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些心理咨询的误解,你中招了吗下
TUhjnbcbe - 2021/2/2 17:07:00

关于心理咨询的那些误解

(下)

..........十七中心理服务中心..........

大多数人——即使是那些拥有强大的支持系统同时也没有诊断出精神疾病的人,都可以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受益于心理咨询。

06

我自己看点心理学书籍,不是更方便、更便宜嘛?

遇到心理问题,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对于自我调适是很有帮助的。但是,这对于心理问题的解决,其效果比较小的。

首先从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来讲,专业心理咨询师都接受过专门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至少熟知几门心理学流派,熟练掌握两种以上专门的心理疗法,具备专业的识别测试和问答技术,这些都是一般非专业人士难以达到的。

其次自我解决心理问题效果很差,从事实上看,连专业的心理工作者自己都不会替自己咨询,甚至咨询师对自己亲近的亲人也难以开展有效咨询。而专业人员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识别问题,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的引导和建议。

医院挂精神科,会不会更专业?

07

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有各自的专业领域。咨询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诊疗程序。而精神科主要面向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酒药依赖等重症精神障碍患者和某些较重的神经症及人格障碍患者。

不是所有的精神科医生都能够使用“咨询”技术,从事精神科专业的医生,只要他没有经过人文背景的训练,咨询专业的训练,未取得心理师的资格,那也只是一个精神科医生,而不是“心理师”。很多一般性心理问题,精神科医生不一定能胜任咨询,而专业心理师却完全可以咨询得很出色。

心理咨询师从事的是非药物的心理治疗,除了重视心理诊断外,更重视症状背后的心理过程,重视探寻心理症状背后的认知矛盾、潜意识冲突和心理应激的影响,医院来说通常更安静优雅,私密性好,而且实行预约而节约了求助者的时间。所以说除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以外,一般人的心理问题完全可以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处理。

08

去做一次心理咨询,我就可以彻底解脱了!

心理咨询很难立竿见影,咨询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来访者问题的澄清、来访者的再发展等。这就决定了咨询和治疗很少一次就完全见效。咨询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事情比比皆是,因为心灵的成长、个性的完善是需要时间的。一般人求助于咨询时,通常是带着许多常年累月所形成的心理问题。

那个心理师好像没找到什么解决我问题的好方法!

09

确实存在一些这样的抱怨。但是要注意到,除了一些咨询师的确缺乏专业技能之外,还有很多情况并非咨询不起作用

首先,目前无论哪个心理学流派的治疗理论和治疗技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像问题八的分析中所说的,很多情况下要用较长的时间、多次的强化才能见效。

其次,不同咨询方法对不同来访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某些方法对某些人在某些时候作用有限,这也需要进一步深入咨询,改换方法或者转介。

最后,咨询者一定要敞开心扉与心理师交流,要积极配合,主动表达,与咨询者共同探讨自己的心理问题的根源及成因并寻求解决之道,来访者有改变自身的愿望,并且投入到咨询中来,就可以推动咨询的进程,就像水涨船高。

如果来访者自身不做出相应努力,如果求助者对自己改变的愿望不强烈,完成作业总打折扣,就会影响咨询效果。当然信任感的建立和咨询师的擅长领域也对咨询效果有影响,所以建立匹配的咨询关系很重要。但是记住,当咨询过程中出现心理抗拒或移情反应时也应坚持治疗,这可能表明正处于攻坚的关键时刻。

10

咨询师应该能够帮我解决一切问题!

咨询的核心是“助人自助,自我成长”。咨询师通过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帮助求助者领悟到内心存在的冲突,矫正错误的认知,做出新的有效的行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促进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整个过程,始终是求助者主动。咨询师只起一种协助、指导的作用,不会主观地指示求助者一定要怎样做或一定不能怎样,做心理咨询不是要替人决策,而是要帮人决策。

(完)

关于心理咨询的误解,你中招了吗?

心理老师张运漫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些心理咨询的误解,你中招了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