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发表在《柳叶刀·心理医学》上的一个横断面研究显示,年我国仅有1.4%的人会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一数字在年是16.6%。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遭遇的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我国有1.9亿在学儿童和青少年,万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学业要求日益增高,同龄竞争越来越强,而学生基数如此之大,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规模难以想象。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为24.6%,重度抑郁为7.4%,这意味着一个40人的高中班级,可能有整整10位同学患上抑郁症,其中有3个人是重度抑郁。
一项覆盖我国多农村地区近千人的统计调查显示,超过70%的学龄前儿童(3-5岁)存在各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包括注意力障碍,交际障碍等。这一数字不仅远高于任何之前的统计,也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类似研究。这个数字如此之高,不光由于调查覆盖的心理问题范围较广,也由于城乡生活教育水平差距加大,农村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确实亟待改善。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很高,
其症状多种多样,
表现复杂。
①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②前途无悦。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前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③反抗父母。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④自杀行为。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⑤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精神疾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所以给家庭其他成员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其实精神病患者家属比精神病人还要难受,通常情况下,家属所承担的压力有的时候比患者还要严重。这些不良影响会使患者家属产生心理误区,如否认、忌讳、迷信、厌倦、迁就等心理,这些心理误区又会对患者产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导致患者不能够及时接受正规的诊治,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否认心理: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往往是性格改变,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当患者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往往判定这些症状是患者心态和性格改变,否认是精神病早期的症状,因而耽误了治疗的时机。
忌讳心理:当精神病人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时,家属也会意识到患者可能患有精神病。但是由于担心其他人知道家中有精神病人,担心会对家庭和事业前途造成影响,家医院诊治。迷信心理:在一些贫穷落后的地区,很多人还存在封建迷信的心理,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异常时,家属认为是中邪,往往采用迷信的治疗方法,而耽误了病情。
厌倦心理:许多精神病人病情迁延而转为慢性,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而出现反复发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家属开始对患者产生厌倦心理,对治疗不再积极,对患者的关心也减少。很多的精神病人经过长期的治疗却没有什么效果,还有可能转为慢性,并伴有反复发作现象。在这种情配下,有的家属开始对病人産生厌倦心理,不再送病人住院治疗,不督促他们长期、按时按量服药。这种错误的心理认识只能够导致患者因为治疗不及时而出现不能够稳定病情,或者治疗无效的结果。因此,作为家属一定要纠正自己的这种认识和心理,尽可能的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迁就心理:精神病人在恢复期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有些家属对于患者百般迁就,不让患者工作和劳动,在生活上体贴照顾,这样对患者的康复是不利的。
精神心理门诊极为常见的青少年抑郁个案——孩子痛苦,家长手足无措,而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也并不顺畅。那么,孩子抑郁了,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交谈、倾听:家长需要耐心地与孩子谈一谈,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孩子有什么需要,自己有什么能帮忙的。很多家长说,直到孩子得病了,才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孩子;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才发现孩子什么都不对自己说。沟通的关键是倾听,沟通的目的是了解情况,而不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听从自己。带有目的性的沟通就变成了说服,对于敏感的青少年有时会适得其反,家长不如试着与孩子做朋友。
2.积极寻求专业帮助:作为家长,不要讳疾忌医、不愿面对孩子患病的事实,要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医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并且,有些孩子本来就与家长有“心结”,很多话不愿意告诉家长,又非常想有人倾诉,这时,专业人员可以提供帮助。
3.了解青少年抑郁:只有这样,父母才能理解孩子的表现是疾病症状,而不是“叛逆”、“不听话”,不是故意与家长老师作对。抑郁症是一种持久的情绪低落,常伴随精力差、缺乏兴趣及愉快感等症状,持续超过2周以上,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青春期内,身体、激素、大脑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青少年偶尔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如果情绪低落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则需要及时有效的干预。
4.注重家庭的重要性父母要认识到,虽然生病的是孩子,但“病”的往往不仅是孩子,孩子的疾病反映的很可能是整个家庭的问题。所以,当孩子生病时,父母不要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逼迫孩子改变上。临床中经常会见到一些家长,孩子病情没有改善,就唉声叹气甚至抱怨连篇,让原本就自我评价低,容易悲观、绝望的孩子更加自责。请家长在看到孩子的“病”的同时,也将目光看向自己,看向整个家庭。家庭的问题,需要全家的调整,孩子才能真正好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