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最后一天有部电影上映,叫《地球最后的夜晚》。宣传说如果你看的是9点钟那一场,那么在0点的时候,男女主角会在旋转的房子里接吻,你会在这爱意中跨年。
这么浪漫的故事,结局是猫眼的评分掉到2.6,被宣传骗进来的观众大骂这是什么东西,怎么看不懂。
这是文艺片。
年我在屏幕上遇到的第一个女人,是汤唯饰演的万绮雯。
万绮雯是一个神秘的女人,她喜欢穿着墨绿色的裙子,口红用最浓烈的颜色,偶尔会出现,常常离开。
12年前男主角遇到了她,被她的故事吸引,这个一颦一笑都充满魅力的女人,对小镇上的他有着致命的吸引。然后他知道了她是大哥的女人,而她并不开心。
于是他们预谋着逃走,却走不了,反而被大哥抓到打了一顿。于是在万绮雯的提议下,他们在电影院开枪杀死大哥。
行动很顺利,在逃走中,他们走散了,他再也没有见过她。
12年后男主回到家乡,开始寻找这个女人,在回忆和现实中,万绮雯的故事一点点的展现出来。
他寻着线索前去,每个人告诉他的万绮雯,都不像同一个人。
电影70分钟的时候,他终于是找到万绮雯工作的舞团,她们会在日落后进行最后的演出。于是他走到电影院里,等待天黑。
这部电影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70分钟之后,观众们戴上3d眼镜,看到的是男主角在电影院做的梦。
他童年的过往,母亲、好友、恋人、全都投射在里面,一镜到底的超长镜头,一直到结尾。
而他走出电影院之后的事,他追寻了整部戏的万绮雯怎么样了,却没有拍出来,始终没有给观众们一个“交代”。
万绮雯并不符合我认识的“好女人”,她太危险,并不忠于哪一段感情,人生里的所有人都不是她停留的理由,她把自己活成了过客。
可这样一个神秘的、自私的女人,却不让我讨厌。
她手指夹着细烟,目光如水,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我都不知道究竟是这个角色,还是因为汤唯太契合了,才让人觉得难忘。
她不可怜,也不强硬,她像一个绮丽的梦,云遮雾罩,半梦半真。
年的一月份,我遇到的第二个印象深刻的女人,是《知否知否》的明兰。
如果说万绮雯是“神秘”,明兰是“谨慎”。
明兰是家里的庶女,她低调、懂事,活得特别谨慎,属于那种什么都看的清楚,不主动、当旁观者的人,除非是影响到她了,否则她很少出手。
印象中书中有一场,是她的小姐妹想去公子们面前出风头,而她知道这会很丢脸,丢的不是个人,更是整个家族,影响到其他姐妹,于是她干脆的把这个小姐妹的裙子弄脏了,制止她过去。
你挑不出明兰什么错处来,她太谨慎了,太聪明了。
书里把顾二配给她的时候,我特别不喜欢,顾二有两个孩子,明兰那么好,为什么要去当后妈呢。
可顾二说了,他求娶明兰,原因之一就是明兰聪明又谨慎,她能面对自己家里的局面。
她的优点,倒变成了良缘的绊脚石,哪怕后来她和顾二真心相爱,我也还是膈应。
明兰是个优秀的女性,她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没有开金手指去当商业巨子,没有非要闹出什么惊天动地来。
她就是想好好的在古代安稳过下去,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活法。
哪怕平平淡淡,却也真真切切。
三月份的屏幕上,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却同样的特别。
一位是《过春天》的女主角佩佩。
在描述青春期的影视里,有段时间特别套路化,叛逆就是谈恋爱,上夜店,化浓妆,打胎,多年以后相见,沧海桑田。
《过春天》的青春故事不太一样,佩佩是一个来往于香港和深圳的“私生女”,父亲在香港有家庭,小三母亲在深圳想着发横财,她又自卑又茫然。
后来跟着大姐头去走私苹果机,得到大姐的赞扬,她就特别高兴,觉得自己有面子,越陷越深。
佩佩获得大姐头和那群小弟的赞扬时,她升起的虚荣感,我太理解了。
青春期的小女生,没有什么完整的价值观,在一个喜欢批判教育的家庭,连肯定都高高在上时,在外面获得一点点仿佛是真心的夸奖,是会让她们有巨大的成就感的。
《过春天》没有太多的悲痛,只有这种一点点的小细节,细腻的情感,堆积出青春少女佩佩。
她整个人是茫然的,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站在香港的山顶,也不知道这个城市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在最后她经历了背叛、友情四分五裂,人生重大的破坏,大起大落,少女终于成长。
她带着母亲登山时,望着这个她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面对了别扭的自己,和自己和解了。
电影是一座桥,通向少女的青春,迷惘,找到自我。
与她相反的人物,是《都挺好》的明玉。
青春期的明玉,无比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受到母亲重男轻女的压迫,没有被洗脑屈服,而是奋起念书,靠着自己的力量逃离了这个家庭,最后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女人。
明玉很强硬,在哪个环境还能那么坚决的走下去,和家里断绝经济往来,太强大了。
佩佩是班上大多数面目模糊的女生,她们没有特别优秀,也没有特别差劲,就是普通的,茫然的,需要时间才能找到自己的少女。
明玉是偶像,是人人都会谈论的“厉害的女同学”,独立、自主、自尊、自信,她肯定也茫然过,可那个时间特别短,迅速就成熟了。
一个人怎样才能快速的成熟,懂事,找到自己,开拓思维,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这能不让我们在青春期犯傻。
通过网络,最大程度的接触不同圈子,或许是一个方法。去不同的论坛,听别人的讨论,真理越辩越明。
突然觉得有点遗憾,要是我小时候,网络有那么发达就好了。
四月份的时候,遇到了个悲痛的母亲,宋乔安。
贾静雯出演《我们与恶的距离》女主角宋乔安,贡献她出道以来最好演技,获得台湾地区电视金钟奖视后。
宋乔安是报社的编辑主管,她的儿子被有精神病的人杀死了,她整个人都陷入痛苦中,这种情绪一直持续了两年,和丈夫的婚姻也几乎要破碎,女儿也开始行为失序。
我看电视的时候,为宋乔安这个角色掉很多眼泪。
宋乔安原来是体面的、有前途的、理性的职业女性,就和我们城市里很多工作不错的中年人一样,干练,优秀,讲究不要给别人带来麻烦。
当她的孩子被神经病人砍死,一切都变了,理性的人,变得非常矛盾。
理性会告诉自己,这是一个意外,那个凶手,其实和他们无冤无仇,他是神经病。但感情上承受不了,痛哭过后,情绪凝结在心里,堆积成了山。
她一定要找一个人来负责,所以她指向了自己。
“如果我没有带孩子去那个地方”、“如果当时我把他拉走了”、“如果我也在现场……”
她要找一个东西埋怨,所以埋怨了命运。
“为什么是我的孩子?”“为什么是我?”
孩子离开两年后,宋乔安依然是工作中强势的职业女性,可她的生活、家庭、女儿,都受到她这种情绪的影响,她无法自洽,接受不了。
为了家庭,她寻求了医生帮助,让她能继续生活下去。
最后受害者家属和凶手家属见面,她说:
“我希望你们能一直痛苦下去,可是我也知道,你们也是受害者,但是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孩子对我说过‘妈妈,希望就在云后面’,就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吧。”
我自从当了妈妈,感情特别充沛,这部剧我一路看、一路哭,我无法想象自己的孩子离开。
失去孩子对母亲来说,会是怎样的地狱。
宋乔安这个角色是假的,又是真的,故事可能是假的,但感情是真的。有一些父母对儿女没有尽到爱护,他们是“父母皆祸害”;但有一些父母,儿女就是他们的一切,是心上的支柱,没有了,天就塌了。
我经常听到我朋友抱怨工作辛苦,最后就一句,咱们这么拼,不就为了买学区房,不就为了孩子吗。
那口气,特别像十几年前我爸和人聊天。
儿女不懂,我当时也不懂,现在有点懂了。
六月是儿童节,也是明媚的夏天,在这个月我遇到了《暗恋·橘生淮南》的洛枳。
我挺久不看校园剧了,因为我离校园太远,而且大部分都很悬浮。《暗恋橘生淮南》也挺悬浮的,靠着头饰去认人谈恋爱,都背对着却不转过身见面……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因为这个剧,太安静了。
洛枳每次走在盛淮南的后面,望着他的背影时,那种小女生的心动,面对暗恋对象的紧张,突然冒出来的自卑,都尽在不言中。
洛枳是一个优秀的女生,成绩优异,清秀干净,内心骄傲,因为这样的骄傲,她没有对盛淮南告白。
等到了大学,他们在接触和交往中,盛淮南注意到她,开始追求她,在她的不声不响中,完成了感情的转变。
她小心翼翼,她步步为营,她甚至做好没下文、不求答案的准备。
那些暗恋的、告白的、不愿意告白的女生,在遇到喜欢的人那一刻,满腹的小情绪,已经走过好几个世界。
谁没有暗恋过一个人呢,只是我们大多数人没有洛枳那样的结局,能真的和暗恋对象在一起。
可也没有什么遗憾,长大后会知道,人生会遇到很多人。
不能在一起,才是人间的常态。
十月份遇到了陈念,来自《少年的你》。
当时有写对《少年的你》抄袭融梗这件事的看法,但最后还是没有发出来,我并不是特别满意,抄袭、融梗、借鉴这些区别太敏感。
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很明显的抄袭感,因为与《白夜行》拍摄手法不一样,电影大约有一个半小时都在描绘校园霸凌,描写男女主角的感情,只是在最后半个小时,突然那些替身梗的元素都来了,才想起有抄袭融梗这件事。
陈念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没有感动我,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被欺负的、又有点倔强的女孩吗,这样的人,周冬雨也演太多了。
我不理解,为什么她受到霸凌,一直不说,不和老师说,不和警察说,一直憋着忍着,明明老师和警察都是想帮助她的。
直到她最后坐在警局里,崩溃的大声说,我就想高考,就想快点考试,我其他什么事也不想管——这一段有打动我。
她一直在用逃避的态度面对世界,有一些冷漠和麻木,指望“考上大学”逃离原生家庭环境,所以她逃避同学求救的目光,也逃避自己被霸凌的现实。
我一直以来认为,正确的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有问题解决问题,过多的抱怨、情绪并不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而陈念让我认识到,让我又回忆起,在青春期里被霸凌又惊又怕的女生,不要责怪她们不勇敢,有的人真的没那么坚强,嘲笑弱者没有意义,我们在有的人眼中,也是弱者。
周冬雨和易洋千玺能出演这部电影,让学生们走入电影院,去面对霸凌的问题,真的挺好的,比父母说大道理好一百倍。
可惜就是抄袭融梗这件事,让人太不痛快了。
十一月的这个女生非常不真实,她是《受益人》的岳淼淼。
《受益人》的故事改编现实案件,两个男的想骗保,其中一个找了女人闪婚,买保险,另一个勾引她出轨,然后把她推到池塘里淹死。
电影里是找女人结婚的那个人,真的爱上了这个女人,在最后她要被杀死的时候,赶过去救她。
岳淼淼也爱上了这个想害她、又救了她的人,在他入狱后,带着他的儿子去了海南。
大结局被骂直男癌的yy,别人凭什么替loser养孩子。
打动我的不是岳淼淼,是柳岩。
柳岩跟着岳淼淼的剧情,决定不当主播,总结一下自己的人生,她在镜头前卸妆,粉底口红伴着她的眼泪糊成一团。
她说:
“我是湖南人,我在广东长大,大一点的时候我就想离开家,去北漂,我真的还当过群演嘞,我自己反正遭了蛮多罪,上了蛮多当,我就觉得以后我应该就是一个人孤独终老了……我一直说我24岁本命年,不是的,我38岁了,吓不吓人?”
现实中的柳岩,也38岁了,那一刻,我不知道开口说话的,是岳淼淼还是柳岩。
真实的柳岩,也遭过罪,上过当,流过泪。
一个走过性感路线的女明星,在娱乐圈里想转型成实力派演员,难;没有惊天的演技和机会,想打破固有的偏见,很难。
我也不知道未来的柳岩会不会有机会,演出什么经典的作品,不过我会记住她在年这个卸妆的片段,没有化妆的她,很动人。
在年的最后一个月,我以为这一年就这样了,该爆的剧,该红的人,都差不多了吧。
但想不到还是有惊喜的,因为有《庆余年》!
《庆余年》里我最喜欢的女性,是海棠朵朵。
写到最后一位女性,轻松一点,海棠朵朵,我最喜欢的古装剧人设类型。
在古代一位女生需要具有什么技能呢?
我曾经认真的想过,那必须是“武功高强”,本来古代女人地位低下,武功高强才有自保能力。
同时还不能是被感情束缚的痴情人设,否则你武功高强,又用情至深,很容易变成李莫愁。
必须又高强又豁达,又开朗又输得起,来时彩凤双飞翼,走时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才是潇洒至极。
海棠朵朵就是这样的人设,她大宗师弟子,九品高手,日常不在意打扮,以自己舒服为主。
她不矫情,有想法,和范闲这样的男子只是当朋友,而不会做情人。
原著有写,范闲欣赏她,也一度想把她收后宫的,但是觉得她入了后宅,就不会那么自如了,不忍心折她的羽翼。
海棠朵朵对范闲也是欣赏的,也有了好感,但仅限于好感。他们都知道,有时候,当朋友比当情人更长久。
简单,快乐,豁达人生,很高兴在年的末尾,遇到了海棠朵朵。
在写这篇内容的时候,我想凑个整数,写十个特别喜欢的女性角色,但可能是我看的影视不够多,找来找去,也就只有九个比较符合标准。
不需要全头全尾的完整,只要有惊鸿一瞥也算,可都想不起几个。
希望明年的屏幕上,能有更多的女性角色,给她们更多展示的机会,不仅仅流于脸谱化、当花瓶,哪怕是配角,也可以丰满有层次。
最后,希望你
像万绮雯一样美丽,
像明兰一样谨慎,
像明玉一样顽强不息,
像佩佩一样找到自我,
像宋乔安一样学会面对未来,
像洛枳一样与暗恋的人相爱,
像陈念一样好成绩,
像岳淼淼一样热爱生活,
像海棠朵朵一样豁达、开心。
新的一年,好运!
谢谢收看!
点赞、分享、回复都是对你的怂友大李的
暗恋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