说的是: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璞,拿来献给厉王,厉王让懂玉的工匠辨认一下。工匠说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欺骗自己,就命人砍下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拿着玉璞献给武王,武王同样找玉匠来辨认,玉匠还是说是一块石头。武王认为卞和欺骗自己,又命人砍了卞和的右脚。

等到武王死,文王继位。卞和就抱着自己的玉璞在楚山中痛哭不止,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泪水哭完了,就开始哭血。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脚的人那么多,你为什么哭的如此悲伤呢?卞和说我悲伤的不是被砍脚,而是宝玉被当做石头,忠贞之人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文王于是命匠人打开玉璞,果然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鉴于卞和的功劳,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读完这个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些想法。楚王残暴无道、滥用刑罚。历朝历代草菅人命、随意屠杀臣民的君王数不胜数。更别说砍脚、宫刑、腰斩、车裂这些刑罚了。我所震惊的是,卞和对待玉璞竟然比自己的脚还重视。自己的脚被砍了不在乎,玉璞无人识货反而悲痛欲绝。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心理呢?玉璞是从楚山中捡到的,不是偷得也不是抢的,可以光明正大的据为己有。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献玉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卞和并不在乎他的双足,起码与之相比还有他认为更重要的东西。最后卞和卞的一句我所悲伤的不是被砍脚,而是我本来是忠贞之人,却被说成了骗子。所以在卞和的心中,自己的忠心被认可要比自己双脚重要的多。这就透露出一种道德畸形的信号。一个道德强烈的人,是非常乐意的证明自己的道德高度而不在乎自己肢体完整甚至生命。更有甚者因为自己肉体的摧残而获得的亢奋、极致的道德体验。

古代圣人孟子所说的:“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就把道德理想主义者的受虐行为赋予浓重的价值色彩。假如卞和的遭遇放到现在,恐怕捡到玉璞的人不但手脚健全,而且从此丰衣足食过上别人都羡慕的有钱人的生活。只是时代不同了,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已经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假如今时今日有人像卞和一样献玉,肯定被众人认为是神经病,而不是忠贞之人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