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美色杀人狂20周年你不知道美国精神病
TUhjnbcbe - 2024/9/30 16:08:00

时间过得真快,没想到《美国精神病人》至今已经上映20年了。

这部根据B·E·埃利斯年出版的争议小说改编的极具争议性的电影,绝对是本世纪最引人注目、最令人难忘的讽刺电影之一,初露头角的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精彩表演也为影片注入了灵魂。

事实上,如果没有贝尔在这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他的职业生涯可能会截然不同——首先,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黑暗骑士系列几乎肯定会由另一位演员主演。

贝尔竭尽全力保住了这个角色,再加上玛丽·哈伦胸有成竹的指导,埃利斯的原著最终被改编成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即使20年后来看依然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部电影波折的制作和发行过程中当然也有一些引人入胜的幕后故事,所以在《美国精神病人》上映二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这部电影的创作往事。

10。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差点扮演贝特曼

《美国精神病人》于年上映,而导演玛丽·哈伦早在年就已确定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帕特里克·贝特曼。在此之前,大卫·林奇在年曾获邀执导这部电影,而约翰尼·德普也曾对这个角色表示过兴趣。

即使贝尔被录用了,但他仍然面临着竞争。发行公司狮门影业觉得这个威尔士人的名气不足以胜任这个角色。尽管当时他已经出演了很多电影,但还没担任过卖座电影的男主角。狮门希望哈伦考虑由爱德华·诺顿或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来主演。

哈伦拒绝去见迪卡普里奥,坚持她与贝尔的协议,而且认为莱昂纳多当时的青少年魅力对这部电影有害无益。于是哈伦被抛弃,导演奥利弗·斯通接手,但斯通也不能同意迪卡普里奥主演,而且他想要削弱讽刺成分,增添更多心理惊悚的东西。

接着这个角色又推荐给了伊万·麦克格雷格,但他拒绝了,而贝尔仍然抱着希望,拒绝其他影片的试镜。贝尔的坚持最终得到了回报,他和哈伦被重新雇用,不过只有万美元的严格预算,而且狮门要求配角必须由知名演员来担任。

9。贝尔真的完成了整个化妆过程

最终,克里斯蒂安·贝尔获准扮演这个角色,为此他进行了严格的准备。他甚至矫正了牙齿,因为担心自己门牙之间的缝隙并不合契合贝特曼的人物形象。后来他向《卫报》抱怨说,我喜欢我以前的牙齿,我把它们的铸模放在了书架上。

他在同一次采访中还解释说,健身锻炼占据了他的生活。甚至早在前期制作开始之前,他已经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自己着手健身。为了达到原著小说中所描述的奥林匹克运动员的体格,他每天和私人教练一起锻炼三个小时。

还记得电影开场中贝特曼繁杂的化妆过程吗?贝尔在《美国精神病人》制造过程中确实自己完成了这些化妆程序。他购买了所有必要的化妆品,并且按照剧本的建议每天使用,大概是为了进入他所塑造的连环杀人自恋狂的心理世界。

除此之外,贝尔还从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获得了如何刻画贝特曼的灵感。

8。汤姆·克鲁斯与尼古拉斯·凯奇为他提供了灵感

当然,克里斯蒂安·贝尔发现要想理解彻底变态的精神病患者帕特里克·贝特曼并没有那么容易。在接受BlackBook杂志采访时,哈伦回忆起她和贝尔在拍摄前多次通话,试图找到这个角色的症结所在。

“我们谈到了奇葩的帕特里克·贝特曼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哈伦在采访中解释说,“我们设想贝特曼一直在观察人们的所作所为,试图找出正确的行为方式。但是,贝尔似乎还不确定自己该如何表现。”

贝尔直到看到汤姆·克鲁斯在大卫·莱特曼晚间秀节目中接受采访时,才终于迸发灵感。哈伦回忆说,贝尔确实表现出了克鲁斯所散发出来的那种活力,看似非常友好,眼中却旁若无人。

贝尔还借鉴了年电影《吸血鬼之吻》中尼古拉斯·凯奇所饰演的变态发行主管精神错乱的转变,从而确定了如何表现精神变态者。贝特曼本质上是将多个性格躁狂的好莱坞明星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令人着迷的效果。

7。导演故意利用剪辑来迷惑你

你是否觉得威廉·达福在《美国精神病人》中饰演的角色唐纳德·金博尔探员有点奇怪?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意味着你被哈伦精心设计的电影制作技巧欺骗了。其实不止你觉得达福的角色有点让人困惑,甚至贝特曼也觉得他琢磨不透。

哈伦为了达到这一效果,特意指导达福以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表演他的每一场戏。在第一次拍摄中,她让他表现得像金博尔知道贝特曼杀了保罗·艾伦一样。在另一种情况下,达福则表现得好像他一点线索都没有。在第三版中,他不确定贝特曼是否做了这件事。

在剪辑中,哈伦确保这三种镜头相互交织,使达福散发出一种怪异的氛围,就好像他的角色在不断变化。金博尔难以让人看懂,从而促使我们从贝特曼的偏执视角来理解这些对话。这么处理很高明,不是吗?

6。原著作者不喜欢贝尔的舞蹈

B·E·埃利斯是原著小说《美国精神病》的作者,在早期也曾参与电影的制作。在哈伦和贝尔加入之前,大卫·柯南伯格已经聘请埃利斯把自己的小说改编成剧本。不过这项任务他完成得并不痛快,因为柯南伯格想删掉书中餐厅和夜总会的场景,并且削减暴力场面。

据埃利斯所说,他的剧本初稿与原著偏差很大,最后伴随着巴瑞·曼尼洛的“Daybreak”曲调,以世贸中心楼顶上的一场盛大歌舞收场。在此之后,有几个编剧接手对剧本进行了修改,最终的电影剧本由哈伦本人和吉娜薇·特纳完成。

埃利斯对这部电影很满意,不过有两点他不予苟同。显然,埃利斯不喜欢这部电影使用画外音,也不喜欢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即兴舞蹈,尽管贝尔在休易·路易斯与新闻乐队的背景音乐下谋杀保罗·艾伦的这场戏现在已经成为了标志性场景。

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欣赏贝尔的举动。看看上面的动图。很销魂,不是吗?

5。伊丽莎白由编剧扮演

你可能还记得帕特里克·贝特曼的女性朋友伊丽莎白,她参与了贝特曼的第二场3P戏(紧跟着就上演了疯狂的电锯追杀戏)。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伊丽莎白是由这部电影的编剧吉娜薇·特纳扮演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性爱谋杀情节发生前,她喋喋不休地谈论着冲浪酒吧、暑期计划和可卡因,而应召女郎克里斯蒂则坐在一边沉默不语,看上去忧心忡忡。然后,她还给毒贩打了电话,尽管当时已经凌晨3点,但伊丽莎白依然固执地说,“现在正是他最活跃的时候。”

这个角色再次呼应了所有雅皮士看起来都一样的主题,不过不清楚伊丽莎白是否真的知道帕特里克究竟是谁。她虽然提及过他的名字,但是当他说出他们实际上在保罗·艾伦的公寓里时,她似乎丝毫没有感到困惑。

虽然角色的戏份不多,出场时间不长,但特纳的表演令人难忘。尽管同一场戏中的其他两个角色一个是矜持的妓女,一个是精神病杀手,但她依然轻而易举地把伊丽莎白塑造成了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女人,所以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4。最后一幕致敬了原著

《美国精神病人》的结尾一直是最具争议性的电影话题之一。直到今天,影迷们仍在讨论电影中的情节是否真的发生了,或者全部只是帕特里克·贝特曼在脑海中想象虚构出来的。这种模棱两可使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变得扑朔迷离。

在兴奋的观影过程中,你很可能会错过影片最后对B·E·埃利斯小说的致敬。当帕特里克和他的雅皮士朋友们围坐在桌子边时,他身后的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THISISNOTANEXIT”(这不是出口),然后随着帕特里克的内心独白,电影结束。

“THISISNOTANEXIT”是原著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出现在电影结尾中,其确切含义也引起了广泛争论。也许这句话是对整部电影虚无主义主题的最后一次挑衅的声明——帕特里克没有出口可逃,但他也无需承受任何后果。这个标语可能没有任何潜在意义,也就是说帕特里克的故事也许是真的。

这句话是哈伦的点睛之笔,也是她尊重原著的众多例子之一。她保留了原著的大量内容,包括逐字逐句的对话和直接照搬的场景。她甚至还原了流浪猫和自动取款机的情节,难怪原著作者很满意。

3。所有名片都有打印错误

《美国精神病人》用几张名片构成了一场煞有介事的搞笑戏。对于外行人来说,那些名片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对于电影中的雅皮士来说,名片的细微差别似乎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地位。你可能没有发现,所有名片都出现了同样的错误。

正如上图中保罗·艾伦的名片,右上角都写着“PiercePierceMergersAndAquisitions”。显然80年代打字还没有自动更正功能,以至于最后一个单词Aquisitions中缺了一个字母C(正确拼写应该是Acquisitions)。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传播,这一错误逐渐被放大化。但更有趣的是,大家都在猜测这个错误是否是有意为之。也许导演有意加入这个拼写错误,用来取笑这场戏中的所有角色。他们都痴迷于字体和水印,以至于他们甚至没有注意到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都拼写错了。

2。贝尔详细描绘了性爱场面

你可能想不到,克里斯蒂安·贝尔还提前为《美国精神病人》里的性爱场面做了充分准备。精细程度甚至超乎你的想象。贝尔与玛丽·哈伦一起看X级电影,研究如何恰到好处地上演性场面。

根据DVD评论,贝尔甚至画了简笔画来解释在第一场3P戏中采取怎样的姿势最合适。不过,贝尔的简笔画应该不会像电影中贝特曼的绘画那么可怕。

1。与蝙蝠侠的关联比你想象的更密切

《美国精神病人》与蝙蝠侠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克里斯蒂安·贝尔的角色杀死了杰瑞德·莱托的角色,未来这两个演员在DC漫画电影中分别扮演了互相为敌的蝙蝠侠和小丑。

但是,除此之外,两者之间的联系还可以追溯到B·E·埃利斯的原著小说中。在原著中,吉娜薇·特纳扮演的角色伊丽莎白将帕特里克昵称为“蝙蝠侠”,因为他的姓“贝特曼”(Bateman)和蝙蝠侠的绰号“Batman”很相近。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哈伦和特纳在剧本中删掉了这个昵称。现在来看这也许是好事,因为如果伊丽莎白在《美国精神病人》中将贝尔称为蝙蝠侠,那么在他后来确实赢得了这个角色之后,这可能会成为大家永远的谈资。

你最感兴趣的《美国精神病人》幕后趣闻有哪些?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色杀人狂20周年你不知道美国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