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歌手庞麦郎被强制送精神病院执念是成功的
TUhjnbcbe - 2025/2/24 17:34:00

今天我在浏览朋友圈时,看到一篇文章说歌手庞麦郎得了精神病,医院了。在我的脑海中,对庞麦郎这个名字,除了知道当年很火洗脑神曲“摩擦,摩擦,魔鬼的步伐”好像是他唱的之外。甚至这首歌的完整歌名都不清楚。

当年,也已经记不得是哪一年了,现在百科一下,才知道是年左右。好像不管走在哪儿,耳熏目染滴都被这首歌洗脑过。所以一提到或看到“庞麦郎”这个名字,就会让我想起“摩擦,摩擦,魔鬼的步伐”。也就是今天,看朋友圈朋友发的那篇文章,才真正知道他的故事。

原来庞麦郎是陕北农村小青年,本来叫庞明涛。庞明涛出生于年,年少早早辍学,在08年,他跟很多农村小青年一样,选择外出打工。他第一份工作是在陕西省汉中市一家KTV做服务生,一个月块钱。他当时感觉已经非常棒了。但,他后来为啥成了歌手呢!也就是他在KTV工作的这段经历,为他后来成为歌手埋下伏笔。

他在KTV工作时,听说唱歌能挣很多钱,于是就有了想当歌手的执念。为啥我这里会用“执念”,而不是梦想呢,梦想人人都有,也就像马云所说那样,晚上想想,醒来生活继续。“执念”是让好多人成功的必备因素。但也是这份“执念”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好多成功的人,往往是有了“执念”,然后付出行动。庞明涛也是,他有了“执念”后,业余时间便开始写歌。

在12年,他带着包括《我的滑板鞋》在内写的十几首歌远赴北京寻找音乐公司。白天一家一家找音乐公司,晚上随便找个网吧睡觉。就这样,执着的他终于被一家音乐公司看重,签了他。不管当时公司看重他哪一点,也都是因为他的这份“执念”起了重要作用。然后通过音乐公司包装,庞明涛改名庞麦郎靠《我的滑板鞋》一夜成名。

如果不说后来,单看庞明涛这段经历。真可谓青年励志的典范。“执念”此时绝对是褒义词。这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我非常喜欢的草根明星王宝强,王宝强也是小时候看了一部电影《少林寺》有了想当演员的执念。跟庞明涛早期经历也差不多,也是有了执念,开始付出行动,先少林,后北京,因执念,终成名。

“执念”又叫“一根筋”。是好多人坚持梦想,成功的因素之一。却又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让无数成功人士跌下神坛的诱因。成名因执念,运气值会暴增。但真成功后,就不能光靠这份执念了。谦逊,学习,等等才是让我们维持,持续这份“成果”的养分。比如,王宝强,黄渤等草根明星,他们成名后是怎样的。

说回,庞麦郎。庞明涛成名后就开始有点飘了,某卫视邀请他录节目,他觉得是地方台,因此拒绝。某卫视请他参加跨年演唱会,他的条件是,除非给他单独开演唱会。央视《开讲啦》请他做嘉宾,他说,“凭什么XXX是主讲人,我只能做嘉宾”,也拒绝。每次演出,他要求必须有8名伴舞。甚至,他有一首名叫《金发女郎》的歌,还非要找外国模特配合。

庞明涛的这种种行为,加上为后来某杂质曝光出来更多糗事。让他人气大跌,加之没有能再火的新歌,随时间慢慢被人们遗忘。有些人习惯了高高在上,再让其归于平淡,就会不适应,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儿。这类新闻相信大家看到不老少。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成名靠“执念”和运气。但要守住自己的这份荣耀,还要靠谦虚,永远学习,努力,并有顺其自然的心态。而不仅仅是那过份的“执念”。

话又说回来,人们常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部之遥。我觉得,“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执念造就了天才,也可能让人成为有“精神问题”者。

看到最后,如果您喜欢大列瓜文章滴朋友记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歌手庞麦郎被强制送精神病院执念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