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让小吴看看,年纪大了,身子可拖不起。”在江西省地质局物化探大队向塘基地大院里,经常能听到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把“小吴”挂在嘴边。
大家嘴里的“小吴”名叫吴高峰,现医院院长、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他远离繁华都市,医院一干就是整整19年,是大家眼里“保健卫士”、心里的“守护人”。
吴高峰为老人看病
急事难事,随叫随到
物化探大队向塘基地地处偏僻,出行不太便利,院内留下的大多是体弱多病的空巢老人,医院就成了他们心里的“定心丸”,不管白天黑夜,如果需要急诊,只要一个电话,吴高峰就会出现在病患的身边。
“医者父母心,患者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只要他们有需求,我就会倾尽全力,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从青葱小伙转眼到了不惑之年,吴高峰眼角的皱纹写满了执着与温情。
崔儒民的妻子杨清英,80多岁,患贫血、双膝严重关节炎,行动不便,大概每隔4、5个月就犯胆管炎高烧至39度。
“我老伴常常夜里发病,又痛又吐下不了床,三更半夜也没有人和车,我都是打小吴电话,等他和护士来家里治疗。”谈起小吴,崔大爷总是满眼感激。他们连续上门服务3至5天基本能控制住病情,后期定期随访和观察。
86岁高龄的刘宗芬,有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年7月因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了心脏起搏器。11月,刘老突发心脏停搏晕倒,因急救车到达需要较长时间,为了和生命赛跑,夜里刚躺下的吴高峰一接到电话,立刻从被窝里窜起,披着睡衣狂奔出门,到现场立马开始抢救,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
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24小时的服务热线,19年从未停过。
健康管理,精益求精
“不论干什么、在哪个岗位,都要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吴高峰总是严格要求自己。
吴高峰非常重视异地就医、急诊、零星报销等职工特别关心的问题。大队退休职工多人,其中大多为异地居住,所以协调好职工省本级医保异地就医刷卡备案工作、及时解决刷卡出错问题至关重要。
年,大队吉安基地退休职工林萍因慢性病治疗刷卡多次失败,他的家属心急如焚地向吴高峰求助。吴高峰赶医院,并向省医保局咨询出错原因,医院医保系统环节出错,经协商解决了问题。
“为保障职工在野外一线突发疾病能及时就近治疗,我会积极帮助他们在异地就医刷卡的方法。”去年初,地勘院职工曾颖在抚州市东乡区出差期间,突发高烧不退,医院挂急诊住院,医院不能直接刷卡,吴高峰得知情况后,立即教他医院一样待遇的处理方法。
一摞摞的发票、清单、病例需要复印打印,繁琐工作的背后是吴高峰想尽办法为职工解难题的初心。“由于省本级医保目前还未在省外开通门诊刷卡结算,所以省外职工的门诊医药费都是先寄给我,我整理完善材料后,再送到省医保局报销,每年大概累计为百余人处理报销费用。”
医院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定期义务为老人量血糖血压,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份,其中慢性病管理人,精神病人7人,低保户3户4人,做到对职工、家属身体状况心中有数。
低保户郑金花,患小儿麻痹症致双下肢残疾,后又摔跤致左膝骨折,生活难以自理。吴高峰就一直特别关照她,定期上门服务,测血压、量血糖,了解身体状况,教她如何进行康复运动。
“我们会做好每个季度的慢性病随访及精神病、低保户的走访慰问工作,尤其对行动不便的职工、家属,做好上门服务。”吴高峰说到做到。
十九载坚守,初心不改
当问起吴高峰为何能够坚守19年,曾经有没有动摇过时,他的回答让我内心泛起波澜:“记得大学毕业后来到向塘基地,条件相比城里差距很大。特别是当大队本部迁到南昌后,基地变得尤为冷清,年轻人都跟着进了城,看着同学、朋友在城里有了好的发展,我也曾不止一次动摇过。但是慢慢地,在与老人的朝夕相处中,我听到他们讲诉那个年代的故事,他们为了国家找好矿找大矿,到最艰苦的山沟里,到极寒缺氧的高原上,到条件恶劣的无人区,一辈子颠沛流离,却始终毫无怨言,我的内心触动很大,这更坚定了我向他们学习,为他们服务的决心。”
为了更好地救治他们,吴高峰努力钻研医学知识,通过“掌上华医网”“江西执业药师网”手机APP自学,积极参加专家讲座和培训,学习中医知识理论,考取中医康复理疗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我时常告诫自己,别的地方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没什么,但这里不能少了像我这样对老人身体状况知根知底的专业医师,我要为他们安享晚年保驾护航,这是我肩上的责任。”
“有时候感觉挺对不住老婆孩子的。”吴高峰谈起家人时总有些许心酸。他们夫妻常年分居两地,妻子在医院工作,女儿随妻子生活,只有节假日他才能回家陪伴。
“记得年11月4日我女儿刚出生,医院人手少,没人值班,我只抱了一下刚出生的孩子,交代好父母后,就急忙赶来上班。
悬壶济世,仁者为医。吴高峰在主动作为中永葆为民情怀,在基层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只要还可以燃烧,不管第几个19年,他依然是那个为大家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守护人。(刘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