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药学”学术月
●活动时间:7月6日——7月28日
●活动链接:“人卫药学”学术月活动开始啦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目前已经获得共识,应当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全病程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急性患病期的痛苦,还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应特别注意不要加速由抑郁向躁狂状态或由躁狂向抑郁状态的转化。因为这种转化可能会最终导致双相循环的加快,使治疗更加棘手,疗效也更差。
心境稳定剂,既往称为抗躁狂药,除抗躁狂作用外,对双相情感障碍尚有稳定情绪和预防复发作用,故又称为情感稳定剂。属于这一类的主要有碳酸锂和抗癫痫药卡马西平、丙戊酸盐以及新近开发的拉莫三嗪、托吡酯。锂盐尚可用于治疔抑郁,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的抗抑郁作用未获公认。
双向情感障碍药物治疗原则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物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佳,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
双向情感障碍治疗药物特点
1.心境稳定剂
心境稳定剂是指对躁狂或抑郁发作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且不会引起躁狂或抑郁转相或导致发作变频的药物。目前,比较公认的心境稳定剂包括碳酸锂及抗癫痫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
由于常规心境稳定剂在疗效与不良反应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一些新的抗癫痫药被试用于双相情感障碍,已有临床硏究显示一些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具有稳定心境的作用,在常规心境稳定剂疗效不好时,目前可以考虑换用或加用。
2.苯二氮卓类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的劳拉西泮(罗拉)和氯硝西泮具有抗躁狂作用,两药有起效快和作用时间较短的特点,并能注射给药。临床上在躁狂发作治疗的早期阶段,常与心境稳定剂短暂联合使用,以控制兴奋、激惹、攻击等急性症状,在心境稳定剂的疗效产生后即可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并不属于心境稳定剂,不能预防复发,且长期使用可能出现药物依赖。
3.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对于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或混合性发作患者,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患者,也可在治疗早期阶段短期联用心境稳定剂与典型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的氯丙嗪和氟哌啶醇能较快地控制躁狂发作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且效果较好。治疗剂量应视病情严重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而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的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也可能具有抗躁狂和抗抑郁的心境稳定作用,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急性期治疗阶段,可作为补充或辅助治疗措施与常规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
4.增效剂
对于难治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双相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候选的心境稳定剂、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尼莫地平)、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素,或国产粗制甲状腺素)、5-HTA受体激动剂(如丁螺环酮、吲哚洛尔)等,可考虑作为增效剂与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
5.抗抑郁药
常用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抗抑郁剂有丁胺苯丙酮、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
内容来源
以上内容摘自《全国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丛书之《全国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精神专业》。本丛书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组织撰写,医院临床药学专家及相关临床科室教授的集体智慧,旨在将一部精良的临床药师培训论著呈现给广大临床药学工作者,以满足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发展的需要。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