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预防到治疗精神疾病知多少 [复制链接]

1#
什么叫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62965.html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病几乎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受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精神疾病发生后,只要及时、按疗程治疗,病情就会得到良好控制,病人可以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但是受病耻感等因素影响,目前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存在就诊率低、依从性差、复发率高等特点。

具体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确定,是多因素综合结果

“精神疾病是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病。”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理事长王汝展介绍道,按照现行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精神疾病可分为多个病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保守估计,中国大约有万的重症患者。年全省第四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省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7.56%(18岁以上人群)。其中,心境障碍4.76%、焦虑障碍4.30%、物质使用障碍5.43%、精神病性障碍1.05%、器质性精神障碍1.73%、其他精神障碍0.27%。

具体到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84%。“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相较普通人,通常具有妄想、幻觉、言语紊乱、明显的的行为紊乱或紧张性行为等表现”,王汝展表示,还有些患者表现为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活动减退。

王汝展告诉记者,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世界医学界公认属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最新研究显示,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中有精神障碍患者的家族、认知功能差、受教育程度低、烟酒等物质滥用或依赖、社会适应能力差者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高风险人群。

经过规范治疗,超过六成患者可达到临床痊愈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重性的精神障碍,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危害。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一般采取综合干预模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精神康复、健康教育等。

“经过系统治疗,超过六成患者可以达到‘临床痊愈状态’,即症状消失、对疾病有认识能力,能够安排自身事务、能胜任自己角色相对应的工作和学习,从而回归社会。”王汝展说道,“但能否痊愈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病程、治疗时机、治疗反应、病前的性格、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要想让其完全恢复到发病以前的状态还比较困难。”

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患者缺乏自知力,不会主动求医,家人常存在羞耻感,往往讳疾忌医,因而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具有就诊率低、依从性差、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

“病耻感部分来源于社会歧视,目前社会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很大误解,认为精神分裂症神秘可怕。”王汝展表示,其实只有少部分受幻觉、妄想影响的患者存在暴力攻击风险,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暴力攻击风险,反而是被暴力侵犯者。相对于暴力攻击风险,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风险更高,据报道,约有15%的病人发生自杀行为。

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最大可能避免以上悲剧的发生。王汝展提醒道,早期识别精神病人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即意志行为方面、情感与交流方面、以及个性任何一个方面发生显著改变,就应该留意是否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者,要及早医院进行咨询、检查和诊治。

精神疾病患者也是疾病受害者,社会应尊重和接纳

药物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精神病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一代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第二代主要有奥氮平、利培酮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在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损害等方面副作用相对较少,目前临床上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有多种剂型可供选择,其中口崩片剂型能在口中快速崩解,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漏服。”王汝展说道。

“所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又可分为原研药物和非原研药物,两者有效化学成分相同,但是否能持续稳定地发挥药效与药品使用的辅料及制作工艺密切相关,因此理论上说药效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王汝展表示,无论是采用何种药物治疗,最大难点都是依从性差、复发率高。

“患者缺乏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差,加上一些家属监管不力,同时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不遵医嘱服药,自行停药、减药,导致患者治疗不彻底,久而久之,病情迁延不愈或复发,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王汝展遗憾地说道。

尽管如此,王汝展表示,要想改善这种情况,临床医生也需改进医疗服务,进一步优化治疗手段,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