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咨询师入门必备心理学名词解释精挑细 [复制链接]

1#

1、动机

(motivation)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动机有始发机能,指向或选择机能,强化机能。

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一是内在条件;二是外在条件。前者就是需要,即因个体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动机就是由这些需要构成的。需要使人产生欲望和驱力,引起活动。后者是个体之外的各种刺激。这些刺激包括物质因素。它们也是引起动机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行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环境因素引起,但往往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行为。

动机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与身体的生理需要有关。这些动机是生来就具有的,可称为原始性动机,或生物性动机,或生理性动机。包括饥饿、渴、性、睡眠、温冷、解除痛苦等。第二类与心理和社会需要有关。这些动机是经过学习获得的。可称为继发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等。包括友谊、爱情、亲和、归属、认可、独立、成就、赞许等。这种分类只具有相对意义。行为虽是由动机决定的,但并不是绝对的一对一的关系,类似的动机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行为。此外,类似的行为有时也可能出现于不同的动机。再则,一种行为的背后可能同时隐藏着不同的动机。

2、特质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以个别的人格特质为单位,用逻辑与语义的分析方法,把特质界定为个性的“心理结构”,是“个人所具有的神经特性,具有支配个人行为的能力,使个人在变化的环境中给以步调一致的反应”。

自我失调:渊源于精神分析中的人格结构理论,主要用来说明本我、自我及超我三者之间的不协调性关系。一方面是指人格结构中的自我部分未能发挥对本我的监视作用,以致表现出不能自持的冲动性行为;另一方面是指自我部分不能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发挥调和作用,以致发生心理冲突。

3、社会我

与镜像自我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一般有3个层面的意思:(1)指受社会影响而决定的自我层面,如自己的美和丑就因与别人相比较而得来。(2)指在人际关系中属于较为重要的层面,如社会能力。(3)指在社会情境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即别人是自己的镜子。

4、荣誉感

也称名誉心理。一种追求光荣名誉的情感。库利(C.H.Cooley)称为求荣誉的心理;托马斯(W.I.Thomas)称为求荣誉的愿望。这是由个人自尊心、名誉感、光荣感、好胜心、自我感、集体主义情感组成的一种复杂的道德情操。例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愿意自己及所处的团体,比别人与别的团体更先进优秀,能受到众人的称赞、奖赏、仰慕等。荣誉感(包括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是使人积极向上,建立功勋的强大动力。但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虚荣心作怪,个人的名誉感太强,也常会形成沽名钓誉的不良品质。

5、羞愧感

当人意识到自己或自己所属群体违反道德行为准则或团体行为规范时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的心理。其表现包括羞耻、惭愧、懊悔、羞怯等情绪反应。

羞愧感的产生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1)在已有道德观念、价值准则上的基础上,将其与自己的行为表现加以对照,从而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行为及价值标准,有害于周围人的利益,于是产生羞愧感。(2)当自己的行为遭到周围人的谴责或意识到周围人会怎样对待这种行为时也可能产生羞愧感。两种情况比较起来,后者具有较多的表面性。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年龄很小的儿童就有害羞的表现,这虽然还不能认为是真正的羞愧感,但却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羞愧感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道德观念的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观念的建立及对周围人的尊重等因素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它可制止或纠正人的不道德行为,维护或推动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缺乏羞愧感的人很难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6、自我知觉

以自我作为认识的对象,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它属于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的客体。其认识的主要对象包括自己的个性心理的一切方面及相应的行为表现。自我知觉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他人的知觉而形成的。通过对他人知觉的结果和自我加以对照、比较才使他产生对自己的表象。马克思曾指出:人降生时是没有带镜子来的,他是把别人当镜子来照自己的。对自我知觉和对他人的知觉二者是紧密联系的,对他人的知觉愈深刻、全面,对自我的认识就会愈随之而发展。自我知觉对自身的行为有重要调节作用。正确的自我知觉会使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得体;相反,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常常会使他遭到各种不应有的挫折。

7、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1)自觉性。对自己行为的目的和意义是否有明确的认识,能否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自觉确定的目的。如有的人目的明确、自觉,而有人则盲目、冲动。(2)果断性。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否判明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有的人果断、决绝,而有的人则武断或优柔寡断。(3)坚毅性。能否坚持预定的目的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与障碍,不怕挫折与失败,不达目的不罢休。如遇到困难,有的人坚毅、不灰心,而有的人则动摇、一蹶不振。(4)自制力。能否支配和控制自己行动方面的特征。如有的人冷静、沉着,而有的人则任性、怯懦等。

8、自我

关于自己形象,如能力、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及肯定。有关自我的确立及深化是与人的自我意识能力的发生、发展分不开的。这一概念最初出现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在现实环境的反复作用下,从伊底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由于现实的陶冶,它不再受快乐原则支配去盲目的追求满足,又力求避免痛苦。它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与现实妥协,尽可能地迎合伊底的需要,而又违背超我。因此,自我处于一种执行者的位置。正是自我的组织、辨析、批评、综合能力使人能够理智地生活。自我也常和伊底及超我发生冲突,因为它很难既同时满足伊底的需要和超我的要求,又符合现实原则。这是它发展自我防御机制,或采用某种减轻恐惧、焦虑、紧张的行为方式,以求解除自我所受到的压力,使机体免受损害。

9、思维型人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按照思想功能将人格分为4种功能类型,即感觉型、思维型、情感型和直觉型。荣格认为4种功能中思维与情感是对立的,感觉与直觉是对立的。每个人都是一种机能占优势,其他处于无意识之中。比如思维优势者,情感受到压抑,或许会以梦、幻想或其他奇特的干扰形式表现出来。思维型人格的特点是:理性思维在心理动能中居于主导地位,任何重要的行动都决定于深思熟虑的理性动机。荣格还认为内倾外倾中都有思维型存在。思维外倾型的人表现为按固定规则行事、客观而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情感外露。而思维内倾型的人表现为强烈渴望私人的小天地、缺乏实际判断能力、社会适应性差、智力高、忽视日常实际生活、情感压抑。

10、依赖型人格

异常人格的一种类型,又称被动依赖人格。它是在某些不健全的先天素质特点的基础上,在后天的不良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造成的人格发展上的病态或人格结构破坏,而出现的人格结构的内在不协调,或者说是对正常人格的偏离,是一种原发性的人格障碍。其特点表现为没有主见,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这种人遇事总想依赖他人,不敢独立负责,显得过分顺从。他们童年时过分依赖父母,婚后往往听从配偶的支配。若所依赖的人不在身边,他们就容易发生焦虑与抑郁。

11、内倾性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人的心态倾向是指向客观外部世界还是指向主观内部世界而划分的两种性格类型之一。这种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他们珍视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深刻而持久,他们不愿在大庭广众面前出头露面、言语少、害羞,也容易怯场。同时,内倾性格的人行为拘谨,容易给人以犹豫、迟疑甚至困惑的印象。典型内倾性格的人表现得安静、退居、自省,喜欢阅读,而不喜欢与人交往,除少数朋友外,与别人保持距离,不易激动,处事谨慎,喜欢整齐有序的生活方式等。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典型内倾性格的人是很少的。内倾与个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无关,而与其职业选择有关,他们较适应于学术性的工作或从事有精细要求的工作。

12、外倾性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人的心态倾向是指向客观外部世界还是指向主观内部世界而划分的两种性格类型之一。这种性格的人,其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经常对客观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性格开朗活泼,乐意参加群体活动,喜欢热闹的环境,又善于交往。他们不愿冥思苦想,常常要求别人帮助来满足自己的情绪需要。这种性格的人一般较健谈,很少怯场,难得羞怯,同时也经常会不拘小节,而且容易出现轻率的行为。典型外倾的人表现为善社交,喜聚会,有许多朋友,乐于交谈,不喜欢独自阅读,易激动等。不过,现实生活中典型外倾的人很少。外倾与个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无关,但与职业选择有很大关系,这种人容易成为开拓型人才,成为实业家或领导管理人才。

13、性格结构

性格是由许多成分或特征组成的。

通常其结构可分为4个方面:

(1)对现实的态度。其中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如关心社会或不关心、对人真诚或虚伪、善交际或孤僻等;对劳动和工作的态度,比如勤奋或懒惰、细心或粗心等;对自己的态度,比如谦虚或骄傲、自信或自卑等。

(2)性格的意志特征。表现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自觉性,如目的明确或盲目冲动;果断性,如果断决绝或优柔寡断;坚毅性,如不折不挠或一蹶不振;自制力,如冷静或任性等。

(3)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强度,如情绪高涨或安宁冷漠;情绪稳定性,如情绪平稳或激动;情绪持久性,如同样遇到令人悲伤的事件,有的人悲伤情绪持续时间长、有的短;主导心境,如有的人经常欢乐愉快,有的人往往抑郁低沉。

(4)情绪的理智特征。这是人在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活动方式上的差异,包括感知方面,有人主动、有人被动;思维方面,深刻或肤浅、独立或对立;想象方面,主动或被动、狭窄或广阔、创造或再造。性格结构是一个系统性的组织,具有完整性、稳定性、可塑性等特点。

14、个性的社会化过程

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人可学习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有效地参与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包括价值观、信念、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意识、社会角色、社会职能等。社会化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因为这一过程伴随人一生的发展,但各年龄阶段各有相应的社会化任务。社会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周围的人,比如父母、同胞、同伴、教师等,另一方面是文化背景、社会历史、社会规范等。这些因素是交互起作用的,并且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即个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影响,他同时也对使他社会化的因素产生影响,促成其改变。社会化的内容随时代变迁而变化,即每一代人都经历社会化过程,但是社会化的内容不同,文化对不同时代的人提出了不同的期望。

15、情感障碍犯罪

由于情感障碍而导致的犯罪。它是指主体为发泄自己的否定性情绪情感,而采取的一种不正常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情感性变态人格犯罪。其主体犯罪心理的形成,固然和主体需要久未满足或遭受重大挫折而引起否定性情绪情感有关,多数还是一种精神病态,即行为内心体验的强度,持续时间、变化速度都超出正常情理范围,同外界刺激与现实环境不协调。

情感障碍犯罪的特点是:

(1)情绪经常表现为冲动性强。此种犯罪的行为人对刺激的情绪反应强度越过正常人,能够自我控制,容易产生激情。

(2)否定性的心态常占主导地位。如孤独感、被遗弃感、自卑感、压抑感、仇恨、烦躁、恐惧、焦虑、急躁等。

(3)缺乏道德、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低级情感占主导地位,心胸狭隘,只顾眼前利益。

16、罪犯共性心理

罪犯在狱内改造期间普遍存在的一般心理特征。罪犯被判刑劳改,意味着处于受惩罚、被监管的地位,失去了人身自由,剥夺或停止行使*治权利,基本上处于同社会、家庭隔离状态,不能同家人团聚,只能同管教干部和其他犯人交往,同时接受正反两方面影响。这种特定的境遇,与原有的犯罪心理和不良习性的结合,就形成了罪犯的共性心理。主要有:疑惧、抵触、对立、悲观、悔恨、思亲、恋旧、向往自由、喜松散厌严管、好逸恶劳、好拉帮结伙等。

17、同类意识

这一概念导源于亚当?斯密年所著《道德情绪学说》一书中的同情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季丁斯首创这一概念,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类意识是指认知他人行为与自己相类似,因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同情。这种相似性,不仅仅单指一个人的外显可观察到的行为的相似性,而且还包括一个人的行为目的、动机等的相近性。

同类意识是人们相互结合的心理基础,与模仿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这种意识开始于一个人的同情心理,继而才表现出高级的同情、爱情,以及同类认识,最终才成为社会生活中个体的主观心理,这种意识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使团体内的成员更加团结与更加相似,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所谓的社会。

由此可见,兴趣、嗜好、观念、信仰、仪态、道德等的相似,都可以促进人与人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好感,同情与团结;而与此相反的种种特质,也可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抗拒与恶感。所以季丁斯断言,同情与相似成正比,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往往缺少相互间的了解和同情。

18、心理群体

社会群体分类学中的一种,即一般所讲的初级群体。初级群体又称基本群体、首属群体。

可见,心理建群体的特点:

(1)规模小。一般20-30人左右。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地位和岗位,每个人在另一个心目中被看作是一个特定的个人,每个人也都各自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每个人都能与群体的活动,形成亲密关系。(2)不断地面对面地互动。由于成员少,关系密切,因而成员间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或符号直接面对百地进行,信息传递不需要经过中介人或中介物。这种互动还经常有身体上的接触,从而加深了成员间的全面了解和增进了感情。

(3)互动不仅是经常的,而是重复的。

(4)相对稳定性,持续时间可以是几年,也可能是几十年。

(5)感情上的融合。在心理群体中,由于成员间不断地互动和感情的增进,所以一个人表示的某种态度、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习惯性动作或表情,外人是很难理解的,而在内部则会被成员很快理解并作出反应。

(6)目标的一致性。心理群体的整合性是很强的,甚至群体中某一成员的目标可以成为整个心理群体的目标。同时,在心理群体中,个人的人格得以全全部投入并能得到充分体现的机会。因此,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是全面的,活动的配合是默契的。

影响心理群体的形成的因素:

(1)躯体在时空上的接近。

(2)少数的分子。

(3)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规范。

(4)持续不断地互动。

(5)分子间的平衡。

(6)稳定的分子成分。

(7)相应的持续时间。

心理群体基本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研究的。目前在国际学术界中出现了很多研究心理群体的课题,他们研究的实用目的,旨在通过心理群体的研究,去解释社会。主要理论项目有:

(1)把心理群体看作社会雏形;

(2)注意家庭及儿童游戏的研究;

(3)把心理群体看成是人际关系的舞台;

(4)注意人际关系与群体感情的研究;

(5)探求社会心理学研究上反复出现的普遍原则、命题与假设。

19、小集团意识

团体中的一种表面一致的压力。它阻碍了不同意见的发表,使问题得不到正确分析和解决,甚至造成团体决策上的失误和全局的失败。

小集团意识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尼斯根据美国*府几次造成严重错误的团体决策事件提出来的。他认为,美国的珍珠港事件、侵朝战争,以及某些企业不正常的决策导致破产等都是由于在决策中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为了避免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意见一致,或者为了表示对领导者与集体的忠诚而随声附和、或保持沉默,结果在一致通过的表面现象下形成了错误的决议。

贾尼斯称这种现象为小集团意识。近几年来,这种理论很受重视,也有人对小集团意识的来源和解决办法进行研究。指出小集团意识阻碍了群体决策的正常进行,压制了创造精神,不注意专家意见,结果使团体局限于几个方案,或被领导者操纵,不能很好审查大多数人倾向同意的决定,从而导致全局上的失误。

避免小集团意识发生,主要是广泛收集信息,充分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时可采取匿名信或不记名书面意见的方式进行,然后再作出决策。

20、松散群体

又叫偶然群体。它泛指那些人们虽在空间上已结合为团体,但彼此间一般却没有更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松驰的团体。这种团体结合水平很低,多半是偶然机会凑合在一起的。如公共场所的观众,同一病房的患者、同车厢的旅客和商店市场中的主顾等。加入松散团体成员自由度很大,但留在团体里就需要遵定规范。松散团体也可以转化为非正式团体和正式团体。如火车发生事故时,松散团体的成员由于处在生死攸关的紧急状态,所以不仅有着共同的目标,也会采取一致行动、同舟共济,于是松散团体也会转化成为战斗的群体。

21、首属群体

首属群体是个人在发展过程中最初加入的群体。一般指人在童年或幼年参与的各种群体等,首先是家庭群体,有时包括友伴群体和邻里群体等。

首属群体的主要特征:(1)最原始的合解。有显明的自发性,成员之间主要是寻找情感上的直接满足;(2)人们最初的社会生活环境,即个体早期社会化的执行者;(3)群体成员之间有更大的自由度,彼此的个性表现也最为充分。

22、恃众

恃众又叫去个性化,是一种来自多数人的破坏法规的力量或行为。人多胆子壮,一般在个体独处不敢做的事件,在多数人的联合鼓噪下便会无所畏惧,持强逞能地干出来。如罢工、闹事、行凶等一般都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发生。

23、团体心理

指一个团体内部所独有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以及这些心理状态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心理体系。

团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团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

人们在团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产生了团体心理。如团体需要、团体规范,团体价值、团体情感等。他们都对个人的行为发生制约作用。

不同的团体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典型的团体心理,表现在团体成员的我们的情感上,也就是用我们的共同心理构成区别于其他团体的心理构成。我们的情感,就反映了团体成员对共同心理的意识。

团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团体的归属感(个体自觉地归属所参加团体的一种情感)、团体的认同感(团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团体的促进或干扰作用(如个人单独不敢表现的行为,在团体中则敢于表现,一个人在独处时很少做的事情,在团体中却做了)。

团体心理的存在,对于个体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的社会化,个体自我的形成,都是在这种团体心理的影响下进行的,个体心理也是在团体心理的制约下获得的。

24、犯罪人的意志特征

故意犯罪是有目的的意志行动,其主体意志特征具有两极性,即符合社会要求的正确的意志十分薄弱,而违背社会要求的犯罪意志十分顽固。

正确意志薄弱表现在:(1)对客观事物的规律认识不清,具有盲目性、受暗示性和侥幸心理。(2)冲动性强,自制力差。(3)改好的决心确立后发生动摇,改好的意志薄弱。犯罪意志的顽强表现在:(1)犯罪目的明确。(2)犯罪决定草率,具有冲动性、冒险性。(3)顽固、任性、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和信念。(4)能克服种种困难,忍受精神和肉体痛苦,使犯罪活动坚持到底。犯罪人意志的两极性,是犯罪行为持续进行的重要心理条件。

25、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

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身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因素。(1)生理因素。是指个体某些解剖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内分泌、神经类型以及其他一些影响正常生理、心理活动的疾患等。生理因素不会直接萌生犯罪心理,它只是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2)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不良心理品质。如不良的个性倾向性,不良的性格品质以及不成熟的自我意识等。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容易导致个体对客观现实做出消极的反映。(3)行为活动因素。是指个体某些不良的行为活动,如不健康的活动内容,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模仿不良的行为模式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反作用于心理,使不良的心理得到强化,在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中,心理因素、行为活动因素起主导作用。上述主体因素与主体外客观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26、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

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包括:(1)自然环境因素。如某些地域、季节、时间、自然灾害等因素,有可能为一定的犯罪行为提供方便条件,在一定程序上起到强化主体侥幸心理的作用。(2)社会环境因素。如宏观社会环境因素,微观社会环境因素和特定的情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在个体犯罪心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宏观社会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的*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中的缺陷、社会风气的不良等。微观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家庭、学校、居住环境、工作场所、职业条件中的消极因素和有利于实施犯罪行为的因素。特定的情境因素是指被害人、现场的条件和气氛、犯罪机遇等因素。客观环境因素与主体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27、犯罪心理的亚文化因素

违背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共同文化标准和本民族主流文化特点的文化称之为亚文化,又叫副文化。它是导致犯罪的诱因,与犯罪心理形成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亚文化因素可分为四种形态:语言形态;行为规范形态;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亚文化因素充斥于各类社会的底层,成为反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及反社会心理的主要构成因素。如我国社会中流传的哥们义气、宁在花下死,做*也风流及各种淫乱思想等,都是犯罪心理的亚文化因素。

28、犯罪现场心理痕迹

犯罪人在作案现场遗留下来的反映其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的踪迹。认定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主要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目的在于为破案工作确定侦察范围,以发现犯罪人。

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旨在发现:(1)犯罪人作案的方式,技术和作案习惯;(2)犯罪人作案时的心理状态;(3)犯罪人的犯罪行为是在常态还是变态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4)犯罪人作案后的行为表现。通过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可以比较完整地再现犯罪过程。

29、犯罪人格

导致一个人反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即形成了犯罪的个性心理结构,亦称犯罪个性或犯罪性格。犯罪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不良的环境影响和教育,造成人格社会化的严重缺陷,以致不能适应各种社会关系,导致反复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犯罪人格具有以下人格特征:

(1)社会认知的偏执性。对于各种社会现象的认知,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受已经形成的各种错误观念、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偏概全,以自己的主观判断代替事物的本质,从而导致对社会客观现实的歪曲反映。

(2)情感的扭曲性。缺乏罪责感和自我否定的情感。往往把自己应负的罪责推诿于社会和他人,把自己看作是受害者,毫无自责和悔改之心。

(3)犯罪意志的顽固性。在进行犯罪活动中,很少有动机斗争,犯罪目标明确,行动果断,缺少恐惧与犹豫,具有坚持犯罪目的畸形意志力。

(4)对惩罚的耐受性,对于拘押、受审和刑罚的心理承受力强,一般的惩罚不易产生顺从行为。

(5)对教育改造的排斥性。对于司法机关的教育改造和说服教育不易产生认同感,或表面认同顺从,内心抵制排斥,阳奉阴违。由于以上的人格特征,必然导致个体对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和社会秩序的否定与蔑视。

30、犯罪心理类型化

犯罪心理学对犯罪的分类标准和理论。国外的分类标准较繁杂,最常见的有依据犯罪人分类和犯罪行为分类两种。我国的基本分类:一是按犯罪人分类,如按性别、年龄、犯罪经历、精神状态等分类。二是按犯罪行为分类,一般有按刑法规定的标准罪名分类;按故意与过失分类;按犯罪的组织形式分类(如团伙与单人犯罪);按犯罪实施形态分类(如预谋、机遇、冲动犯罪等);近年来,我国犯罪心理学者多主张多元分类法,即按欲求指向性和犯罪动机分类,可分为物欲型、性欲型、情欲型、信仰型、集合型等犯罪类型;同时兼顾上述两种基本分类法。

30、犯罪人的需要特征

犯罪人的需要有如下特征:(1)犯罪人需要强度的无节制性和放纵性。其个人需要无止境地发展,恶性膨胀,超越了个人条件及违背社会法律规范,常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地位。(2)犯罪人需要内容的低级性和偏异性。主要有:低级下流的性需要;恶性膨胀的物质需要;卑劣反动的*治需要;情绪偏执的精神需要,如报复、妒嫉、仇恨、逞强好胜等。(3)犯罪人满足需要的手段的非法性。

31、犯罪征兆

个体在实施犯罪行为前的某些征候、苗头或异常表现。犯罪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出现相应的外在行为表现或者显露出某种犯罪倾向。掌握犯罪征兆的主要途径是:运用观察、谈话、活动产品分析、调查访问、心理测验等方法,观察和分析个体在人际关系、精神状态、语言行为、对物质或对异性追求、学习、工作和劳动等诸方面的异常表现。一般情况下初犯的异常表现突出、犯罪征兆明显、易被察觉,因其犯罪心理结构尚未稳固、处在复杂的矛盾之中,焦虑反应明显、心理活动激烈;再犯者因有犯罪经验,行为隐蔽、善于遮掩、以假象蒙骗,不易露出破绽、较难察觉,给分析掌握犯罪征兆带来困难。准确地掌握犯罪征兆对预防犯罪、案件侦破有重要作用。

32、犯罪者的人格缺陷

犯罪者因社会化过程中的失误而形成的偏离社会规范的个性,亦称不健全人格。它是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基础。犯罪者的人格缺陷与健全人格相比。

具有以下特征:(1)认知水平低下,缺乏辨别、判断是非的能力;(2)需求欲望强烈,难以自控调节;(3)接受反社会道德标准;(4)法律知识欠缺,对法律持轻蔑态度;(5)以自我利益为核心,并采取一厢情愿的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6)冷酷无情、粗野肆虐,富于攻击性的性格;(7)正确意志薄弱;不能抑制消极减力情绪的滋生蔓延;(8)缺少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社会性情感;(9)意志取向偏于错误和违法,能在违法犯罪活动中忍受挫折和痛苦而坚持下去;(10)具有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智力和特殊能力。

33、犯罪人的社会化缺陷

犯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不完全社会化与错误的社会化两方面。不完全的社会化,是指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和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社会化过程未达到常人的水平。

主要有:

(1)知识经验与技能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

(2)社会规范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

(3)家庭社会关系方面的不完全社会化;

(4)文化冲突方面造成的不完全社会化;

(5)特定年龄阶段的不完全社会化。如青春期的不安定状态,老年期的丧偶和孤独感,有时可能产生越轨行为。

由于不完全社会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有时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错误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接受了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反社会观念,养成恶劣的生活习惯(如流浪、吸*、淫乱),形成反社会人格,以致同正常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4、活泼型

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基本类型。他首先按兴奋过程的力量,把动物分成强的和弱的,然后又将强的动物按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分成平衡的和不平衡的。最后,将强而平衡的动物,按灵活性分成灵活的和不灵活的。其中灵活的就是活泼型,又称强平衡灵活型。这种动物的神经过程非常平衡,容易兴奋,有较大的灵活性,表现出反应灵敏、外表活泼的特点,能较快地适应迅速变化了的外界环境。巴甫洛夫认为,在动物身上观察到的这种神经活动特性可以应用于人类,并且,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就是我们通常用气质这个词所表现的东西。活泼型就相当于多血质。

35、思维型

巴甫洛夫根据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对神经系统活动所划分的类型之一。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为3个类型,即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其中思维型又称思想型,这种类型的人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他们枯燥地、抽象地去感受活生生的现实,对现实几乎进行了分割和解剖。巴甫洛夫认为,科学家、哲学家等是思维型的人,他们对外部世界进行细致划分,然后再合拢起来。

36、艺术型

巴甫洛夫根据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对神经系统活动所划分的类型之一。

巴甫洛夫从大量的动物实验中发现,动物个体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大脑两半球的活动,他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以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和平衡性、灵活性为指标,分出4种神经活动类型。这4种类型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考虑到人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巴甫洛夫又根据两个信号系统的关系,把人的神经活动分为3个类型,即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

其中艺术型的人第一信号系统和皮下机能较占优势,他们对现实的反映、对事物的感觉是完整的、合体的和明显的,生活中他们情感较丰富。巴甫洛夫认为,作家、音乐家和画家等就是艺术型的人,他们完全彻底地感觉事物,而不是把事物分割得支离破碎。

37、中间型

巴甫洛夫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对神经系统活动所划分的类型之一。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为3个类型,即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其中中间型的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互相均衡,没有哪一方面占优势。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中间型的人患神经症时多表现为神经衰弱。

38、安静型

又叫安定型。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基本类型。他首先按兴奋过程的力量,把动物分成强的和弱的,然后又将强的动物按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分成平衡和不平衡的。最后,将强而平衡的动物,按灵活性分成灵活的和不灵活的。其中不灵活的就是安静型,也称安定型,又称强平衡惰性型,或强平衡不灵活型。

这种动物的神经过程强而平衡,但不灵活,神经过程难以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这种动物难于兴奋,表现出迟缓、不灵活的特点,容易形成条件反射,但不易改造。巴甫洛夫认为,在动物身上观察到的这种神经活动特性可以应用于人类,并且,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就是我们通常用气质这个词所表现的东西。如安静型就相当于粘液质。

39、兴奋型

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基本类型。他首先按兴奋过程的力量,把动物分成强的和弱的,然后将强的动物按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相对力量,分成平衡的和不平衡的。最后,将强而平衡的动物,按灵活性分成灵活的和不灵活的,于是就得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基本类型。

兴奋型就是其中之一,又称为强不平衡型,或称不可遏止型。这种神经活动类型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但兴奋比抑制相对占优势。它们很容易形成阳性条件反射,而不易形成阴性条件反射。这种动物大多好斗,奔放不羁,在很强的神经负担下,很容易出现神经分裂。它们属于激动而难于约束的类型。巴甫洛夫认为,在动物身上观察到的这种神经活动特性可以应用于人类,并且,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就是我们通常用气质这个词所表现的东西。兴奋型就相当于胆汁质。

40、弱型

巴甫洛夫提出的作为气质生理基础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一种。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确定了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基本类型。按照兴奋过程的力量,可分出强的和弱的,其中弱的就是弱型,也称为抑制型。这种类型的神经活动中,兴奋和抑制都很弱,不论是阳性条件反射还是阴性条件反射的形成都很慢,持续的或过强的刺激很容易使这种神经活动类型的人或动物的精力迅速消耗,引起神经官能症。并且这种人或动物表现得胆小怕事,在艰难的工作任务面前,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易被破坏而产生神经症。巴甫洛夫在动物身上观察到的这种神经活动类型,他认为也适用于人类,并且,这种神经活动类型代表了气质所表现的东西。弱型相当于抑郁质。

41、抑郁质

人的气质类型之一。根据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的看法,人体内有4种体液(即血液、粘液、*胆汁、黑胆汁),每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气质差异,其中黑胆汁占优势的人就属于抑郁质。抑郁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思想敏锐、细心、想象力丰富、情绪体验深刻等品质,但也容易形成多疑、孤僻、忧闷、怯懦等特点。这种人孤僻、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善于细心觉察别人不易感受到的事物和人际关系、敏感等等。这种人适宜做要求反应敏锐而细致的工作,不适宜于做要求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

42、胆汁质

人的气质类型之一。根据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看法,人体内有4种体液(即血液、粘液、*胆汁、黑胆汁),每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人的气质差异,其中*胆汁占优势的人就属于胆汁质。胆汁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建立阴性条件反射,很难建立抑制性条件反射。他们容易形成热情、开朗、刚强、勇敢、坦率等品质,但也容易出现暴躁、任性、感情用事等特点。这种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化快等等。这种人适宜于做要求反应果断而迅速的工作。

43、粘液质

人的气质类型之一。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气质差异是由于人体体液分配的不同而形成的。他提出体液有4种,即血液、粘液、*胆汁、黑胆汁。在体液的混合比例中,粘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质,血液占优势的人属于多血质,*胆汁占优势的人属于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属于人属于抑郁质。虽然希波克拉底的这种看法只是一种猜想,与今天生理学上的发现不符,但是,他对于4种气质类型特征上的描述还是比较符合客观情况的,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其中粘液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易养成自制、踏实、镇静等品质;但也易形成冷淡、迟缓、固执、淡漠等特点。他们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等。这种人适宜做要求反应持久而细致的工作,不适宜做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

44、多血质

人的气质类型之一。根据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看法,人体内有4种体液(即血液、粘液、*胆汁、黑胆汁),每种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气质差异,其中血液占优势的人就属于多血质。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这种人适宜于做要求反应迅速而灵活的工作。

45、癔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神经症的常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时的运动或感觉障碍,有的表现为精神方面的异常,以及内脏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这些症状的共同特点是没有器质性损害的基础,纯属功能失调性质;可因暗示而发生、发展或维持,也可因暗示而减轻、改变或消失。歇斯底里一词作为医学诊断名称,在公元前4~5世纪的古希腊即已出现。当时认为这是女性特有的病患,是由于子宫在体内游走所致。中国公元前l~2世纪的医学典籍《难经》中也有类似后症的临床描述,称为奔豚。关于癔症现代研究则在近多年。其病理心理机制包括两种类型:一种属于原始心理反应,任何人在骤然遭遇重大精神刺激时都有可能发生。另一种属于潜意识的有目的反应性质,患者一般于发病前人格本来就具有某些特点。

已经肯定的易病因素是:

①心理因素。病前人格具有自我中心、暗示性强、富于表演色彩以及情绪不稳定。

②社会因素。教育程度较低者,或某些与社会隔绝的女性聚居处所,例如修道院或老式的女性寄宿学校。有时甚至可呈流行性发病。常见的诱发因素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周围人、物或环境气氛的暗示;自我暗示所引起的相应想象或联想。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①运动功能障碍。如癔症性瘫痪、不自主运动或语言功能障碍。

②感觉功能障碍。如癔症性失明、耳聋、躯体感觉异常或缺失。

③意识状态的改变。如心因性遗忘、心因性神游、多重人格等。

④假性痴呆。如甘塞尔综合症。

⑤内脏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癔症性呕吐、呢逆或血管运动功能障碍等。本世纪50年代后,随着器官性神经症或植物性神经症这一诊断分类的设立,癔症性内脏及植物性障碍的诊断范围已较前狭窄。⑤多症状性癔症,又称Briquet综合征。指的是同时兼具多系统多方面躯体化症状的神经症。这种类型是否应划归癔症范畴,医学界的意见尚不一致。

46、人格障碍

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其一般特征有:①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与人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例如,偏执怀疑、自我爱恋、被动性侵犯等。②把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都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把社会和外界对自己不利的条件都看作是不正应该的,而对自己的缺点却无所觉察,也不改正。③认为自己对别人不负任何责任,对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罪恶感,对伤害别人的行为不后悔,对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执意的偏袒与辩护。④在任何环境中都猜疑、仇视和偏颇的看法。

具有人格障碍的人,由于其内心体验背离生活常情,外在行为违反社会准则,所以经常给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给自己带来痛苦。无论是医疗、教育或惩罚措施都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类偏离常态的内心体验及行为模式。与精神疾病不同,后者是病理心理的表现;前者则是长期的个体心理特征的异常发展。原来人格发展正常,成年以后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格异常,称为人格改变,不属于人格性人格综合症,也不属于人格障碍。

此概念由来已久,几经变迁。英国普里查德首先提出悖行狂,用来指智力及推理没有缺陷,但冲动不能自制、情感及行为违背社会规范的各种情况;德国科赫提出精神病质低劣人格,用来指没有精神病或智力低下,但行为异常、不近人情的情况。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E.克雷佩林在其《精神病学》教科书第八版()中,首次引用了这一概念,改称为精神病质人格。中国也有译为:精神病态人格或病态人格者。德国施奈德提出,克雷佩林书中所说的病态人格,只描述了因人格异常而危害社会的情况,没有包括只给自己带来损失及痛苦的人格异常。例如以过分消极被动或过分退缩内向为特征的人格异常。

据此,施奈德提出异常人格,用来包括所有危及社会和危及本人的各种情况。中国亦有将异常人格译为变态人格者。国际上采用人格障碍,以取代许多早期术语。根据人格障碍者的不同表现,可将人格障碍分为不同类型。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将其分为偏执型、情感型、分裂型、暴发型、强迫型、癔症型、无力型、反社会型或不合群型等。

47、毅力

一种优良的意志品质,隶属于坚持性这一意志品质中。坚持性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具有坚持性的人在困难面前能不退缩,在压力面前能不屈服,在引诱面前能不动摇。坚持性包括精力和毅力两种品质。精力指的是一个人具有充沛饱满的精神去克服困难,达到行动的目的。毅力指的是长期不懈地保持充沛精力、坚韧顽强、不屈不挠地去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决完成任务。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不仅有精力,而且有毅力。它们取决于人对所从事活动的认识和态度,这也是一个人具有高度理智性的表现。这种品质是在长期奋斗的过程中锻炼而成的。与坚持性相对立的是执拗,它们是不同的两种品质,后者以行动的盲目性为特征,这样的人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根据已经变化的形势灵活地争取对策,也不能放弃那些明显不合理的决定。

48、情感两极性

人的任何一种情感体验,都有一种与它性质相反的情感体验相对应。如欢乐--悲哀、爱--恨、紧张--轻松、强--弱、肯定--否定等。在每一对性质相反的情感体验内,成为两极端的情感品质,就叫情感的两极性。情绪和情感都具有两极性(或称对比性),这是年达尔文在研究人和动物的表情时提出的对立性的原则:当一种直接对立的心理状态被诱发时,就有一种强烈的、非随意的倾向去完成一些具有直接对立性质的动作。冯特于年发表的三维理论认为:情感不能只根据愉快和不愉快予以说明,而是需要三种维度(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抑郁)才能做出有效的描述。

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或两极性品质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为:

(1)情绪、情感的肯定性和否定性。肯定性的情绪和情感是一种愉快性的,这种情绪和情感是和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如满意、快乐、热爱、兴奋、轻松等;否定性的情绪和情感是不愉快的,它是和需要不满足相联系的,如不满意、悲哀、憎恨、烦闷、沉重等。它们虽彼此相反,但并不彼此相斥。同一事件的刺激作用,可能使人既产生肯定的体验,也产生否定的体验。

(2)情绪、情感的积极性(即增力性)和消极性即(减力性)。凡是和积极性的态度联系着的情绪、情感是积极性的,如振奋、紧张、热忱、英勇等;凡是和消极性的态度联系着的情绪、情感是消极性的。同一种情绪、情感既可能具有积极性质,也可能具有消极性质,如悲哀既可是减力性的,使人灰心丧气;也可能是增力性的,使人化悲痛为力量。

(3)情绪、情感的紧张性和轻松性。这是人处在活动的紧要关头或所处情景是最有意义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两极性。通常在紧要关头的前夕,当事人一般有紧张的情绪情感体验,事后往往出现紧张的解除和轻松的体验。一般来说,紧张与活动的积极状态相联系,引起人的应激活动;有时过度紧张也可能引起抑制,使情绪疲惫。

(4)情绪、情感的激动和平静的性质。激动的情绪、情感是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体验,如激愤、狂怒、狂喜等,平静的情绪和情感是人在平静状态下的体验。

(5)情绪和情感的强弱两极状态。人的任何情绪和情感都有强弱变化的不同等级。如从微愠到狂怒,从担心到恐惧,从满意到狂喜等。一般来说,强的情绪情感体验是激动的体验,弱的情绪情感是较平静的体验。

50、青少年情绪发展

自出生至成年的一段时期内,个体在情绪经验及情绪表达方式上,随着年龄与习得经验的不断增加而逐步改变的历程。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研究,人类自初生到3岁之间,情绪的发展是逐步分化的。初生婴儿只有恬静与激动的反应状态,3个月以后开始分化为苦恼与愉快两种情绪。3个月~6个月之间出现愤怒、厌恶、恐惧3种情绪,6个月~12个月之间又增加得意与喜爱两种情绪。约在1岁半时,才会表现出嫉妒的情绪。此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情绪经验越来越复杂,最终便有了喜、怒、哀、惧、爱、恶、欲等情绪。

51、安全感

安全感与恐惧感受相对应,是人在摆脱危险情景或受到保护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情感。安全感对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是不可或缺的。美国的托马斯认为追求安全是人类的四大愿望之一;马斯洛把安全需要(即安全感、稳定性)作为人类需要的五个层次之一。婴幼儿的安全感似乎更为强烈。

当今社会,人们的安全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卫祖国安全,防御敌人的破坏与侵犯。

(2)避免人际关系的冲突与敌意,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使人民安居乐业。

(3)安全生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防火、防盗、防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消除噪音、污染和疾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