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
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或学力者
2、学制:三年
3、培养层次:中职
二、培养目标
1、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培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拥护*的基本路线,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医德医风,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
3、参加吉林省对口升学高考,并顺利升入上级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三、人才培养规格及专业技能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医学基础理论和护理知识,接受护理专业的基本训练。具体业务要求是:
(一)人才培养规格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理论和卫生保健与疾病预防知识。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4.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配合和抢救配合能力。
7.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8.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
10.医院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12.在英语方面具有职场语言沟通能力、思维差异感知能力、跨文化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
13.具有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二)专业技能
1、能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初步运用护理程序,收集病人资料,分析和诊断一般健康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实施身心整体护理,进行效果评价。
2、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的常用药物疗效、反应的观察监护能力。
3、具有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4、具有对危重急症病人的初步应急处理能力和配和抢救能力。
5、能初步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并能进行卫生宣教。
6、具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正常人体学解剖、生理、生化、病原与免疫学、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心理学、临床护理。
(二)教学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治方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和蔼、端庄的仪态,严谨、勤快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具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程序和技能;基本掌握急、难病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从事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的初步能力;能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整体护理和保健服务;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育和*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
四、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合计 占总周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教学 合计 18 18 18 18 18 16 67
课堂教学 18 18 18 18 18 16
考试 1 1 1 1 1 10
其
它 合计 5 2 2 2 2 2 15 0、5
入学、毕业教育 1 1 2
“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放假 1 1 1 1 1 1 6
*训 2 2
劳动 1 1 1 1 1 5
寒暑假 5 5 5 5 5 25 17、5
合计 27 27 27 27 27 18
五、课程设置
1、德育课
(1)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2)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教学总体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经济*治与社会
经济*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治、文化、社会建设。教学总体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4)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5)民族理论常识
通过学习我*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现状和特点,了解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特点及解决的根本道路、根本制度和根本途径,一步体会我*的民族理论及国家的民族*策的正确性和优越性,鉴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6)心理健康与礼仪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礼仪是美好心灵的展现。人生活在社会里,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掌握交往礼仪,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现代人,注重礼仪的自我修养,即在学习礼仪、运用礼仪中,对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和待人接物等六个方面,都能展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并在社会交往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地运用礼仪规范,方算知书达礼,方称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方可“有礼走遍天下”。
(7)安全教育
众所周知“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要想创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安全,是营造良好地育人环境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安全事故而又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轻则导致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身伤亡!由此而给当事者个人及其家庭、单位和国家造成的不幸和损失。谁都渴望如诗如画的宝贵年华,谁都向往丰富多彩的绚丽人生,谁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而又美满的家庭,谁都希望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谁都希望每次都能愉愉快快、平平安安地外出和旅行,然而这一切又都与“安全”二字有关。可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8)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及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国家历来重视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早在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问题。中小学法制教育是一项*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规范的教育内容,也要有相对稳定的和科学的教育途径和渠道。法制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渠道,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紧密结合的学校法制教育的网络和体系。
(9)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职业问题、就业与创业的准备问题和技巧方法问题,是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三大问题。掌握社会职业与就业创业基本知识、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准备、职业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就业方法与技巧、自主创业的方法与技巧、职业适应与转换等内容,对学生就业和创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0)艺术课
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遍开展,中小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升。
(11)环境与健康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不仅包括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还包括现代生活用品的科学配置与使用。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突出地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今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