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院我都去了,检查我都快做个遍了,都没出什么大问题,我这是什么病啊?为什么这么难受?我什么时候能好啊?我还能好吗?你快帮我好好看看吧,我求求你啦!”。
大家会想到上述这些向医生求助的话语,可能发医院的诊室吗?
同时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身体不舒服要到精神心理科就诊?精神心理科不是看“精神病”的地方吗?
其实,精神科医生的临床工作中,除了接触很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外,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常年感到身体各种不适,辗转医院却检查不出来什么问题,或者说查出来某种疾病,但严重情况也不至于导致他们所感受到的痛苦程度。这个时候,为他们看病或检查的医生就会建议他们到精神卫生科或心理科就诊,在迟疑中他们走医院。
平时老百姓所说的“精神病”只是精神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精神疾病是一个范畴,其中包含很多种类,像现在大家越来越熟知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失眠”等。医生建议那些患医院就诊是十分有道理的,他们的症状表现在精神疾病中被称为“躯体形式障碍”。
这个疾病的名称可能听起来比较拗口,大家感觉有点陌生。那如何描述能让大家更好的认识这种疾病呢?下面我通过分享一案例(已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帮助大家理解。
案例:这是我工作后所收治的第一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所以我印象十分深刻。这位患者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阿姨总感觉身体各种不舒服,有时感觉头痛、头晕,有时感觉胃说不出的难受,常感觉腰背部酸痛……因为常感到身体不舒服,医院去看病,挂了很多科室很多专家号,要求医生给自己做各种检查,想看看得了什么病,如何治疗才能帮助自己。医院检医院查,即使很多医生向她解释检查都没有什么大问题,身体不舒服可能是和心理方面有关,并且建议她看精神心理科。这个时候,医生的建议不仅没有打消阿姨的疑虑,甚至招来她的反感:我这么难受肯定是因为身体生病了,我才不是“精神病”!因常年身体不适,家人陪同阿姨往返医院,中医、西医全看了,做了很多化验检查,也尝试很多种药物,但都没有好的效果。家人听到阿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难受啊”!看病、检查、吃药,长此以往问题都没有解决。身体不适的同时,阿姨的情绪也出现一些问题,她整日闷闷不乐,看起来总是愁眉苦脸,家人想和她聊聊开心的事儿她也听不进去,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简单的家务也不爱做,常躺在床上琢磨:医院能治,为什么就查不出来是什么病呢?这可怎么办啊?长此以往,家人也感到了很无奈,阿姨老伴对子女说“我看你妈没病,有病能查不出来吗?她就是矫情!总说难受就是不想干活!”
最后阿姨在医生反复的建议和解释下,带着重重疑惑医院,住进了临床心理科的病房。阿姨好像把我当作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记得我每天查房,阿姨反复跟我描述她身体不舒服的感受:“医生,我头晕、胃难受,我身上怎么这么难受啊……”,向我讲述她这些年漫长的就医路:“大医院我都去了,检查我都快做个遍了”,会向我提出她的困惑:“医生,你说我这是什么病?为什么这么难受啊?我什么时候能好啊?我还能好吗?”,常用那痛苦又无助的眼神看着我,哽咽道“医生,你一定要帮帮我,把我的病治好啊!”。我听着阿姨的倾诉,回答她的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去给予安慰和支持。并且向阿姨的家人解释:她真的只是病了,不是身体上的病,是精神心理上的病,她真的不是矫情!住院期间,通过相关的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阿姨的病情逐渐好转,和刚刚住院的时候相比,仿佛变了一个人,用阿姨自己的话说是“我好像又活过来了”。
当阿姨准备出院的时候,她的一句话令我备受感动,至今我仍记忆犹新,她说“医生,谢谢你拯救了我”。作为一名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阿姨真诚的话语让我体会到了医生这份神圣的职业带来的无限价值感和自豪感。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对“躯体形式障碍”多一分了解。也希望随着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及科普,大家对“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认识能慢慢放下一些刻板印象,多一分认识,多一分理解,放平心态去看待精神心理科患者。“身”和“心”是分不开的,我医院就诊,精神心理出现问题时同样需要专科专业医生的帮助。身体和心理需要我们“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