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央视三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
TUhjnbcbe - 2021/2/21 19:51:00

我不是笨小孩

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先导片

“在没有接触到学习的时候,他完全正常,非常可爱,和人沟通都非常好。上学一考试,全班下90的都没有,人家全是双百双百,他65!”

“孩子学习痛苦,我们教他也很痛苦,最痛苦的是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

“我问老师,她是不是笨啊?学习很费劲,真的是没有办法。老师说哪有笨的,就多努力吧!”

《我不是笨小孩》

《我不是笨小孩》

这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三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中三个孩子家长的苦恼与困惑。他们的孩子上学之前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讨人欢心。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转折出现在上学之后。

问题最初出现在识字上。无论看很多遍,写很多遍,依然记不住,读不出,更写不对,他们可以绘声绘色地口头描述一件事情,但是却没有能力将它们变成文字,因为识字困难,语文成绩很差;因为读不懂题,数学成绩不好,因为记不住字母的顺序,英语成绩也上不来……

这些孩子最常听到的评价就是笨、懒、不努力,家长因此痛苦不堪,老师感到无能为力,而孩子们日常面对的,还有来自同龄人的嘲讽,小小年纪就经历着外人难以想象的煎熬。

其实,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将他们陷入樊笼的是阅读障碍。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的一种,发生率约为5%-10%,特指儿童拥有正常的智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正常的学习动机,却不能在学龄阶段顺利地习得阅读技能。对中国的许多家长和老师而言,这还是一个新概念,公众对此知之甚少。

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是一部长时间观察阅读障碍儿童成长的纪录片。通过对三个阅读障碍儿童家庭长达三年的系统追踪跟拍,真实而深入地反映了他们的生存困境和成长变化,以及家长、教师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

三年的记录,细致真实地呈现了家长的困惑、焦虑和冲突,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直面困境,自我排解焦虑,陪孩子一同穿越至暗时刻,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复杂的矛盾中寻求平衡之道的艰难过程。

《我不是笨小孩》在讲述主人公生命故事的同时,也为公众普及了相关科学知识。本片获得了长期研究阅读障碍问题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舒华教授、李虹教授团队的学术支持,权威专家访谈和干预活动记录,为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帮助这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提供一份生动鲜活的影像参照。

播出在即,本片的联合总导演李瑞华和樊启鹏对片中的三个家庭致以由衷的感谢和敬意,这三个家庭勇敢对面对摄像机,真诚无私地敞开了自己和孩子的真实困境和努力,以期唤起公众对这一特殊群体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视三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