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的医院好些啊 https://m.39.net/disease/a_6122080.html年,湖北宜昌某小区的保安付某,凭一己之力为小区物业摆脱了“毫无用处地摆设”“整天只知道作秀”的标签。
4月26日下午,付某在小区巡逻时,看见一个持刀男子正向小区广场一群带孩子的宝妈冲去。
“你要干什么!”付某大喝一声。
歹徒一脸凶神恶煞,动作颇为怪异,他像是被人控制般,直愣愣的向付某砍过来。
事后,付某表示:当时没想那么多,看他朝女人和孩子走过去,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阻止他!
歹徒持刀,一身蛮力;付某赤手空拳,很快败下阵来。
警察赶到时,他身上多处已被砍伤,鲜血还在汩汩往外冒。
随后,医院抢救。
得知付某家中困难,没钱支付医药费,小区业主们纷纷为其募捐善款。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脱离险境的付某向物业索要这笔善款时,却遭到了拒绝。
“我卖力工作勇保小区治安,物业不买工伤保险还侵吞我捐款,天理何在!”
付某一怒之下,将物业告上了法庭。
钱是业主出的,伤在付某身上,好处却让物业占了!
从任何一方面来说,这都是说不通的。
那么,法院究竟会如何判定这场纠纷呢?
不一样的保安
付某和人们印象中的“保安”一样:年龄大。
50多岁的他,一没有手艺,二没有学历,只得在湖北宜昌市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小区,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虽然工资不高,但至少能维持家里的生计。
不过,付某和人们印象中的“保安”又有些不一样:他很好管事。
除了本职工作,看见一手提菜,一手推着婴儿车的宝妈,付某会上前帮忙;
看见哪家老人腿脚不方便,他也会上前搭把手。
有的业主家里孩子多,顾不过来,他甚至还会帮忙照看一下在楼下玩耍的孩子。
看着跑前跑后,一刻也不让自己闲着的付某,有同事笑他傻:
“保安本来就是个闲职,就你还拿着鸡毛当令箭,感觉自己多重要似的。”
听同事这么说,付某开玩笑地说:“那可不,我这叫‘在其位,谋其政’,当一天保安,就得干一天活儿。”
人心都是肉长的,时间长了,大多数业主见了付某,都会热情地打声招呼。
有一年冬天腊八节,有一个业主包了饺子,还给付某送了一份。
年4月26日这天,下午4点左右,太阳开始西斜,微风习习,家里有孩子的业主都陆陆续续来到了小区广场,让孩子放放风。
广场东北角有一个滑梯,很多孩子都在那儿玩耍,带孩子的家长都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闲聊。
值班的付某走到广场附近,拿着对讲机的他,正和同事商量着什么事。
突然,前面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个人走路歪歪扭扭,像是喝醉了,付某下意识地想上前搀扶。
然而,他定睛一看,这个人手里还拿着一把尖利的匕首,看他的样子,是准备往广场走去。
想到广场上都是孩子和看孩子的老人,付某大喝一声:“站住!你要干什么!”
歹徒被付某的喊声吸引,扭头朝他走了过来。
看到歹徒的脸时,付某吓了一跳:
他的样子很怪异,一脸凶狠,嘴里喃喃自语,像是被人控制着一样……
付某还来不及反应,歹徒就挥刀砍了过来。
赤手空拳,再加上上了年纪,付某很快败下阵来。
胳膊被歹徒划了一刀,接着肚子又被戳了一下,大腿处又被扎了一下。
眼见付某倒了下去,歹徒嘴里一边说着“杀!杀!都杀光”,一边举着带血的刀,朝广场走去。
万分危急之际,付某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冲到歹徒身上,死死地将歹徒钳制住。
此时,正在值班的席保宜也接到了报警电话,带着几个民警赶到了香格里拉小区。
在这个过程中,歹徒已经挣脱付某的束缚,准备逃离现场。
小区里的其他人,看着杀红了眼的歹徒,都不敢上前阻拦。
好巧不巧,歹徒刚好与匆匆赶到的民警狭路相逢。
据席保宜描述,歹徒手里还拿着行凶的那把刀,刀上满是血迹。
“把刀放下来!”面对民警席保宜的呵斥,歹徒丝毫没有怯意,举刀就向警察砍来。
几位民警,一个环抱歹徒,一个箭步上前把歹徒手中的刀打落,很快就将其制服。
而勇斗歹徒的付某,此刻却陷入了昏迷,生命危在旦夕。
物业侵吞业主募捐善款,却胜诉了
民警将歹徒带到警局后,却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这个歹徒不仅有犯罪前科,而且还患有间歇性精神病。
如果任由他持刀在小区妄为,后果将不堪设想。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香格里拉小区到处都在传颂着付某的英勇壮举。
“那天我带着孙子就在楼下,要不是他拦着歹徒,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我连想都不敢想,我孩子就在离歹徒最近的地方,他真是个好人呐!”
“是啊!是啊!多亏了他!”
这些赞美声如梦似幻,与现实比起来,简直美好得有些不真实。
因为医院,生命垂危,而他的家属正在为高昂的医药费忧愁不已。
按理说,付某是在工作期间受的伤,医药费应该由物业公司垫付。
可物业公司给予的答复却是:他们也很为难,一时之间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一般公司都会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啊,走保险就行,花多少报多少,我们也不会多占一分。”付某家属对物业公司负责人说。
“不好意思,付某没有工伤保险,所有费用都需要我们物业公司自费。”
“什么?没有买工伤保险,这在应聘时不是说好的吗?”
付某家属一脸震惊,也有些气愤。
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一地步,生气已然无济于事。付某家属表示,物业公司至少想想办法,先让付某接受治疗吧!
在付某家属的数次催促下,物业公司负责人给出了解决方案:
付某之所以受伤,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护业主的人身安全。那么,业主是否能为这次事件买单呢?
物业建议,以付某的名义在小区发起爱心募捐,这样医药费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对于这个建议,付某家属坚决不同意。
然而,为了解决付某医药费的问题,物业竟私自以付某的名义在香格里拉小区发起了一场爱心募捐。
业主们一听是为付某筹集医药费,大家你50元、我元的纷纷慷慨解囊。
有了这笔钱,物业公司很快就补齐了付某的医药费,经过治疗,一直昏迷的付某也醒了过来。
休养了一段时间后,付某的身体也完全康复,很快便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付某大难不死,加上很多业主都对他表达了感激之情,他的心情是一天比一天顺畅。
然而,与同事的一次谈话却打破了这一切。
有一天,吃完午饭,同事无意问起那笔善款,问付某打算怎么处理这笔钱。
付某一头雾水:“什么善款?我从来没收到过。”
一句话把同事说懵了,物业公司早就说过把这笔钱交到了付某手里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物业公司为付某拿的医药费,就是从筹集的善款里拿出来的。
了解情况的付某气愤不已,他表示,自己这是在工作时受的伤,应该算工伤,医药费应该由物业公司出,现在他们却拿着业主的爱心捐款作为自己负责任的资金,这根本就是两码事!
付某决定要回这笔爱心捐款,可物业公司却拒绝了他的请求。
理由是:当时他的家人拒绝以付某名义组织募捐,所以这笔钱应该归物业公司所有。
小区业主听说了此事,明确表明:他们的钱是捐给付某的,不是捐给物业的,这笔钱不仅代表着他们对付某的感谢,也代表了他们对付某的支持和鼓励,应该归付某所有。
“早知道钱是捐给物业的,我们当初根本不会捐。”
然而,即便有了业主的明确表示,物业依然不愿归还这笔善款。
无奈之下,付某将物业公司告上了法庭,希望法官能为自己主持公道。
不料想,本以为胜券在握的付某,却败诉了。
最终结果让人警醒
法院审理了此案后,法官认为这场纠纷的关键点在于:这笔捐赠款的发起人和归属问题。
当初付某家属不同意以付某名义募捐,也就间接表明了付某不同意接受募捐,所以说,付某不是受赠主体。
从法律上来说,付某与这笔善款的赠与关系不成立。
而且,物业公司也拿出善款的一部分用来支付了付某的医药费,物业并没有获利,因此,一审判决驳回了付某的诉讼请求。
付某想不通,自己勇于与歹徒搏斗受了伤,业主感恩为自己筹集善款,而物业什么也没做,却落了一大笔钱。
不服从一审判决的他,再次提起上诉。
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官赵春红受理此案后,她认为此案不能单单以捐赠款归属问题论证,而应该从付某的行为定性问题作为出发点。
从社会角度来看,付某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做了很好的示范。
但从法律角度来看,付某的行为却属于职务行为。
身为保安,他是为了维护小区环境的和平稳定挺身而出,勇斗歹徒才受伤的,应该归属于工伤。
而我国法律也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员工在任职期间受伤,也要按工伤保险的标准赔付员工医药费等各种费用。
如今,物业公司不仅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反而将小区业主募捐的善款私自占有,这分明是不合法的。
年7月28日,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并要求物业公司在期限内将募捐善款返还于付某。
一审和二审的判决结果大相径庭,物业公司坐不住了,他们又向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再审的请求。
湖北高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对一审和二审判决的完全不一样做出了合理分析:
一审认为,付某家属拒绝募捐,构成了一种拒绝,所以善款应该归组织者物业所有。
二审则认为,这种拒绝并不能代表付某本人,而且募捐组织者和赠与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而且,付某索要善款的行为,已经代表了其与业主之间的赠与关系成立。
两级法院在认知上的不同,造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而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二审判决更符合事实依据,所以驳回了物业公司的上诉,维持二审判决结果,要求物业公司将剩余募捐善款全部归还给付某。
结语:
近年来,关于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纠纷屡见不鲜,很多小区业主都曾表示:物业只知道收取高昂物业费,实事却没干一件。
而付某作为物业公司聘请的保安,不仅做到了为业主着想,甚至以身涉险,保护业主人身安全,这种舍己为人、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所有人赞扬。
而物业公司不仅没有对其加以褒奖,却将业主为其所捐善款私吞,这种做法实在为人所不齿!
虽然付某最终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关于物业和业主之间的问题却令人深思:
物业的本质是为业主服务,为何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业主作为出钱的一方,遇到问题为何却要苦苦哀求物业?
希望有一天法律能完善这方面的条款,制定统一的物业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