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精神病这个疾病,可能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冷门”的病,因为人们普遍觉得自己身边没有的精神病的人。但事实上,现在的精神病并不“冷门”,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常见病”。
根据卫生部数据显示,中国精神疾病的总发病率约为17%。而根据精医院的招股书显示,我国有1.8亿人被精神疾病困扰。也就是说,中国每8个人中就有1个人患精神疾病。
为什么国内会有这么多患有精神病的人呢?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常见病,只不过人们往往只会把精神病定义成“神志不清”之类的症状。事实上,精神病不仅包括精神分裂这样的重症,也包括近年来越来越高发的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等。
可能精神分裂确实是不太常见的疾病,但是抑郁症、失眠之类的疾病现在就比较常见了,抑郁、失眠一方面是心理疾病,但一方面也属于精神疾病的范畴。
1.8亿名病人!如此大的病人规模,可见精神病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在这么大的市场面前,按理说这些年应该有很多人会一头扎进精神病产业。但事实是,国内的精神病产业供需是不平衡的,精神医疗供给常年没有需求量大。
就拿精神病的医护条件来说,目前全国只有3万名精神科医生,按中国登记在册万精神重症患者来说,相当于每个重症患者共用一名医生,而且这还是在不考虑其他轻症患者的情况下的。
按照一般的标准,目前我国至少还要8万~10万名精神科医生,但是精神病医护人员的培养周期是相对较长的,所以国内的精神病医护供给在1.8亿人的需求面前远远不够。
虽然医护条件不够,但是因为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精神健康,所以这些年因为精神疾病而治疗的人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年~年,医院诊疗人次从.1万增长到.2万,入院人次由93.5万增长至.6万。
不仅如此,弗若斯特沙利文此前预计接下来我国精神科医疗市场规模可达亿元,其中民营机构可占20.9%,且占比仍将进一步提高。
显然,这些年国内的精神病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各大医院也在巨大的需求面前开始“发力”。但是因为医护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医院并没有解决精神疾病的“大头”。
那么归根结底地来讲,这些年精神病产业的钱被谁赚了?
事实上,这些年只要不是精神分裂这类重症,绝大多数精神疾病的“商机”都落在了精神药物身上。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一直都是他们缓解精神疾病的主要方式。
因此,在国内精神病医护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同时,药物从辅助手段逐渐变成了主要治疗方式,所以其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也是比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