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风后无法行走,这家康复中心给了她新的希 [复制链接]

1#

年末,突如其来的脑梗,医院,虽然抢救及时,却让她落下右侧肢体活动障碍的后遗症,章女士无法正常行走,更别提出门购物了。遭受这样的打击,章女士一度心情跌落谷底,难道后半辈子就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吗?机缘巧合下,章女士来到霁达康复中心,在这里,她了解到了中风康复的重要性,也开启了回归正常生活的康复之旅。

“卒中康复越早越好,卒中康复永远都不晚”

说这句话的是霁达康复医疗负责人、霁达康复支持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首席康复医生——舒乐博教授。舒乐博教授获蒂宾根大学医学博士和语言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获神经学与神经心理学博士学位。加入霁达康复前,医院担任医学总监,首席医师近25年的时间,专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物理医学与康复,神经语言学和神经心理学,在康复治疗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早期神经康复是卒中康复的关键环节。虽然卒中康复不能完全逆转中风对机体的损伤,但能帮助患者克服功能障碍,提高自信心,重塑日常生活的独立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更好回归到他们中风前所热爱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中去。

霁达康复中心引用德国康复模式,规范程度高、效率高、强度高,是国际领先的康复标准之一。不过霁达康复不是照抄照搬德国模式,而是充分考量中国卒中患者的多元化需求,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康复模式。下面来看看章女士在霁达康复中心是怎样进行康复治疗的吧。

入院测评和个性化诊疗方案

入院时,霁达康复的临床团队对章女士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并根据她的意愿和康复目标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在德国康复模式里,患者的主观意志会对康复周期的长短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患者对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期望,是其回归正常生活后的基础。章女士的愿望是:自己的手能完成日常活动,并且能够外出遛弯儿。针对她的意愿,以及上肢活动协调能力较差,下肢步行速度较慢,耐力差的现状,霁达康复的临床团队为其制定了为期两个月的康复计划。

(入院测评)

训练方式多样化,高科技手段辅助

第一个月,霁达康复治疗师设计很多针对性的训练方式来刺激章女士的右侧躯体的活动和协调能力。比如,利用桌面滑板练习肩关节的内收外展;利用EMS(肌肉神经电刺激)设备进行对肱三头肌、腕背伸肌的刺激与诱发;通过高科技设备Amadeo手指机器人练习手指被动活动能力;利用静态平衡训练仪练习站立位重心转移能力等。

(练习肩的内收外展手指被动活动能力练习)

除此之外,为了最大程度提升章女士的参与感和积极性,治疗师还将“趣味性”融入日常训练项目中。比如,如坐位踢球、跨越障碍,通过IMOVE(霁达康复治疗设备之一,可通过摄像头捕捉人体动作,帮助提升患者整体活动能力)进行有趣的情景互动训练等。正因如此,章女士总是笑称:这简直不像训练!更像是游戏!第一个月结束时,她的右侧躯体活动能力,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了明显提升,走路比之前更平稳,手指也灵活了很多。

(跨域障碍)

第二个月开始,针对章女士的上肢功能,治疗团队安排了高科技器械Armeo进行辅助训练,同时还利用木插件、沙包等辅具,帮助她进行抓握及松手训练。在训练期间,治疗师还会巧妙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小夹子、筷子等帮助章女士训练,平时也会叮嘱她多写字、翻书等。总之,霁达康复的治疗师的训练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结合了患者的兴趣和爱好,让训练项目更贴近患者的日常生活场景。

(利用沙包和小夹子辅助训练)

团体治疗让患者在互相鼓励中进步

此外,令章女士感到很开心的事情就是在霁达结识了很多相似症状的病友,临床团队将章女士和其他功能状态相近的患者组成了”花园步行小组“。训练时,她们互相鼓励打气,组队练习上下坡,去花园散步赏花儿,还去池边喂金鱼。在此过程中,她和病友们不仅逐渐适应了在不同情况路面如何走得稳、走得快,还学会了遇到斜坡或者障碍物时如何处理。

(外出步行训练)

在霁达康复中心治疗师团队的“监督”和章女士自身努力训练下,两个月的康复计划如期完成。如今,她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康复愿望,能系扣子、系鞋带、自己洗澡……还能时不时地约着姐妹一起出门逛街购物,美好的生活好像慢慢地回来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