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4日,霍金在家中逝世,与病魔结束了长达半生的缠斗。
今天,壹姐想和你们聊聊另一位科学家,约翰·纳什。
与霍金不同,纳什一生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在一个科学家最辉煌的年纪,度过了25年恍惚如梦境的日子。
电影《美丽心灵》以纳什的故事为原型,用第一视角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科学家兼精神病人眼中的景象。
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精神病人不是怪物,只是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
出生于年的纳什,从小就是个聪明、热爱阅读的孩子,在大学期间,他表现出非凡的数学才华。
年,年仅24岁的纳什因为过人的学术成绩,被请到麻省理工教授数学,在这里,他遇到了后来相守一生的爱人——艾丽西亚。
年轻有为的教授与美丽有才华的学生,很快坠入了爱河。电影中纳什点满了撩妹技能,甚至把博弈论运用到泡妞中,实际却并非如此。
撩妹中的纳什
其实纳什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他喜欢独来独往,解决折磨人的数学问题,被称为“孤独的天才”。共事的人评价他:“孤僻,傲慢,古怪,幽灵一般沉醉于自己的隐秘世界。”
和艾丽西亚结婚后,纳什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他时而一身婴儿打扮出现在晚会上,时而宣称收到了来自外国政府和外星人的密码,时而蓬头垢面,赤脚在大街上晃晃悠悠。
30岁这一年,本该是科学家最鼎盛的最美好的年纪,纳什因为幻听幻觉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再也分不清虚构和现实。
也因为精神问题,纳什被学术圈抛弃。
这时艾丽西亚已经因为无法忍受一个精神病丈夫而与纳什离婚,她一边独自照料着孩子,一边在不远的地方默默关照纳什的生活。
美丽坚强的艾丽西亚
关于纳什的疾病,电影用了一种巧妙的拍摄手法来表现:那就是采用纳什的视角来展现一个精神病人眼中看到的世界。
电影中,早年的室友,外国政府官员,还有后来出现的小女孩,其实全都是纳什自己想象出来的。但导演很聪明的没有告诉观众这一点,而是直到影片最后才揭示出来。
想象出来的室友
幻想出来的特务高官
这样,到影片最后,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精神病是这么回事!
他们的世界有完整的逻辑,连贯的因果,而不是外人眼中的一团乱麻,只是我们无法了解到而已。
在想象与现实间的认知错位中挣扎了近30年,直到80年代末期,纳什才渐渐从臆想中苏醒,精神有了复苏的迹象。
年,得知纳什的精神状态已经恢复正常,诺贝尔奖组委会连忙将经济学奖颁他,以表彰纳什对博弈论和均衡理论的贡献。这个理论是他在年左右提出来的。
纳什等了几十年,世界才慢慢跟上他的脚步。
纳什本人竟然和霍金有些相像
无论如何,一个科学家最好的年华已经逝去了,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感谢和惋惜。
我们宁愿相信,因为天才的大脑是如此复杂瑰丽,无法承受现实的单调,才幻想出了一个宏大有序的幻想世界。
有时间的话,希望大家去看看《美丽心灵》原片,你会被一个孤独而精彩的灵魂所震撼。
也许有些人生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带着使命降临,最终回归到浩瀚的宇宙中去。
喜欢电影的小伙伴都加入我们了,你还在等什么?
享生活|爱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