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前庭失认症及其与失衡的关
TUhjnbcbe - 2021/2/26 4:31:00

前言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年轻人慢性残疾最常见的原因,创伤性脑损伤后失衡是无法重返工作岗位的关键预测因素。事实上,即使是轻度脑外伤患者,6个月后重返工作的比率也从无前庭功能障碍的75%下降到有前庭功能障碍的33%。创伤性脑损伤是跌倒的独立预测因素,甚至在年轻人中也是如此,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创伤性脑损伤的不平衡感也能预测重返工作的比率。尽管前庭功能在创伤性脑损伤的恢复中很重要,但人们对慢性创伤后失衡和前庭功能的机制知之甚少。

对创伤性脑损伤中前庭功能不平衡的认识相对缺乏的一个原因是,没有评估急性创伤性脑损伤中前庭功能障碍的前瞻性研究。急性脑损伤患者中另一个常见诊断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我们的横断面系列研究中,有40%的病例。与我们文献记录的观察结果一致,急性TBI中前庭功能障碍的客观和主观特征是分离的,我们注意到一些急性脑外伤患者尽管有明显的前庭眼反射(VOR)反应(例如在诊断BPPV的变位试验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眼震),但他们否认有眩晕感,即“前庭失认症”(Vestibularagnosia)。为了评估前庭失认症是否与失衡直接相关,需要对没有内耳功能障碍的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前庭反射和知觉功能的测试,并对平衡功能进行实验室评估。我们将前庭失认症与不平衡联系起来的一般假设很简单,即大脑皮层水平的前庭信号减少就会表现为前庭失认症,也表现为不平衡。

在内耳功能完整的患者(前庭失认症)中,对眩晕感觉丧失的临床观察很少

1
查看完整版本: 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前庭失认症及其与失衡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