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学院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甘肃兰州,)
摘要:某高校女生,屡次自杀未遂,学校邀请4位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室进行会诊,采用排除法,排除了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排除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排除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单纯性精神分裂症、排除紧张型(木僵型)精神分裂症;排除躁狂症、抑郁症和躁狂抑郁症;排除强迫症、恐惧症,排除药物依赖现象。无爆发性行为品德行为,有冲动性、表演性、自恋性人格特点,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该女生2岁丧父,母亲改嫁后,未形成对继父的感情认同,潜意识存在父母亲的敌视,渴望得到母爱、父爱。小学、中学时,敌视压抑在潜意识中,没有形成独立人格,进入大学后,没有找到合适的男朋友,对所有关爱她的人形成感性依赖,进而发展为被抛弃的广泛性焦虑。为了获得爱的占有欲的满足,不惜以自杀相威胁。
关键词:高校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案例评估;治疗意见
某高校有一位女生,因为长期以割腕、喝药等自杀方式,威胁母亲、继父、辅导员、班主任,对辅导员、班主任存在严重依赖,屡次心理咨询无效,“迷信”暗示治疗无果,遂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会诊。
一、症状描述
某女,20岁,大专学生,生理机能正常,身体正常发育,两岁丧父,母亲改嫁,与母亲、继父生活。小学、中学学习语文学习突出,全班排第一,数学的一般,社会交往功能正常,后考入中专学习毕业,随后专升本,进入大专学习。某年10月夜不归宿,之后尝试割腕一次,宿舍同学发现询问他,并对其做思想工作,12月左右早晨2:30左右,在宿舍楼水房喝大量镇定类药物,住院治疗一星期,送回家修养,没有接受专业人员的治疗。
不到一星期回校,家长主动预约要给孩子看心理医生,诊断建议是:有精神分裂倾向,但是去了三次再不去了。第二学期,上课两周后回家休养,到五月来校参加转段考试,因自己保证不再自杀,经批准返校学习,后一直在校,表现正常。次年9月,屡次发生割腕行为,11月同学劝其到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她自感没有作用。之后咨询师和她在网上交流,得到信任,于第二年4月来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咨询员建议她看心理医生,不同意。期间,极度依赖班主任和辅导员,把班主任称为妈、妈咪,把辅导员称为姐姐。经常害怕班主任、辅导员抛弃自己而不上课,有时成天跟在辅导员后面。
前月,因为辅导员辞职到外地就业,并几次割腕自杀。敌视新任辅导员,认为是新辅导员到来使自己失去了原辅导员的呵护。心理咨询师多次谈话无效果,动辄离校出走。一旦提出送回家,即要自杀。最近回家一次,与母亲打闹一场,母亲已经无能为力,继父更是难以说服,只好放任不管。
二、总体印象
善良,热心帮助别人,追求完美,多愁善感,注重自己的仪表,疑心重,对生活没有希望,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