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是否很大程度上与父
TUhjnbcbe - 2023/7/25 22:36:00

“我爱你三千遍。”看过《复仇者联盟4》的00后肯定都知道这个梗。

当经理指着抖音热门视频下漫天遍地的“我爱你三千遍”,并说他女儿最近口头禅也是这个,问我到底什么意思的时候,一瞬间我理解了家长们一颗颗操碎的心。

孩子们成长的太快了,而我们落后的太多了,只剩无可奈何。

“我爱你三千遍”是什么梗?

“我爱你三千遍”,这是钢铁侠女儿对钢铁侠说的一句话,而钢铁侠最后跟女儿道别的时候说了一句“我爱你,不止三千遍”。

周一忙碌的下午,在充满童趣的儿童病房,我们见到了刘漪主任。

刘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硕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委员会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学组委员,上海医学会精神病学会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组委员。接受结构式家庭治疗、动力性团体治疗、儿童青少年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培训。

临床和研究专长:长期从事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儿童青少年学习困难、情绪障碍、亲子冲突、交往困难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及儿童发育性障碍的评估和诊断等。

好奇者,知识之门。

——柏拉图

本我

作者:之前在汇总精神心理疾病病种的时候发现有一个标签是“儿少精神心理问题”,儿童、青少年放在一个范畴中,请问儿童、青少年的年龄是如何界定的,是根据心理年龄还是根据医学概念的生理年龄?

刘主任: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的话,儿童和青少年是两个不同的年龄层次,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孩子的心理活动、心理需求、自我个性成长是有着不同的成长跨度。我们尊重国际上的设定标准,认为年龄在18岁以下的孩子,统称为“儿童青少年”。

之所以这样界定是根据现如今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水平,相比于国外来说国内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的相关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不能做到更细节地划分。像其他国家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划分更加具体,包括分为0-3岁的婴幼儿科,3-6岁的学龄前期科,6-12岁的儿童阶段科。甚至在青少年阶段,还划分为青春期前期和青春期后期。医学上学科划分越细越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因为对于医生来说无论在疾病症状、治疗困难、家长需求上都能集中突破。

作者:将儿童、青少年规划到统一范畴,您觉得是因为什么缘故?

刘主任:其实我们刚在一楼的门诊大厅已经看到,门诊量是相对来说比较多的。但是相对于看诊量的增多,专业医生队伍远远少于需求量,国内从事专业儿童精神心理的医生不足人。现有的医生分给每个患者的时间是有限的。按照我们的工作流程来看,看一个孩子等于是看一个家庭。孩子由于其自身语言表述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地表达出内心最深刻的东西。就好像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可能会发脾气,但是却不太擅长用“难过”、“悲伤”这种情感类的词汇去表述。所以这个时候医生更需要借助家长,来理解孩子们所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更好的融合问题出现的情景进行评判。

所以回到第一个问题,将18岁以下的患者统一划分到“儿童青少年”也是在参照国际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的统筹概念调整。

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

“自我”

作者: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是否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教育相关?

刘主任:我并不是很认同这个说法。如果说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教育或者情绪的影响,更能符合现有情况。因为如果说前者很大程度上与后者相关,那么就可以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后者。但是儿童青少年自身就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相比于幼时对家长的依赖性和听从性,更加具有自主性和冒险精神。这并不代表家长的教育程度高孩子就不会出现精神心理障碍,家长教育程度低孩子就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精神心理障碍的产生是多因素导致的,是多种因素融合的结果。

作者:多种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是孩子内因和家长、环境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是吗?

刘主任:确实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尤其我们在临床上发现,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父母在面对孩子出现心理障碍的时候更容易焦虑,同时也会反思为何孩子会出现心理障碍,是不是跟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关。

这时候家长往往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过度补偿,物质上、情感上双重弥补;另一方面过度限制,在不适当的年龄进行不适当的限制,引起孩子抵触心理不说,还不利于心理障碍的治愈。心理学层面上来说孩子的问题在某个阶段出现了问题其实反映出来的是一个家庭出现了问题。

作者:相当于孩子的问题也算是家庭问题的一个爆发点,在治疗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障碍时,不能片面地注重孩子的问题,还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是否很大程度上与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