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https://m.39.net/disease/a_5792161.html原创-11-14bbmovie电影通缉令电影通缉令
「电影通缉令丨片单」
只为让你们看到全世界最好的电影
电影通缉令
人格分裂
片单·期
作者丨北岛淳子、电个爆炸头
导语
为什么看电影?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电影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平日里难以注意到的视觉。例如在这一期片单里,小编就为大家选取了6部描述人格分裂症状的电影,通过其中的镜头,我们可以近距离地站在这一个少数群体的身边,感受一下他们的思维方式,尽可能地在观影过程那几个小时里将自己的现实身份剥离,来到一个新的世界,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觉,也来尝试一次人格分裂症的体验。
片单
(根据电影年份排序)
1
我是谁:没有绝对的安全系统()
WhoAmI-NoSystemIsSafe
导演:巴伦·博·欧达尔
主演:汤姆·希林/埃利亚斯·穆巴里克/沃坦·维尔克·默林
《我是谁:没有绝对的安全系统》有翻版《搏击俱乐部》的意思,讲述的是主人公本杰明组建了一支黑客组织,侵入攻击国际安全系统的故事。这部电影除了是人格分裂的题材,同时也是一部高智商犯罪的故事。不过为了保留这部悬疑惊悚片的悬念,或许不应该过多地透露剧情。
年轻黑客、计算机这类题材颇为吸引人,并且这部电影又有复杂的剧情设计,全片完整且饱满地呈现出这一黑客故事。场景搭建、角色表演和影片氛围都极其惊险刺激,并制造出高度紧张的观感。剧情也是从高智商犯罪走向最终的人格分裂的设定,即使会在片中看到《搏击俱乐部》的影子,但在故事的表现方式上并未被限制,反而用更新颖、更引人入胜的切入点为这部电影找到突破口。
2
黑天鹅()
BlackSwan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娜塔莉·波特曼/米拉·库尼斯/薇诺娜·瑞德/文森特·卡索/芭芭拉·赫希/本杰明·米派德
这部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电影所呈现的是一个芭蕾舞者迫于压力而出现幻觉最终患上人格分裂的故事。娜塔莉·波特曼在片中贡献了极其精湛的演技,她也凭借此片摘得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影后。
《天鹅湖》这出芭蕾舞剧刚好有黑天鹅与白天鹅两种极端化的角色,借此在此片中表现出善与恶再适合不过了。主人公Nina在黑天鹅与白天鹅身上周旋,同时内心也在剧烈地撕扯,这些情绪都通过她的肢体和电影中的布景一一表达。随着灯光、音乐、舞台,角色及舞蹈都极其优雅,又极其令人恐惧。《黑天鹅》不仅诠释了人格分裂,除此以外也关于艺术、自我和精神疾病的高尚冥想,从这个故事中能窥见人性、窥见恐惧、窥见黑暗。
3
致命ID()
IDIdentity
詹姆斯·曼高德
约翰·库萨克/雷·利奥塔/阿曼达·皮特/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这部经典的悬疑电影同样也是多重人格题材故事的代表作,讲述的是10位身份不同的客人住进一间汽车旅馆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发生了一系列惊悚骇人的杀人案。整部影片无一废戏,剧情饱满紧凑,环环相扣,不看到最后猜不到真相。
《致命ID》用90分钟的片长把一个人格分裂的杀人故事讲到极致,非常精炼简洁,完全不冗长拖沓。叙事衔接、人格转换、场景等都制造出暴雨夜的恐慌,相扣、有力而且严密。段落式的倒叙与“诱发人格分裂是从童年开始”的循环相呼应,整个故事的重心及最主要的人格最终落到最难想象的角色身上。悬念和紧张感都很足,除了钥匙的线索没做好,其余完全称得上一部完美的人格分裂题材力作。
4
美国精神病人()
AmericanPsycho
玛丽·哈伦
克里斯蒂安·贝尔/贾斯汀·塞洛克斯
《美国精神病人》改编于布莱特·伊斯顿·艾利斯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华尔街股票经纪人患有人格分裂的症状,等到夜晚来临就会变成嗜血杀人狂魔的故事。影片指涉的是:在现代社会,繁忙都市生活里的各种压力都会在不经意间对人格造成不同程度的扭曲,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精神病人,这绝不是耸人听闻的。
说回电影,由于是社会的精英人士,所以搜查开始时警方并没有对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这个英俊又迷人的魅力男士产生多少怀疑,由此,他变得更肆无忌惮了,而在杀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他最终的出路和结局又会是怎样的呢?是逍遥法外还是最终被捕?抑或是受困于人格分裂的折磨最终自戕死去?如果你对此也感到好奇,不妨来看看这部电影。
5
怪房客()
TheTenant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罗曼·波兰斯基/伊莎贝尔·阿佳妮
罗曼·波兰斯基是精神病人之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有一大部分的片子都是以患有人格分裂症的精神病人作为主角去阐述他想要表达的命题的。这部《怪房客》也不例外。它是一部悬疑,惊悚的电影,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观感,笔者在这里就不剧透了,直接来说一说观后感。
我是凌晨看完的,可能是因为罗曼.波兰斯基的公寓只在深夜开放,反正我又一次小心翼翼,又一次担惊受怕,也又一次被他的怪圈套住,他总如此,总在无声处隐藏,偷听着,慢慢数着我上楼的脚步声,我不知道他会何时出现,以一个最终的成形的恶灵的形象,而这也让他变得无所不在。这就是我的观感,导演的表现手法使然。
至于电影的内核,我觉得是一个问号,关于一个被害妄想症患者为何会变成一个被害妄想症患者而不自知的疑问,我相信,这个疑问亦是波兰斯基本人内心长久的挣扎,作为一个从小被排挤的在法犹太人,他要讲述他遭受过的无形暴力和自己曾有过的扭曲,孤僻以及心魔。
我是这样想的,表面上这个导演总是利用他看到的幻象,他的性格分裂,他的惶恐来让我们走入一个不得其解的怪圈,实际上他是要我们看到一个有肯定答案的疑问,“为何我要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是个庞大的社会问题,而要解释它,先要有一个进入的切口,他要怎么做出这样一个进入疑问的切口呢?答案是波兰斯基他总拿自己开刀。拿自己开刀的人,是不是不顾一切?可能,不顾一切是不是代表自己一无所有?可能。
6
姐妹情仇()
Sisters
布莱恩·德·帕尔玛
玛戈·基德/詹妮弗·绍特
《姐妹情仇》是帕尔玛致敬希区柯克的诚意之作,灵感来源想必是《惊魂记》。这部电影采用了分屏,瞳孔窥探,人头特写,廉价血浆,剪辑闪回,噩梦再现以及上世纪惊悚片的标准配乐等惯用形式讲述一个有关嫉妒和占有,连体怪婴,精神病患,一即是二,二即是一的故事。在当时它有一定的前瞻性。
这个关于人格分裂病人的杀人案件闻说是来源于真实事件改编,笔者想,电影有时对比现实或许真的显得太没有想象力,也可以这样说,现实比电影更有杀伤力。就以精神病来说,它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信每个活在困境中的人有时都会觉得自己“犯病”了,压力大,容易抑郁等情绪似乎正无孔不入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呢?在帕尔玛这部作品的结尾里面,你也许都找到一个提示。
日式家庭私影像|宝岛爱情故事
真实事件改编|走进西班牙
迷幻列车|拯救你的“丧”
经典cult片|秋日映画
波兰犯罪故事|失眠俱乐部
暴力挽歌|公路电影
万圣节惊魂夜|电影中的一天一夜
小成本电影|歌声魅影
90年代经典港片|女性题材电影
更多片单,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