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自体
偏执者的两个极端自体表征分别是:
无能、羞辱、卑微;
或者
全能、执拗、自得。
两极之间的矛盾张力浸润了他们全部的内心世界。
无论哪端都难以带来快乐:无能的自体将伴随对受虐和蔑视的恐惧,而全能的自体又因为名不副实而不可进免地造成强烈的负疚感。
处于无能一端的自体表征使偏执者长期生活在恐惧之中。
他们从来不曾真正体会安全无虞的感受,总要费尽心机去思虑周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而全能一端的自体表征则使偏执者产生大量的“牵连观念”(ideasofreference)仿佛天下事事关已。这种牵连观念在精神病性偏执者中比较常见,比如患者坚信自己是国际间谍组织攻击的目标,或声称电视广告中隐藏着世界未日的信息。
但也听说,有成就非凡且现实感正常者会为别人坐过自己的椅子而反复掂量——是否代表某种挑衅或犹辱。这类来访者通常在初始访谈中不会被认作偏执者,但随着治疗进展,治疗师会吃惊地发现,他们逐渐表露出系统的信念,即自己身上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会对别人产生非凡的意义。
无论偏执者的狂妄自大是否有意为之,都将导致难以忍受的内疚。
因为如果具有全能也就意味着承担所有责任。
人们只要感受过自责、担心过错引致惩罚,便不难理解偏执和愧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例如,学生迟交论文,便会刻意避开导师,担心导师的批评和惩罚。我的一位女来访者正经历婚外情,她经常发现自己只要开车时拉着情人的手,前方就立刻有警车,然后赶紧松手。
当人们以否认和投射的方式应对难以忍受的情绪时,后果可能会更糟。
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得到实验研究的证实:偏执与不被接受的同性恋倾向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如,Searles,Aronson,)。
最近,Adams,Wright和Lohr()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显示,男性大脑中被唤起的同性恋意象越多,越容易产生同性恋恐惧。
即使只有小部分偏执者真正有过同性恋行为,但偏执者普遍对同性吸引十分畏惧,其厌恶程度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
许多同性恋者很难理解为何同性的性取向遭到他人的反对,也许偏执者对同性恋的恐惧可以部分解释这些反对的缘由。
偏执者自我体验的核心是深深的孤独,
如Sullivan()所言,他们需要与“内心密友”(chum)之间“彼此印证”(consensualvaliadation),BenJamin()后来称之为“确认”(recognition)。
他们会通过向权威人士或重要他人施加压力来维持自尊。
一旦得逞或胜利,他们有一种虽转瞬即逝但轻松愉悦的安全感和正义感,而他们令人恐惧的好斗特质多半源自童年期试图挑战并击败暴虐父母的愿望。
有些偏执型人格者会向受压迫和虐待的群体提供真诚的服务,他们一心要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他们立场坚定,精力旺盛、百折不挠。
本文节录自《心理学空间》网站
依恋理论与临床应用
专项培训课程
---从依恋、心智化到主体间性
该用这门超值的5天专项面授课程
来迎接注定“不平凡”的年了!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