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重点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的三维健康观。(填空四个空道德)
亚健康: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机体尚无质性病变,但体能降低、反应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名解、简答)
亚健康的状态表现:1.以躯体症状为主的躯体亚健康状态2.以心理症状为主的心理亚健康状态3.以人际交往中的不良症状为主的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4.慢性疲劳综合症5.过劳死(填空)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策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名解)
健康促进的任务:1.主动争取和有效促进领导和决策层转变观念,从*策上对健康需求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给予支持,并制定各项促进健康的*策。2.强化个人、家庭和社区对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责任感。3.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外部环境。4.积极推动医疗部门观念与职能的转变,使医疗部门的作用向着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发展。5.在全民中,尤其是广大农民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填空、简答)
健康管理的三个基本步骤:1.了解个人的健康状况2.进行健康及病症风险性评估3.进行健康干预(填空)
影响健康的因素
健康计划设计:1.计划设计原则2.计划设计的基本程序3.社区需求评估4.确定优先项目5.确定计划目标6.制定干预策略7.制定评价方案(填空)
健康计划设计原则:1.目标原则2.整体性原则3.前瞻性原则4.弹性原则5.从实际出发原则6.参与性原则
健康促进的评价:
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填空)
健康的自我管理系统:健康计划子系统、健康计划监督、反馈子系统、社会支持子系统(填空)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名解、判断)
健康自我管理制定计划的技巧:1、决定自己要做的事并拟定要达到的目标2.分解目标,寻找可行的方法和途径3.制定短期行动计划4.执行行动计划5.检验执行结果6.进行中期调整7.及时奖励自己(简答、填空)
P.A.R.T模式:P准备A询问R复述T行动(填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及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名解)
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牙病、骨质疏松、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性异常等疾病(判断、填空)
基本健康信息的收集:1.一般情况调查2.现在健康情况调查3.血压测量4.身高、体重、腰围的测量5.生活习惯调查6.血脂、血糖检查(填空、判断)
引发高血压的健康干预:限制钠盐摄入量、增加新鲜蔬菜、限制饮酒及戒酒、减轻体重、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戒烟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填空)
高血压病人的保健:P47页大致了解
为老年人建立档案:1.开展“四免”服务即免费(测血压、提供健康教育处方、健康咨询、建立档案)2.建立社区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建立体检3.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知识4.定期上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填空)
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自我效能:个体对执行某种特殊行动已达到某个特殊目的的自身能力的信念(名解)
人的行为5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填空)
人类的社会性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倾向因素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或愿望(P57了解)
促进因素是指促使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达到某种行为所必需的技术和资源
强化因素是指存在于行为后强化(或削弱)某种行为的因素,亦即该行为是否得到积极的(或消极的)反馈或社会反响
健康行为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且第一个条件是必备的:1.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2.必须规律。3.表现出自己的个性。4.行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5.行为必须有适宜性。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行为改变(填空)
网瘾的自我控制方法:1.科学安排上网时间,合理利用互联网2.用转移和替代的方式摆脱网络成瘾3.较重网络成瘾者可通过直接隔断法、寻求心理医生达到治愈目的
吸烟的危害:1。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袭2.人体对烟做出的药物反应,如尼古丁能够产生一种生理依赖性3.吸烟会带来劳动力的丢失
吸烟行为的控制:1.增强戒烟动机2.保持记录写出吸烟的不良后果3.制定计划、明确目标4.采取行动5.维持行为
社交性饮酒:大多数饮酒都控制在健康、经济、社交和法律的范围内,这属于正常的饮酒行为。
体适能:是人类适应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体力活动应具备的各种身体能力,分为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通常由心血管适能、体脂含量、肌肉适能和柔韧适能组成(填空)
心血管适能:反映由心脏、血液、血管和肺组成的血液运输系统向机体运送氧气、能量物质同时维持机体从事体力活动的能力。(名解)
肌肉力量:骨骼肌收缩时克服和对抗阻力的能力,通常以对抗和克服最大阻力的重量、力矩表示
肌肉耐力:骨骼肌维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一般以一定运动量负荷的重复次数、负荷持续时间或输出功率变化来表示。
柔韧适能:对机体单个关节或多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度,通常有骨关节结构和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的长度和伸展性等因素决定(填空)
机体完整的呼吸过程:1.外呼吸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3.内呼吸(填空)
中枢驱动: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名解)
健身效果的决定:1.练习形式2.强度3.运动量4.持续时间5.频度
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1.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增强机体内分泌的活动2.预先克服自主神经的惰性,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是心肺更好地动员3.使体温升高,增强代谢、加快生化反应4.使肌肉温度升高,降低肌肉粘滞性5.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
健身锻炼的基本原则:1.自觉性原则2.经常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
练习强度:P97(判断)
计算心率储备:HRR=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锻炼方法:1.持续训练法2.间歇训练法3.重复训练法
肌肉适能训练的原则:1.超负荷原则2.渐增阻力原则3.专门化原则.4.合理练习顺序原则
训练方法:1.等长训练法2向心等张训练法3.离心训练法4.等速训练法5.超等长训练法6.震动训练法
心理现象: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就有了心理活动,但心理发展的层次是由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决定的,神经系统越简单,心理发展的层次就越低。
个性心理特征:通过能力、人格表现出来的。
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1.充分地适应力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恰当的估价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不能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善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的宣泄和控制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简答)
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2.统一性3.稳定性4.社会性5.功能性
气质体液理论:
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有4种体液:即血液、黏液、*胆汁和黑胆汁,血液占优势的属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属黏液质,*胆汁占优势的属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属抑郁质。多血质者活泼好动黏液质者安静平和,抑郁质者谨慎细致,胆汁质者直率热情。
偏常人格:1.反社会人格2.歇斯底里人格3.偏执型人格4.强迫型人格5.分裂型人格6.情感型人格7.爆发型人格8.依赖型人格(判断)
健康人格的培养方法:1.正确的教养方式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主动适应环境4.悦纳自己,接受他人5.善于控制情绪6.良好的人际关系(大题)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需要因素2.距离因素3.次数频率因素4.相似性因素5.互补性因素6.外表因素7.人格因素(填空)
增进人际交往的方法:1.尊重交往对象,平等相处2.互利互惠,以礼相待3.正确认识心理定势的影响4.注意交流的技巧5.增强自身的人际吸引能力
情绪: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名解)
情绪的功能:1.适应能力2.动机能力3.组织功能4.信号功能(填空)
情绪的控制:1.修身养性2.转移注意3.自我调控4.异味思考5.登高望远(填空)
压力解释人类行为是指机体在受到外部或内部环境刺激时所发生的心理变化及压力,指人类对环境消极思维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简答)
压力来源:1.生物性2.精神性3.社会环境性
压力的预防:1.树立应激的社会观2.提高认识水平3.注意自我修养,造就了良好的人格基础
压力的缓解:1.自我调节2.行为调节3.回避4.宣泄5.疏导6.升华和转化7.心理干预
能量消耗:是指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育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和生长发育4个方面的需要。
膳食制度:是指按营养学的原则,将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膳食营养进行定质、定量、定时分配安排的一种制度。
营养对健康的主要表现:1.促进生长发育2.提高智力3.促进优生4.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5.延缓衰老6.预防疾病
睡眠过程:可分为非快眼动睡眠与快眼动睡眠。
睡眠的功能:1.促进脑功能的发育和发展2.保存脑的能量3.巩固记忆4.促进机体生长、延缓衰老5.增肌机体的免疫机制
健康睡眠的定义:迅速消除人体疲劳,有效提高睡眠质量;睡眠科学、合理,不会诱发疾病;在睡眠中能康复多种慢性疾病。
3.4期睡眠称为深睡眠1.2期为浅睡眠
一切有生命的动植物都具有生物钟节律。高等动物这种与外界时间合拍的生命活动,包括了觉醒、睡眠、进食、躯体活动、体温、代谢和内分泌等。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时间相当长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眠、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引致睡眠不足。(名解)
引起失眠的原因:1.心理2.生理3.药物4.不良环境和习惯
治疗失眠的方法: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2.如非躯体疾病所致的失眠,应适当增加白天的体力活动3.上床前不要吃太饱,勿夜间用膳,有睡意时再上床4.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或其他刺激,少喝酒、少抽烟5.不能因夜间失眠而日间打盹。
OSAHS的相关定义:(1)睡眠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均停止10秒以上。
(名解)(2)地衣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
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4%。
(3)OSAHS是指每夜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
发作,在30次以上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
妊娠:指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包括从受精到出生的整个阶段。
生殖是生命活动的三大基本特征之一(判断)
青春期性生理(P)了解
人的第一性征:指男女生殖器官在外形和构造方面的特征。(名解)
决定第一性征遗传物质:染色体第二性征:性激素
男性器官:睾丸女性器官:卵巢(填空)
青年人的性适应方式:性压抑、性升华和性宣泄(填空)
性观念误区:1.性认知偏差2.遗精恐惧3.手淫罪感4.性焦虑(填空)
包茎:阴茎包皮口较小,不能上翻露出阴茎龟头称为包茎
包皮过长:包皮虽遮盖整个阴茎龟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部分龟头
月经期保健:P
在我国婚前发生性行为是不合法的,并且违背道德规范,因而受到社会的普遍责备。(判断X)
常用的节育手段: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如安全套、阴道隔膜、体外排精、安全期避孕外用避孕药、绝育手术等
艾滋病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P了解)
常见的用药误区:1.用药剂量不准确,间隔时间不当2.用药种类多而滥3.迷信新药、进口药、高价药4.随意停药5.中药没有副作用6.滥用“补药”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1.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2.选药不合理3.不恰当的联合用药4.用法不合理5.剂量不合理
非处方药:指不需要医师处方,消费者可直接在药房或药店中即可购买的药物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过程。
疾病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疾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寄生虫等)引起的
非传染性疾病是指那些因为身体细胞、组织或器官损伤,功能缺失或非传染性病变发生的疾病(癌症、损伤、心脏病)
免疫功能系统:1.免疫防御2.免疫监视3.免疫清洁
过敏:是免疫功能异常亢进引起的疾病
艾滋病:属于免疫性疾病(判断、填空)
预防接种(P了解)
基因突变的诱因:1.物理诱发因素2.化学诱变因素3.生物诱变因素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一类疾病,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的或广泛的流行。
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1.病*2.支原体3.细菌4.寄生虫5.朊*体
免疫:机体对侵入体内的各种病原体和它们所产生的*素具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这种作用的总称叫免疫。
抗体:当病*或细菌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的物质,叫抗体,抗体是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蛋白质。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1.流行性感冒2.病*性肝炎3.结核病4.狂犬病5.细菌性食物中*
冠心病病因:1.高血压2.高血脂3.吸烟4.糖尿病5.肥胖6.体力活动不足7.心理问题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糖尿病在临床上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
“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并发症:1,糖尿病性眼疾2.糖尿病性心脏病3.糖尿病性神经病变4.糖尿病性肾病5.糖尿病足6.糖尿病性功能障碍7.糖尿病性皮肤病
环境:通常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用于人类这一对象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分为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气象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多种要素
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的影响方式:1.对人体的物理作用2.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3.影响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4.影响环境质量,增加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5.影响人体心理和精神状态
环境污染: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环境变得不清洁、污浊、肮脏,影响到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