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庚子年初,一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全国人民困与家中,当医护人员在一线抗击疫情时,中国舆论场发起和组织了对医护人员最坚强的社会支持。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骆正林教授在《传媒观察》年第10期刊文认为,社会支持的效果和社会关系的质量相关,而现代传媒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我国拥有庞大的媒体规模,它拓宽了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提高了中国人的社会交往质量。在年的新冠战“疫”中,主流媒体、都市媒体和社交媒体协同作战,唤醒了民众对医护人员的关怀和保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高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社会组织或公众基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向特定的群体或个人提供的物质、精神或行为的援助。社会支持的主体可以是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也可以是普通公众;社会支持的客体是处于不利社会环境中的特定群体或个体;社会关系是社会支持赖以发起、组织或实施的社会条件;社会支持的目的是给弱势群体提供物质保障、精神安慰或行为援助。
在新冠疫情期间,严重的医疗挤兑让医护的制度、组织保障失灵。对于驰援疫情中心区的医护人员来说,他们脱离了原本熟悉的工作、生活轨迹,突然置身于一个陌生、混乱、压抑和高强度的医疗环境,其生理和心理很快达到个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正是无情的病毒让医护人员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迫切需要来自社会的热情鼓励和坚定支持。由媒体舆论发起的社会支持行动,让医护人员获得了包括制度支持、队伍支持、社会陪伴、心理抚慰等在内的全面的系统的社会支持。
主流媒体:制度保障与精神激励为主的社会支持
主流媒体是代表党委和政府声音的媒体,其主要任务是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主流媒体宣传抗疫政策,维护党政权威,支持资源调度,疏导公众心理,促进社会稳定,为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主流媒体关于新冠疫情的议程设置内置了“对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
(一)首设议程:制度保障、队伍组织、精神激励
新冠疫情使城市管理各方面均遭遇到极限压力测试,相关城市乃至整个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国家动员、全国支持、高效执行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也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天灾人祸的传统经验。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我国主流媒体坚持的一贯传统。主流媒体是包含多种行政层级的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是主流媒体的代表,而《新闻联播》则是“代表中的代表”。从央视网检索《新闻联播》的节目安排,我们发现:从1月20日开始,“新冠肺炎”逐渐在《新闻联播》的议程中得到突显,并最终成为《新闻联播》的首要议题。
1月20日“新冠肺炎”进入《新闻联播》议程,并以重大新闻的姿态排在第二三条。1月21-23日,“肺炎疫情”议题在节目中有所淡化,相关新闻排在节目单的中后部,内容主要是国家卫健委通报各地疫情及疫情防控情况。1月24日是除夕,《新闻联播》连播了4条肺炎新闻,“肺炎”再度成为重点议题,但仍排在“春节”议题之后。从这5天的新闻编排来看,《新闻联播》纠结于“过节”与“防疫”两种议题之间,总体上是想给全国人民营造祥和的节日气氛。从1月25日开始,“新冠肺炎”不再是简单的新闻议题,关于它的报道已经形成规模,进而变成内容丰富的“新闻议程”。
议程设置可以有两个层级:第一层级议程为公众提供“议题对象”,解决让公众“想什么”的问题;第二层级是在同一议程框架内设置“议题属性”,解决公众“怎么想”的问题。第二层级议程设置类似于框架理论,即在新闻报道中突出议题某些方面的属性(如内容、角度、背景等),引导公众在媒体设定的框架内将客观事实转化为主观思想。1月25日之后,“新冠肺炎”是《新闻联播》首要的对象议程,在该议程下媒体内置了多角度的“属性议程”,这些议程客观上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了制度保障、队伍建设和精神激励等社会支持。首先,《新闻联播》报道了党中央对疫情防控的坚强领导和顶层规划,报道了国务院对全国联防联控工作的全面部署,报道了党政高层对全国医疗资源的全面调度,报道了中央指导组坐镇武汉指导当地防控工作……正是这些报道让一线医护人员感受到他们的出征是有计划、有保障的国家行动,国家将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协调、资源调度保障他们的安全。其次,《新闻联播》每天滚动播出各地医疗队援鄂出征、一线救护的新闻,这些新闻将“战斗热情”传染给每支医疗队和每个队员,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单兵作战,而是汇入了全国性的作战部队,是一次团队作战、集团军作战。《新闻联播》关于援鄂医疗队的报道无疑让出征的医疗队员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奉献的光荣。再次,《新闻联播》大量报道仪式场景、典型人物,用先进事迹、感人镜头给予医护人员莫大的精神鼓励。各地医疗队出征时都要举行送行仪式,各地医疗队员请战、医疗队集体宣誓、各地领导临别送行等镜头,能够让参战医疗队员由衷产生参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再设议程:物资援助、记功行赏和精神激励
医护人员是新冠战“疫”胜利与否的战争筹码,也是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的符号载体。主流媒体疫情报道初期过于强调主题先行和价值导向,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