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深度思考现代人为什么动不动就神经了
TUhjnbcbe - 2025/2/10 17:26:00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http://www.jk100f.com/m/

有一个粉丝在评论栏里问我:王老师,现在为什么这么多的神经病,这么多的心理疾病?原先很少听到这个概念,在历史上也没有太多的关于精神类疾病的记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简单思考,简单的思考也是思考,也比不思考要好一点。

导致现代人出现抑郁、焦虑、强迫、阴性精神分裂症、阳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的原因非常非常的复杂。

我从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德国有位哲学家,他提出了现代人焦虑的根源。他说的这个焦虑是哲学意义上的焦虑,哲学意义上的焦虑就是普遍性的迷茫和恐惧,但哲学意义上的焦虑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焦虑是有关联性的。

德国这位学者认为:人的恐惧,焦虑的根源是与三种东西的疏离,疏离就是远离了,疏远了、离开了。

第一重疏离: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们现在眼睛里的自然,那就是供你玩的,就像我们看一幅画一样,看过以后我们就走了。我们现在看自然的心态和古人完全不一样了,古人是发自内心的爱自然,性本爱丘山:爱丘、爱山、爱水、爱草、爱木……

你看欧阳修到了醉翁亭以后那种喜悦: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幽美……人已经都醉了,已经看这个山水人都看醉了。过去人写文章,写诗歌,尤其是写诗。第一句就是起兴,起兴往往用的都是自然景色或者自然景象。

人和自然疏远了,人内心里已经不尊重自然了,仅仅把自然当作妓女来看的。我不高兴了,我把你玩一玩,我高兴了,也把你玩一玩,根本从内心里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

第二重疏离:是人与人的疏离。你不要看现在的资讯很发达,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很容易,但是内心里疏远了。万物因爱而结合,因恨而疏离。

第三重疏离:是与上帝的疏离,就是越来越与“终极存在”“第一因”疏离了。“上帝”这个概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一个人,在哲学里边他就是第一因,就是老子说的道,不过西方人认为的God,是人格化的道。

人跟这三个疏离了,人就变成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了。

我在这里专门讲人与人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不爱人了。

你现在问任何一个人:你有没有一直坚持爱一个人,对一个人有真正圣洁的爱?我相信99%的人没有。即使对某个人有爱,也是有目的性的,也是功利性的爱,那种圣洁的爱,单纯的爱,没有了。

我出版的第一本书,是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的《心灵处方》。很可惜,这本书我现在就剩这一本了。出版时出版社给我送了十本样书,被学生要走了,就剩这一本。

在这个《心灵处方》里,我的前言是:爱是最好的心灵良药!

现在人是不爱人了,人跟人之间是竞争、是猜忌、是欺骗、是利用、是忽悠。现在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所以导致我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上?

刚才那位粉丝说: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有精神病的记录,为什么现在的精神病这么多,心理疾病这么多,心理问题这么多?我给他做了一个幽默的回答,我说:现在人越来越坏,上帝就把程序给他改了一下,使现在人生活在发达的疯狂中,生活在发达的痛苦中,就这么简单。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人和过去人的区别,现在人一个跟一个不来往,即使来往也是功利性的。

当然也有有爱心的人,但是这是个例,是少数,包括我们在平台上大大小小出名的所谓的学者,其实是99.9%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是会看面相的,我们这个面相不是你们说的面相,我们说的面相就是肢体语言,人有两千二百多种肢体语言的,只要看你的肢体语言,基本上知道你的动机,知道你这种性格的基本的特征了。

现在知识分子都是名利之徒,知识只不过是他们装潢门面的东西而已。现代人对人真没爱了。

我举一个最小的,我自己经历过的例子:小时候,我们的东村口有一个大缸,很大很大的缸。西村头有个小缸,那个小缸最后没有了,就剩下那个大缸。每家每户早晨起来烧开水,那个时候开水挺值钱的,因为那时都是用柴火来烧的,很多家里都没有暖瓶呀,有个暖瓶都算是富人了,每家每户烧了开水以后,提上一壶开水就倒在这个大缸。

那个时候人穷喝不起茶叶,当时用的是海棠果的叶子,用海棠果的叶子,就放在这缸里边,相当于茶叶。东边的人要到县城去,必然要经过我们村子,那个缸边放着一个大的白色的喝水的缸子,供过路的人饮水。

一直到春末,到夏天,到深秋以前都有这个东西的。到了冬天,人们路过我们村子就到每家每户来要水喝:“给我一点水喝”,我们就给人家端点水。后来,这个缸就没有了,现在路过的人到一个村子要买水喝,不是给你供应。

这个简单的现象对我印象特深了,那个时候人看到人是亲的:“哎呦,这个人怪可怜的,快快快进来,吃点东西”。是可怜的,是怜悯的,是亲的,人见人亲的不行。

现在人见了人,却恨得不行,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你搞我,我搞你。为什么?价值观念分裂了。

在一个家庭里,有人支持乌克兰,有人支持俄罗斯,夫妻两个都分裂了。过去人就关心地里的庄稼,其他不关心,关心他的儿女,他的父母。现在人关心的范围大了,跟我们原本没有关系的事情,都变成影响我们的事情了。

爱心越来越少,内心越来越诡诈和冷漠,那么这与心理疾病有什么关系呢?有一句非常伟大的话,大家可以在百度上查:“爱可以遮盖一切的罪”。爱里没有恐惧!爱里没有恐惧!!恐惧的人在爱里没有纯全,你的爱是有破碎的才导致你恐惧。这句话深得不得了。

咱们可以读一下爱因斯坦写给他女儿的信,主题是谈爱的,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说:爱是这个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爱因斯坦从科学的角度里对爱的理解深得不能再深了,就像他的相对论那样,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我把《心灵处方》这本书的前言给大家读一下,浪费一下大家的时间,请大家耐心听一下。

我是中国国内较早涉足专业心理咨询和指导的人,十年前当我满怀热情步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个领域时,我想象中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在优雅的环境中,烛光辉照下清茶淡酒般的谈话,我正是为了享用这种心的雅静和心的浪漫,才选择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个专业和这个职业的。

然而,当我一步一步地往这个领域的深处走近时,我接触到的病人越来越多,遇到的疾病和问题越来越复杂。此时我才感觉到真正的考验和压力,感觉到这个职业,比我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要艰难得多。

我首先感觉到自己的经验不足,人生的阅历不足,知识和智慧的储备不足,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的爱心不足,我不能在咨询和治疗过程中,给我的患者奉献一种纯粹和深挚的爱,一种能够渗透到他们生命当中,并能促进他们的心灵成长与和谐的美好的爱。

“爱”这个话题自古以来就被简单化了,然而要触触及到爱的本质,触及到她与我们生命的内在关系,就没有多少人有资格谈论爱这个话题了,因为真正的爱需要我们长时间地忍受痛苦,需要我们随时忘却自己和奉献自己。不仅如此,真正的爱还需要足够的智慧和谦逊来维持和滋养。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从天而降,垂手而得。她是美好心灵成长的必然结果。心灵成长一定会伴随着痛苦和艰辛,爱也一样,获得她同样需要付出代价。

我真正地懂得爱,并且获得爱的能力,是我的患者对于我的奉献。在对数以千计的心理疾病患者进行咨询和治疗时,我慢慢地发现,并深刻地体会到,缺乏爱是导致诸多心理疾病的主因。

请大家注意这句话,缺乏爱是导致诸多心理疾病的主因。

缺乏爱比大脑缺乏某种重要的神经递质,甚至大脑缺损都可怕得多。原因很简单,因为爱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心里心灵获得活力的动力,也是每一个人感受美好生活的前提。

假如没有爱,人就会变得心胸狭窄、好嫉妒、好挑剔、好拒绝、好支配,变得自私自利,变得情趣低下和行为卑俗,最终导致冲突不断,困难重重,从而患上了心理疾病。

关于这一点,我的体会是深切的。我每天都和缺乏爱,或只有不完整的爱的人打交道,我了解到这么一个真谛,假如我们的心灵不是被爱占领,就一定是被恨盘踞!

心灵这块田地要么生出爱,要么生出恨,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别的。悟出这一真谛,对我非常有用,促使我猛醒,并以巨大的神奇力量改变我自己。

……

后面的我不读了,这是我这本书的前言,大家在网上查一下,看看还有没这书能买到的《心灵处方》?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这个书的前言写得非常好。

患者,绝大多数在爱上是缺乏的,他们做不到忍耐,因为爱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忍耐。爱是恒久的忍耐,不忍耐都没有爱。忍耐什么呢?忍耐别人的过错,爱是恒久忍耐,而且还要给对方以恩慈,爱是不嫉妒任何人,爱绝不骄傲,不粗野。

派克医生说过:漫无边际的自恋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总根源。当一个人失去对别人的爱之后,最后连自己都不爱了,都不会爱了。

我相信,一个在爱上是纯全的人,发自内心地爱别人、宽恕别人、理解别人、怜悯别人的人,是不会有心理疾病的,哪怕他有缺陷,也很可能会大大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就像我刚才说的那几句话,因为没有爱,心胸变得狭窄,变得好激动、好争竞、好仇恨、好抱怨、好争斗,一切坏东西都来了。当爱不再做你心灵的国王时,魔鬼就做你心里的国王了。所以这里面有一些神秘东西的,有些非常神奇的东西。

大家看,有一个人叫约瑟,他是怎么被恨的,他是怎么被害的?他不仅不恨那些恨他的人和害他的人,反过来给了恨他的人和害他的人以无限的恩慈,如果有这样的爱,能患心理疾病吗?可能不会。

我做了三十年的心理医生,我经历的也太多了,我见证的患者也太多了。我说一句负责任的话:罹患心理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这一类疾病啊,的确跟爱的严重缺失有关系的。

但是很多人认为自己爱很多,他认为自己有爱的,而周围人都没有爱。你根本没有爱,你的爱是假爱,是你理解的爱,那叫自爱又叫自恋,因为真正的爱就会让你很少看到别人的过犯了。

爱可以遮盖一切的罪!你们可以到百度上查这句话,爱是可以遮盖一切的罪的。如果你充满了爱,你就把别人的过犯遮蔽了,你就让他的罪过显现不出来了。你对他只有宽恕和理解,不会再有害了。

活在抱怨中,活在恨中,就是活在不爱中。当然,这个观点很难被不爱的人所接受。

这是我对那位河南籍的粉丝提出问题做一个复杂的回答,也感谢这位粉丝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引发了我的再思考。愿你们每个人都有爱,愿你们每个人都活在平安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10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思考现代人为什么动不动就神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