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起病缓慢隐匿老年性痴呆,逐渐就成为了没有办法去忽视它的一种老年性的精神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约为5%,目前我国约有万AD患者,预计至年,患者人群将超过万人。这已成为严重影响全球人口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
老年性痴呆患病情况
欣绘:去年有部很火的电视剧“都挺好“,剧中苏大强老年痴呆的迹象越来越严重的一段剧情,他看明明打过水了要去打水,明明说早餐是包子稀饭给忘了,然后去买早餐的路上不小心撞了一个人,撞了之后他就大脑一片茫然,应该是要干嘛的,记不起来了。这就是老年痴呆患者早期的一个现象吗?
傅伟忠:今天所说的阿尔采海默氏病,它是一个叫隐匿起病,但是进行性加重的特征。主持人,你刚才提到的电视节目中的主人公出现了一个记忆的受损,一部分患者持续进行进展,进入到中期的话,会出现空间认知障碍,即空间距离的感知认知障碍,有时候穿马路,因为距离掌握不好,所以会出意外,相当多的一部分老人出门之后不认识回家的路,这也和空间距离的认知障碍有关系。
欣绘:阿尔茨海默症其实是一种的医学的说法是吗?
傅伟忠:阿尔采海默氏病(AD)是医学的一个专业名词。大家通过科普知识学习了解,就有个名字叫AD,Alzheimerdisease,这个疾病由来大概在年前,德国有一个医生Alzheimer,首先报道了这个病例,患者老年以后脑功能逐渐退化,开始以前的人不认识,会做的事不会做了,慢慢退缩到严重,原来语言的表达都不会了,Alzheimer医生记录这个病例。大概在年前,这个疾病写入我们精神科的教科书,由此这个疾病一直延续下来,这个疾病名词就是由发现并报道这个疾病的医生的名字命名的。
欣绘:有的时候会称这是一种偷走记忆的疾病,很多东西会逐渐的就不记得了。
傅伟忠:痴呆的分类是很多的,今天所讲的阿尔采海默氏病,是与增龄有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功能退行性变化的一种疾病。早期的主要表现,就是大众所认为记忆功能下降了,以前认识的人不认识了,或者是经常会发现放的东西丢了,出门钥匙忘带了,有时候煤气忘记关了,既早期记忆功能下降为主。
欣绘:记忆功能下降和老年人就是说记性不好,最近的事情我可能记不清楚,但是以前的事我记得特别清楚,跟这个一样吗?
傅伟忠:这个也是老年性痴呆的一个特征,叫近事遗忘为主,它的一个特征是在早期远事记忆下降,倒是以前的事是记得起。
我们在老年期进入老年以后,有一种叫良性健忘。应该说还不是老年痴呆,但提示这些早期出现的记忆障碍如果持续加重,可能提示进入老年期以后的痴呆早期,我们还有一个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这个可能是老年痴呆的一个早期。
欣绘:老年痴呆最早期的表现有哪些?
傅伟忠:老年性痴呆一般大概分类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的特征就是一个缓慢、隐匿起病,早期记忆受损为主,近事记忆受损,做的事很容易忘,做事丢三落四,总是忘记带这忘记带那,还有一个特征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下降或者丧失。比较特征性的症状可能是到早中期或者中期了,往往到了中期可能会引起我们的重视。就像主持人您前面提到的电视剧当中外出碰人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可能这是到了一个中期的。
老年性痴呆病因研究
欣绘:曾经听说有的时候脑子不大好使,特别是年纪大了以后,有可能是因为肠道不够好,肠道的菌群紊乱,有益菌比较少有关,说这是和什么迷走神经有关的,您怎么看?
傅伟忠:对于老年性痴呆病因研究,是一部分疾病,也有一些不好的不良的生活方式都会是危险因素。至于肠道菌群失调的说法,涉及一个营养的吸收方面,营养吸收、维生素的缺乏都可能与痴呆的发病有关,但这不是主要的因素。
欣绘:得了老年性痴呆后会出现情绪不稳定,可能有抑郁,也可能比较狂躁,您怎么看?
傅伟忠:老年性痴呆同一些疾病有关,同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有关系。你刚才提到的精神紧张、抑郁,也是我们说的老年性痴呆症应该叫危险因素。在流行病学病因研究方面,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影响因素。那么这个影响因素分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那么你刚才提到的抑郁精神紧张不良的这些生活习惯,饮酒、抽烟、长期的失眠等等,是引起这个疾病或者是影响到这个疾病的发生。
欣绘:对于老年人来说,我们经常会听到说好像起得特别早,睡不着了,然后晚上会频繁的会起夜,睡眠问题老年人可能也是蛮多的。
傅伟忠:睡眠问题可能我们下一期详细讲,因为谈到睡眠问题的话聊的话题会很长,一般认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差不多6~8个小时。如果持续的一个失眠状态、睡眠障碍的话,我们建议要进行及早的治疗,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也是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欣绘:老年人慢性病比较多,这个对老年痴呆有影响吗?
傅伟忠: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常见慢性疾病,这些躯体疾病,对老年痴呆的影响也是很大。今天讲的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的一种,还有一种是血管性痴呆,和躯体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有明显的联系,或者是直接的影响因素。所以老年人服药主要是控制这些常见病、慢性病,保持良好的心脑血管功能状态,和预防老年性痴呆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欣绘:整个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期望寿命期望寿命就是越来越高。
傅伟忠:现代生活水平下,一般60岁还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但是其实对于不同人群年龄段,我们也可以提前做一些预防的措施。从循证医学指南角度的出发,提出了不同人群年龄段的预防措施。医学上还有一个名词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早期从55岁、50岁可以预防了。刚才讲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吸烟、饮酒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早期干预、预防。如中青年,刚才提到65岁以上老年人不要太瘦,中青年不要太胖。因为肥胖以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的这些疾病就伴随而来。
欣绘:以前我听说头大的人特别聪明,说也不大会容易得这些和脑部有关的疾病,想听听您的意见。
傅伟忠:这个没有科学依据。我们从病理学的变化来说,患了老年性痴呆的这些患者,有一个病理性的特征,脑的体积重量减比、比常人要减少和减轻,这是一个明确的病理学特征。有时候老年人去做体检、做脑CT,可能会有一个诊断叫老年性变化、老年脑,那么就是大脑皮层的、脑实质萎缩引起的,所以患者的大脑体积和重量的减少和正常人的相比是有的。颅脑大小应该和体格关系密切。
欣绘:刚才您提及了房颤,老年性痴呆为什么会和房颤有关系?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头部外伤、高血压同心房房颤会有什么关系?
傅伟忠:循证医学角度大量的研究,从病例对照研究当中发现对房颤积极治疗的患者,比那些没有治疗房颤的患者,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要低。具体的病因,可能也跟心血管疾病,分析本身房颤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心脏疾病的一种,和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这些疾病发病危险因素是相同的。
欣绘:曾经有研究说成年人大脑会有新的神经元生成的,这个研究可以帮助以后老年人从疾病当中恢复过来。还说有科学家发现海豚大脑当中有和疾病相关的斑块,是不就暗示可能也是脑中有*素存在?
傅伟忠:对神经细胞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脑细胞死亡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差不多到接近成年或者十几岁的时候脑部的发育,脑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后,脑细胞的数量达到最高值,以后说死亡一个少一个。神经细胞的再生没有依据。对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学的研究,电子显微镜下有三个特征,一个是老年斑,一个是神经纤维的缠结,还有一个是神经元的缺失。老年斑其实通俗的说,如说老年人手上、脸上褐色斑点,这是我们比较常见的老年斑。在我们的大脑的皮层或者是皮层下也发现这样一种病理性的变化,老年斑是一种不同于其它正常的脑组织的一种组织,它的一个核心是叫做贝塔淀粉样蛋白,周围附着了一些蛋白和脑细胞的碎片,其实是一种病理灶,这是老年痴呆一个特征性的变化。第二叫神经元的缺失,即神经细胞的坏死以后的缺失,这个是不可逆的,这也是老年性痴呆不能逆转的主要的一个,包括刚才脑部斑块也是不能够消除的。我们目前的治疗中,老年性痴呆一些辅助治疗,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供应,营养脑细胞,减少这些脑细胞的衰老死亡,但是要去逆转它,让已经死亡的细胞,再去复活或者是增加新的脑细胞,现在还没有这种手段。
老年性痴呆的相关措施
欣绘:老年痴呆,时至今日,现在有没有什么特效的疗法可以阻止或者说逆转这种病情的进展?
傅伟忠:目前为止我们现有的对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尚无特效的疗法去逆转痴呆疾病的进展。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老年性痴呆是可以预防的,我们有效的去控制它的一些危险因素,合理运用一些保护因素可以阻止或者是减少发病率,对于老年痴呆发病率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也显示一些发达国家当地的教育水平高、还有人群的健康意识的提高,疾病的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尽管患病率是一个患者的绝对数值是在上升,但是增加的速度在减慢,所以这个结果令我们感到很高兴也很振奋。很多的研究从预防医学的角度,大家都提出或者是得到这个结论,就是阿尔采海默氏病,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性痴呆是可防可控的。
欣绘:痴呆可能会发展到早中期、中期,您刚才说他可防可控,如果说到了这样一个阶段的话,还可以控制住吗?
傅伟忠:老年性痴呆作为医学治疗,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进行治疗。一个是社会心理治疗,尽可能的给他进行一个社会活动训练,鼓励他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包括家庭成员积极改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护理,是阻止痴呆发展的很好的方法。
欣绘:特别是一些比较要强的老年人,在意识到自己记忆减弱,或者是出现了这方面一些情况,他们会不愿意让更多的同龄人知道他得了这个病,从而不愿意去见人,哪怕平时特别熟悉的朋友。
傅伟忠:老年性痴呆在早期,可能不一定会引起大家很多的注意,本人也不会有很大的一个受挫感。到了早中期接近中期时,人们处理日常事务能力、日常的社会交往交往能力下降以后,老年人会有一种受挫感,就是受到挫折的感觉,这时容易引起情绪的激动,情绪不稳定。第二个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不愿与他人接触,尽量避免尴尬的境地,一部分老年人可能会引起由此而发生抑郁。
欣绘:其实我们人本来就是个群居动物,我们怎么样来预防它?
傅伟忠:预防的研究方面,近几十年来研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就是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就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的健康意识提高,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