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自在
今天我主要想说下霍妮的理论框架。
主要说三本书,第一本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第二本是《我们内心的冲突》,第三本是《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根据我的经验,三本书价值巨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进去,能读懂,读懂了以后应用,用在自己身上。但是一旦你开始用,好事就会发生。
读之前干嘛呢?先读别的,比如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什么的,还有荣格学派的,法兰兹的,这些读进去后,再读霍妮就好多了,因为你内心的建设性力量就比较强了。
说得对不对不知道,反正我是按照这个顺序读的。
我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法兰兹,比如《永恒少年》《阴影与恶》《公主变成猫》《童话中的女性》,还有《解读童话》。
这里面尤其是永恒少年,我读的也挺费劲,读了一个月才懂,然后就迷上了,迷上了以后想,荣格这个家伙讲了些什么,就想知道。
然后发现有个人叫申荷永,业内称他为大牛,我看了他的视频,感觉像个老和尚。然后在百度搜索了他的书,买来七八本读了,大部分是介绍荣格的。
荣格的理论我挺喜欢,后来放下了,因为我没那么多时间。他和他的学派的书适合什么人呢,有时间的,也有钱的,慢悠悠地享受着读的,读来读去,就把自己治愈了,不声不响的治愈了。
我说的这是前奏,有了这些前奏,再读霍妮就能读进去了,而且价值巨大。
我指的是我,未必通用,当然在这之前,我一边听书一边做笔记做了一百多本,你不一定非这么做。你可以直接读霍妮,如果读不懂,可以问我,也可以从法兰兹开始读起,尤其是女同学们。
为什么饶了这么大弯呢,现在想来,很可能是我病得比较重,自我防御机制非常强。当然我现在非常轻松了,这种轻松用一个词讲,叫自在。不管外界有什么烦心事儿,都很自在。
02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下面开始说霍妮的框架。
如果想了解霍妮,或者想把自己治愈,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这本不懂,第二本就理解不深,第二本不深,第三本就读不透。
这本书主要讲什么呢?
我的付费专栏已经讲清楚了,后半部分主要就是对这本书的解读,还没解读完,剩下四五章。
先说下这四五章。
章节题目分别是:对权力、声望和财富的追求,病态竞争、逃避竞争、病态犯罪感、病态受苦的意义、文化和神经症。
霍妮这四五节想说什么呢?
首先是竞争,因为竞争姿势不对,含有焦虑和敌意,并且焦虑和敌意劲头过大,竞争动作就会变形,变成病态竞争。
病态竞争就是,不管七七四十七,我就是想赢你,即便我的损失更大,我也要和你干,大不了玉石俱损,也就是竞争中的破坏性非常大,大过价值。
也就是明明不值得了,楞要这么干。比如前几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这俩货就是病态竞争,竞争不要命。
下一步是什么?肯定是逃避竞争呀,你已经是病态了,支撑不了多久的,接下来肯定要逃避了。逃避竞争这个阶段上,理想化就渗入进来了。不是我不行,是我不屑跟你争,其实是不敢,没有足够的勇气了。
原因是焦虑和敌意放大了,内心受不了了。
然后就是病态犯罪感。
霍妮在这里把自己的理论和发现一股脑的放在这了。理论雏形已经有了,只是还没清晰化,还没摆列开,但已经有了。
病态犯罪感是什么意思,就是总感觉自己有错,感觉自己有罪,模模糊糊的这么一种感觉,也就是活的不是很痛快,一点也不痛快,非常痛苦,但又不想意识到自己这种痛苦,不敢面对。
好像你欠人钱似的,欠所有的人钱。活得不够理直气壮。
病态受苦的意义,是什么意思呢?
病态受苦是有意义的,意义就是绑架,绑架不听话的孩子,绑架周围的人。
你看我这么苦,你还不帮我,你还不好好努力,你良心上过得去吗,你还有没有良心,这么一种绑架。
这种情况在80/90、甚至是70/60身上发生的太多了,这就是那个强迫的来源。并且仍然在发生,一直在发生,只是稍微变了个样。
最后是文化和神经症。
这几节说的都是文化,文化的具体表现,表现在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表现在人的性格中。并且还表现在时代特征中。
具体特征是什么呢?就是文化中的矛盾,比如,一边提倡竞争,一边提倡仁爱。一边追求GBD,一边追求和谐,这就是矛盾。
03我想把霍妮的理论直接进行应用了
当然,这几节我原本是想把它写完的,写在付费专栏里面,但是霍妮在后面两本书里,把这几节的内容讲清楚了,讲得更清楚了,我这里先不写,先挂在这。但不代表没价值,价值仍然巨大。
为什么先挂着呢?
因为我想直接应用了,把霍妮的理论直接用了,用在你身上。
重复一遍,在我看来,不仅是看,而且是经过观察,经过分析,98%的人都需要调理,用霍妮的理论进行调理。
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不是意识不到,是不知道怎么办,找不到出口。内心有问题一闪而过,就放下了,因为根本不知道问题是什么。
举个例子。
我付费专栏里很多文章,有很多人收藏,这就是一个线索,收藏的意思是,我抽空慢慢看,慢慢思考,先放起来。
一放就会放几年。
我几年前就是这种心态,然后这个事儿就忘了。
什么意思呢?
你直接问,问我,问一问,我高兴时候,就会免费解答,一般情况下是付费的。
但这都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是调整自己的性格,调整自己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来一个彻底的蜕变。
说到这里你可能不服气了,我这不是挺好吗?不好。
不是很好,你的很好是假象。
举了例子。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我们的心理咨询师之路,就是那些心理咨询大神们,他们是怎么学习的,求学的。
里面讲了他们一边学,一边自我治愈,他们都是病人,都在不断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个根本没头,没有尽头。
你说自己很好,挺好是你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你不知道什么是感觉特别好。
今天原本是想讲框架的,没讲,下次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