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就像“感冒”一样,在疾病发病期有非常痛苦的体验,经过治疗能得到缓解,恢复原有的社会功能。然而,抑郁症是一种易复发的疾病,且复发后症状可能越发严重,治疗难度加大,需要的维持治疗时间更长。今天,就来跟大家谈谈抑郁症及其复发那些事。
不开心就是抑郁症吗?
典型的抑郁症,或者精神科医生所说的抑郁症是指:
至少持续两周,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突出的出现情绪低落,或是兴趣减退,同时还需有饮食差、失眠、疲乏、自卑、注意力困难、绝望自杀等表现中的至少三到四项。这样的一种状态,才可能构成抑郁发作或者抑郁症。
按照这样的诊断标准,不难发现,很多人觉得好几天心情不太好就是抑郁症,其实是不对的。那只能说是一种抑郁的情绪、有些抑郁的体验而已。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人都曾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但并不能称为是抑郁症。
抑郁症的复发风险到底有多高?
抑郁症是一种很容易复发的疾病。随访研究显示,大多数经治疗恢复的抑郁症患者仍有30%于一年内复发。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急性期及维持期获得缓解的患者,其复发率明显低于未获得缓解的患者。已获得缓解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应用药物维持治疗,另一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第一年药物维持治疗组复发率为23%,第二年复发率为28%;而安慰剂组第一年复发率为42%,第二年复发率为47%。
重视对残留症状的治疗,特别是对抑郁伴有的注意力障碍、睡眠障碍、精力缺乏及持续焦虑症状的强化治疗,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呢?
遵照医嘱服药,不随意停药
尽管抑郁症病因仍不明,但目前的医学研究已经非常明确,抑郁症实际上是大脑内部运行出现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抑郁症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药物治疗,它能够在短期内很快调整大脑,缓解病情。
坚持抗抑郁药的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不随意停药,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率。一般说来,首次发作的维持治疗应6-8个月,而复发的尤其是2年内复发的病人,应维持服药在2年以上,多次复发者甚至要终身服药。
辅以心理治疗
很多患者仅仅采用了药物治疗的单一方式,而单纯的用药仅仅是能够去除症状无法除根,即便患者康复了,但如果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仍不满意,环境中充斥着刺激因子,那么他们很容易复发。而心理治疗能够更好的去除患者病根,在服药的同时辅助心理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和谐稳定
尽量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如发生冲突一定要有个正确的对待,同时家人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个整体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过重的压力和精神刺激。
培养好奇心和宽泛的兴趣爱好
兴趣宽泛是抑郁症的“救命符”,一个人的兴趣只有一个,那么她选择的快乐点也只有一个方向,当这个快乐呈现不稳定趋势的时候,抑郁患者就会出现抑郁症状。
所以抑郁患者应该树立更多的兴趣目标,多一些选择,就会多一些快乐点,借助多的调节方式,调节身心健康,再加上不断的好奇心,可以增加抑郁患者的交流范围。相当多的抑郁患者,如果接受了多一些兴趣的培养,可以从极大地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症。
抑郁症复发的10大危险因素是什么?
我们知道,在准备停药之前,一定要先评估将来复发的风险,风险越大,停药就越需要谨慎,有时候,长期服药也是无奈之选。
幸运的是,新型抗抑郁药一般副反应短暂而轻微,很多患者服药二三十年也没发现副反应,比起长期生活在黑暗之中,吃药虽然麻烦一点儿,也是值得的。
下面列出了导致抑郁症容易复发的10大风险,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如果有任何一项,在准备停药之前一定要主动告诉门诊医生,以便让医生做出更好的判断。
抑郁症复发的10大危险因素:
1、抑郁症的残留症状持续存在
经过系统的抗抑郁治疗,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明显好转,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经过评估,达到了正常范围)。
但是,临床治愈不等于症状完全消失。事实上,很多患者都会残留一些抑郁症状难以消除,比如说感到精力不如以前、睡眠还不好、食欲不佳、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甚至各种疼痛感等。
虽然他们已经达不到“疾病”的诊断标准,但是这些“个别症状”却并没有被完全消除,为今后的复发留下了隐患。
为什么说是隐患呢?
其实道理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扑救火灾的时候,如果只看明火已经扑灭就收工走人,这样就很不保险,很可能有些火星还没有完全扑灭,等我们走了之后,这些火星又死灰复燃,很快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残留症状就像这些火星一样,是很大的隐患。
过去我们认为,复发次数的多少是预测将来会不会复发的最强指标,所以才有了“发作一次建议维持治疗多久,发作2次建议服药多久”的说法。
现在发现,残留症状比抑郁发作的次数更能预测将来复发的风险,残留症状越多、越重,将来复发的风险越大。
所以,我们在急性期治疗的时候,目标应该定的高一点儿,最好能达到症状完全消失,不剩残留症状,减少将来“复燃或复发”的风险。
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目标,但是,必须向这个目标努力,不能过早放弃。就像我们目标是考清华大学,就算没考上,一般至少也能弄个本科吧。如果原来目标定的太低,就可能连普通本科院校也考不上了。
2.之前多次抑郁发作史
经过多年的科普,“发作次数越多,需要服药时间越长”的观念已经被很多人接受了。但是原来的说法忽视了其他的风险因素,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残留症状问题,导致很多患者过早停药,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
这种现象到现在也没有消除,我还是经常听说,有些患者在询问医生时,医生只是简单的询问是第几次发作,服药多久了,就贸然下结论说可以停药了。
所以,医生的知识也要不断更新才行。如果你恰好读了我的这篇文章,我敢肯定,你在这方面已经超越很多医生了。
前面说了,第一次抑郁发作之后,今后有50%-85%的患者会复发。而且,随着复发次数增多,复发风险越来越大,每多发作一次,风险大约增加16%。
3.首次发作及后续发作症状重
如果抑郁症每次发作的时候症状很重,也是将来复发的风险因素。比如说有些患者发作时感到异常痛苦,生不如死,有严重的自杀观念或行为,浑身无力,连床都起不来,甚至不能讲话,有些还会出现一些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些都说明症状严重,将来复发的风险大。
这里只是简单罗列了几个症状,抑郁症的轻重程度有赖于很多维度的综合判断,应该由医生来完成,大家就简单了解一下吧。
4.起病年龄早
抑郁症的起病年龄平均在20-30岁,一般认为25岁之前就算起病年龄早了。起病年龄早的患者,将来复发的概率也要大一些。
而且,25岁之前起病的患者,尤其是多次发作,每次病程很短,一用药很快就起效,还爱发脾气的患者,将来转为躁狂发作的概率也要高一些,需要引起重视。
5.共病其他精神障碍
抑郁症常常共病焦虑障碍、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物质滥用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这些也是导致抑郁症经常复发的危险因素。
抑郁和焦虑是一对“坏兄弟”,总是一起出现,这个大家都知道,这里主要说一下物质滥用,包括酒精、烟草、甚至各种毒品。
抑郁症患者开心不起来,很多人就会想着“借酒浇愁”,结果只会是“愁更愁”,抑郁症没缓解,酒精引起的新问题又出来了,导致恶性循环。
吸烟有害健康,还可能影响抗抑郁药物的血药浓度,也不建议用。
至于各种毒品,更是千万不能碰,抑郁症能治疗,但是毒瘾真的不好治,而且危害太大了,很多患者吸毒后产生幻觉,杀人放火,事后捶胸顿足也为时已晚,一个人沾染上毒品,很可能一个家庭就解体了。
有早醒并不一定都是抑郁症,就像会摇尾巴的动物也不一定都是狗一样。
6.慢性躯体疾病
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患有慢性躯体疾病,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应激,比如说糖尿病患者,可能会由于需要控制饮食、监测血糖而不快,可能因为担心将来的并发症而焦虑,如果已经出现并发症,比如说糖尿病足,那就问题更大了。
另外,像糖尿病这种病,本来和抑郁症也可能有“同源性”,其他的慢性病,像高血压、冠心病、老慢支、帕金森、脑卒中、肾病综合征等等,都可能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7.精神障碍家族史
抑郁症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遗传病,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遗传度大约为0.37,大概意思就是37%和遗传有关,63%和环境、心理社会等其他因素有关。
精神障碍家族史也是抑郁症复发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父母兄妹等近亲也有抑郁症、双相障碍等情感障碍的患者,更需要注意。
8.持续的心理社会应激和/或功能缺陷
比如说有些抑郁症患者做销售员,工作压力非常大,即使没有抑郁症都要被逼疯了;
还有些患者要经常倒夜班,也很辛苦;
有些女患者常年家庭不和睦,甚至遭受家暴;
有些做生意亏损的;
有些要参加高考的;
有些想去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或者一工作就犯病的;
。。。。。
如果这些因素没解决之前就停药,复发风险也较大,因此,最好在准备停药前对这方面也做个评估,尽量使停药过程安排在一个学习、工作、生活都相对平稳,近期也不会有很大波动的时期。
9.负性的认知观念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比如说很多人没事儿的时候就把手机拿出来看,动作是那么的娴熟,几乎都是自动完成的,根本用不着思考,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你不知不觉就完成了。
上面的例子主要是行为方面的习惯,一般很容易被观察到。
思考方式也是有习惯的,尽管不像行为方式那么容易被看到。
比如,有的人很积极,什么事都往好处想,也有的人很消极,凡事都往坏处想。
这种凡事都习惯性的往坏处想的人,我们就说他有负性认知观念,而且,这种负性认知观念,患者本人是很难自己发现的,因为他已经习惯这样思考问题了,完全是“无意识”的自动发生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关键就是让患者学会并纠正这样的负性认知。
10.持续的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在抑郁症患者中很常见,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患者躺在床上好久也睡不着。
还有早醒也很常见,很多抑郁症患者会比平时早醒2小时以上,这也是抑郁症的一个特点,我们称作特征性的症状。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特征性的症状:就是指出现这个症状,就提示有抑郁症的可能。比如说经常摇尾巴就是狗的一个特征性的表现。
当然,有早醒并不一定都是抑郁症,就像会摇尾巴的动物也不一定都是狗一样。
睡眠障碍还包括睡眠浅、时睡时醒、容易惊醒、睡眠感缺失、做恶梦等多种形式。
如果你有上面的风险因素,建议积极和医生共同讨论如何治疗和应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抑郁症的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