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抑郁症又称为抑郁等位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而不以情绪障碍为主,具体表现为广泛的或指定部位的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紊乱,如头痛、头晕、心悸、胸闷、背痛、四肢麻木、疲乏无力、腹部不适或头痛、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等,病人的抑郁症状被躯体症状所掩盖,好比戴上一副面具,故称隐匿型抑郁症。
隐匿性抑郁症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尤以中年妇女多见。患者很少谈及自己的心情怎么样,有时甚至觉得心情不错,往往以一两个上述躯体症状为主医院之间,但检查结果往往正常或仅有轻度的异常,不能确认是那种疾病,患者为此更加紧张焦虑。
由于没有明确的疾病诊断,患者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这又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情绪障碍,对治疗失去信心,这时候的产生的抑郁情绪障碍很容易被家人忽视,只有到情况十分严重时(患者有自伤、自杀企图等),家人才可能想到去找精神病专科医生就诊。
隐匿性抑郁症患者虽强调躯体的不适感,但从接触和观察这种情绪变化就显得更为重要,这种持续的躯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是情绪障碍的一种躯体化表现。
隐匿型抑郁症患者一般经过抗抑郁治疗两周以后,情绪障碍就会慢慢好转,各种躯体不适感也会逐渐减少或消失。部分患者甚至要到抑郁症状完全消失,才能接受自己得了隐匿性抑郁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人虽然内心深处感到非常压抑和忧愁,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他们却刻意掩掩饰自己,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面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尊严和责任的需要”、“个人前途的需要”,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碍于面子违心的强颜欢笑,因此这种类型的抑郁症被称为微笑型抑郁症。
微笑型抑郁症是属于隐匿性抑郁症的特殊类别,是现代病的一种。这些“微笑”的患者,在微笑过后是更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他们的微笑具有表演性质,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缺乏内在一致,而难以表现其“真我”的一面,他们不仅活的痛苦,而且活的很累。
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患微笑型抑郁症的风险越大,且与抑郁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这可能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其考虑事情更加填密,更加关心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事物有更多的猜疑及幻想,同时对其患病前后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更加敏感有关。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患抑郁症是种耻辱。拥有这种观念的人特别多,即使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和管理人员也不例外,出现抑郁的早期症状时,这些人往往甚至还更抵触,他们总认为只是自己情绪不好而已,根本算不上病,更别说是得了抑郁医院看的病。
微笑型抑郁症多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中,男性要比女性多,他们或是机关里的高官、企业中的老板,或是高职技术人员,这类人在社会上给人的印象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表现得十分强大,能力似乎不容置疑。但是,这些人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困惑、苦恼、无奈、悲伤,但为了维护自己的“能人”、“强人”的“面子”,这些负性情绪他们却不愿向人倾诉,内心深处不断积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所以这部分人多是受“面子”观念束缚,表面扮演坚毅强壮的角色,强扛着压力。
人前强颜欢笑,回家后却恍然孤独、无名火起的人,正是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的典型表现。
另外,微笑型抑郁症患者生活中另一种情况是患有自杀企图的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其自杀的目的,有意识的掩盖自己的痛苦体验而强作欢颜,以此逃避医务人员和家人朋友的注意,为自杀创造条件。因此,重症抑郁患者突情绪突然好转,心情豁然开朗,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应高度警惕,预防自杀。
在治疗方面,扯下微笑的“面具”也许是最好的自救方法。不要把微笑看作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调整待人接物的思维方式,以真实诚挚的心态处世,要认识到真实是最有生命力的。
保持心态平和,自己不是最完美的,但是最棒的。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音乐、读书、绘画、跑步、打球、逛街、购物、看电影、会友、户外活动等可以怡人情致,调和气血,利于健康。
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在郁闷难以排解的时候,向朋友、家人、心理咨询专家等诉苦,寻求心理支持和援助。
(明日更新:抑郁症之十八:产后抑郁症)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