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筷材料已明显发霉
装在肉大鸡饲料袋中
在未经消*的情况下
通过机器简易包装
再用印有伪造厂名厂址的包装袋
打包后售卖
这样的一次性筷子你敢用吗?
6月11日上午,根据前期摸排线索,海口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琼山分局对琼山区凤翔街道办五岳村委会礼文村内,一处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仓库突击检查,现场发现一批一次性不可降解碗、碟、杯及竹筷。
01发霉竹筷装在饲料袋内
未经消*直接包装据介绍,该处是一家违法生产一次性竹筷,以及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仓库。
记者跟随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看到,该仓库是一栋三层的私人民宅,由一楼处的卷帘门进入,屋内堆满了装有一次性碗筷的纸箱,还有一袋袋写有“肉大鸡配合饲料”、“蛋鸡高峰期配合饲料”、“小猪配合饲料”的袋子。执法人员扯开袋子发现,袋子内装的并不是饲料,而是一捆捆竹筷。
竹筷装在饲料袋中(视频截图)
绕过堆积如山的纸箱,屋内西北角位置还摆放有两台包装竹筷的机器,两名工人正将饲料袋内的竹筷取出,放到包装机器内,一双双筷子进入机器后通过运输带,进入事先印制好的包装袋,经封装加热后便包装完成。
包装好的竹筷(视频截图)
执法人员现场制止了工人的加工行为。
“这些筷子有没有经过消*?”面对执法人员的询问,现场工人一脸迷茫,称他们均是直接将进购回来的竹筷用包装袋完成打包而已。对于食用级的竹筷原料为何用饲料袋来装,工人表示不清楚。
02不排除回收二手竹筷可能简单加工后再销售两台机器一旁,一摞摞已经打包好的竹筷成品放在地上,堆起来有一人多高。记者发现成品分为红绿两种包装,红色包装上标注着“好日子”竹筷,产地为“江西赣州”,保质期为一年,但无产品生产许可等信息。
红色包装的竹筷标注产地为“江西赣州”
现场一相关负责人梁某称,制作筷子的原料是从江西购进,进购前厂家已对筷子原料消*了才发货过来。“考虑到有些顾客要的规格不同,于是我们就自购筷子包装机器回来包装。”梁某说。
“明明是在该仓库内打包完成的竹筷,怎么标注的产地是江西呢?”对此,执法人员初步认定,该仓库涉嫌伪造厂名厂址,而这样未经消*检验的竹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不排除该仓库从市场上回收使用过再简单处理翻新的竹筷的可能,需要后期做进一步调查才能确定。
查处现场
03两层楼堆满一次性碗碟负责人称不清楚“禁塑令”记者发现,该处民宅除三楼为宿舍外,其中一、二楼均堆满各种品牌、规格的一次性胶碟、环保碗、水松碗等,约有千余箱之多,这些产品的主要材料多为食品级PP的聚丙烯、聚丙烯树脂等。
仓库内堆满一次性碗碟和筷子
据了解,今年3月19日,《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正式发布,其中名录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种类,包括塑料袋、餐具2大类、10个小类,其中就含有聚丙烯(PP)的一次性膜、袋类和餐饮具类。
仓库内的一次性碗碟主要材料多为食品级PP的聚丙烯、聚丙烯树脂等
“根据名录内所规定的,现场发现的这些碗碟涉嫌为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针对现场发现的碗碟产品,执法人员要求相关负责人提供供货商的工商执照、产品检验报告等材料。
梁某称,前几个月他们刚搬到礼文村亲戚的这处房子,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就停工了,他们也不太懂,工商执照还未办理。她告诉记者,供应商发货过来装筷子的饲料袋是干净的,他们收货后只进行了分装,还未在市场销售。对于海南的“禁塑令”,梁某表示不清楚。
查处现场
04现场塑料制品和竹筷全部被查扣
该仓库被立案调查
执法人场现场对发现的碗、碟、杯依法抽样检测,同时予以查扣处理,并对该仓库立案调查处理。经清点,现场共查扣环保碗、航空杯、水松碗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共计39个品种规格箱、伪造厂名厂址的竹筷袋、半成品竹筷袋、筷子包装膜55袋、筷子包装袋7个。
新闻链接自今年2月下旬,海南颁布《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方案》后,海口市市场监管局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督促塑料袋、塑料餐具的企业生产和销售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的行为。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蒙健文/图
视频制作:蒙健
编辑:毕卉
值班主任:叶坚
台风四级预警!今年2号台风或将形成,海南接下来的天气是……从“无知幼犬”到“A爆的硬汉”,一只海南消防搜救犬的自述…好看的人都点了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