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研帖08期北大六院精神病学硕 [复制链接]

1#
咨询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57514.html
作者:仲夏夜学姐编辑:木姜子从医行第五期正式启动啦!详见:从医行第五期

行远自迩收官

从医行第四期目录合集上一期经验帖:保研帖07期

医院肿瘤学硕本文总计字。

讲者介绍

姓名:仲夏夜学姐本科:西南地区某医科大学专业:精神医学成绩:3/90英语:四级;六级荣誉:国家奖学金(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科研:挑战杯校赛铜奖、大创校赛三等奖参营:医院整形外科(不区分学硕/专硕)、中国医医院(协和八大处)整形外科学硕、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整形外科专硕(入营但未及时确认算作放弃)、医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硕、浙江大学医学院整形外科专硕、医院整形外科学硕、四川大学华西精卫直博、医院直博最终去向:医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硕录取截图:

推免前言

一、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保研?1.长期准备用一句比较老但是放在何时都很有哲理的话来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管你是大一大二大三还是大四,只要你萌生了“保研”这个念头,我相信你一定兼具勇气和某种把握,而下定决心要“保研”的时候,就是你尽最大努力去把那种把握发挥到极致的时刻。我无意打算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诫”学妹学弟们应该怎么做,这篇经验贴里我只希望能够通过分享自身的经验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具体怎么做,还是看者自己去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可能我这条路走得不是很轻松,如果我把我踩过的泥坑和摔过的跤写出来,大家或许可以自行判断是避开它还是换种交通工具hhh想让自己的简历内涵丰富、硬件出色?不靠“润色”“文字游戏”,想要让你的简历拥有专业成绩靠前、英语出彩、各方面都出挑的内容,应该怎么写?当然是只有老老实实地写啦,小傻瓜,又不能乱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倒写简历”?在最初你期望简历是什么样子的那一刻开始,去努力,去发奋图强,让简历朝着你的期望靠近。想要未来的简历上写出“专业第一”、“市三好”、“国家奖学金”,那你就默认简历上已经有这些东西了,根据相对论,因为你已经获得了前述的这些荣誉,所以你才会开始努力奋斗。举个例子,当我大一听说有“国家奖学金”的存在时,只知道很难获得,很厉害的人才能获得,对它充满憧憬但并未有一种能够获得的实感。后来听说我们身边就有一位学生工作做得很出色的学长获得过这个奖学金,当时关于国奖的获得标准就隐隐被具现化:学生工作出色(当时不知道要看综测)+成绩优秀。云里雾里的,我开始对自己有了标准。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的成长以及分享一些经验:a.专业方面总结普适的学习方法: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有时间就复习+期末月冲刺复习。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这个过程能够帮助你更快地把握课程重点,如果忽略这个过程,也许自学的时候会重点模糊。期末考试的重点虽然不是全部,但大部分会从老师讲课的重点里出。并且跟着老师听课会通过他律来帮助你自律。课后复习:在这三步里,属于是一件有空就做,没空就随缘的事情hhh当然能够课后复习是最好的。课后复习可以最大程度缓解遗忘,加深当堂课的重点印象,每次不用花太久,十几二十分钟回顾一下课堂要点,属于是一件低投资高回报的事情。不过考虑到医学生沉重的课程设置+尽管谈不上丰富多彩但也忙碌的课余生活,课后复习有时做不到也不要过度苛责自己。毕竟,最重要的当然还是期末月的冲刺。这个时候一定要结合老师上课的ppt+课堂笔记+复印店去找长得像往年考试的真题,然后按照自己喜欢的节奏去复习。考前可以询问之前的直系学长学姐有没有往年的原题记录,很多时候考题会重复(我们学校)。学习的时候心态放平即可。当我学习的时候,其实我并不会把它们和“奖学金”、“荣誉”等等联系起来,甚至我根本想不到它会给我带来什么。只是想着把眼前的东西学懂,就好像打游戏过关卡,每一关打倒一个boss就会收获一点成就感。事情摆在面前,总是要做的,为什么不做得好一点呢?专注做事的过程会让我感到一种安心感。当你把不懂的知识终于弄懂了,背不下的东西终于背下了,真的会心情舒畅。当然,学不懂的时候也真的很头大,我也有学不进去的时候,也有放弃学习导致期末成绩狠狠下滑的时候。但是学习是一场长跑,短期的负面情绪和停滞不会影响长远的发展,不用过分苛责自己。跑不动了就歇一歇,休息好了再加速冲刺。学会悦纳自己很重要。b.英语方面我学英语其实一直是佛系学习。自我感觉中学英语底子还行,大学前几年学英语都是自欺欺人,除了学校安排的英语课会认真去上、偶尔兴致上来就花几分钟用记单词APP背(其实是飞快地走马观花)一下六级单词,别的几乎没有做什么。等到四六级要考试了,紧急考前抱抱佛脚,刷几套题安安心,然后就去考试了。四级佛系考了一次,五百多。因为听说一般老师不看四级成绩,所以我没有再刷分。六级我一共考了五次。大二第一次:几,几乎是裸考了。大二第二次:,运气还挺好,听力蒙对得比较多。然后我大三一年都没考六级,因为我当时不了解保研,想着考研反正都会看考研英语,六级有+差不多了,就不刷分浪费钱了。大四六级考了三次,一次是因为疫情当年改到九月份的补考,一次是十二月的常规考试,还有一次是次年六月,也就是在推免前提分的最后一次机会。九月、十二月的两次考试因为个人状态非常不好,专业学习压力也巨大,可以说是暂时放弃英语学习了,结果也确实不好,两次考试均未上。大四寒假结束,拿着的成绩,我心情十分沮丧,心想该不会我最后就只能用它去参加保研了吧。大四下开学,我下定决心要把握住最后一次机会把六级分数提上去。于是,我把六级每一项的满分列了出来,把每一次考的六级每一项的分数也列出来,横向以及纵向对比,对着表进行专项提升。在看了许多六级经验贴后,我结合自己的情况开始针对性地训练。听力部分,我采取的方法是听写。听一篇文章,一定要到能够完全听懂每一句每个单词在说什么的程度。刚开始,一篇文章需要反复听很多遍+调慢速度才能完全写下来,这个过程能够帮助你专注地听,不至于走神,也会帮助你重新认识单词的发音(比如有的单词你认识也知道怎么读,但是在句子里会出现连读、读快了有的音会弱化等情况,导致你没法在听的时候判断出来是这个单词)。听多了之后你就建立了语音和文字的联系,听到了什么会在脑子里浮现相应的单词,然后成句。因为我自己听力听不好的原因在于容易走神+听过了没法在脑子里反应过来它说了什么,马上就忘了。所以听写会强迫我专注;而练多了能听懂了,懂了就能记住它在说什么了。当然,有人认为听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觉得听懂了就行了没有必要把它输出/手写太慢了浪费时间。在看到这样的观点后,我先试着去“在脑子里听懂了就行,不必输出”,后来发现听着听着我就会走神然后又不想听了,还是得输出。不过手写确实有点慢,所以后来我改成了打字的输出方式。插句题外话,学英语最好要结合输入+输出的方式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听说读写一起都练更好。其实不只是英语,所有的语言学习都需要输入+输出双管齐下,否则难以完全掌握一门语言。听力练习除了六级的听力原文(这是最重要的)以外,还可以听一些经济学、时事*治、人文等的短文章。这里推荐一个我用了觉得很好用的听力练习APP:每日英语听力。里面的文章数量很多,涵盖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比如TED演讲、名人演讲视频,还有动画、电影、影视剧资源,甚至还有美食视频(我中午吃完饭就喜欢回自习室看一会儿去掉字幕的美食视频,超级解压哈哈哈)。阅读部分,我个人而言基本都能读懂,只是读得慢+容易钻题目的牛角尖,所以针对这部分,我的练习方式是规定时间去做阅读,给自己紧迫感+多做题,做完对答案看解析分析我是哪里钻了牛角尖,应该怎么按出题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题目。如果平时阅读哪怕慢慢读也觉得不容易理解的小伙伴,可以建议先找到自己读不懂的原因:是单词不认识?还是句子的结构看不懂导致不知道整个句子应该怎么理解?还是句子本身的含义不懂?如果是单词原因,建议加强背单词。我从寒假后期起每天背个单词,一直到把六级单词背完,看阅读几乎不会再遇到生词。如果是句子结构原因,建议去听刘晓燕的长难句,她会教基础句子的构成,也会详细地讲解遇到各种复杂的句子应该怎么拆分来看,如何理解句子。如果是句子本身的含义原因,想一想是不是因为对国外的某些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呢?是这样的话,可以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