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症状每个娃都符合最让你焦虑的词,叫ld
TUhjnbcbe - 2021/12/28 17:39:00
北京哪些痤疮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先来做个小测试,你家孩子有没有下图的这些问题?

这是网上流传的一张“感统失调自测图”,上面是感统失调的钝感问题,下面是敏感问题,我家俩孩子几乎全中??。

无论是上早教班、刷手机、开幼儿园家长会,还是和身边妈妈闲聊,相信你一定听过“感统失调”这个响当当的词。

去年央视新闻曾经做过一期报道,列举了感统失调的“常见症状”,包含注意力差、爱打架、爱发脾气、胆子小、自理能力差等:

我也经常收到关于感统问题的留言。很多时候看到妈妈们的经历时,我都会感叹,按照早教中心和一些老师、专家的说辞,是不是孩子所有的发育“问题”,都能用感统失调这个“病”来解释?

△抖音排名前几位的感统失调科普视频

还记得之前朋友圈一篇爆转的文章写的是,“中国有80%的孩子都存在感统失调,幼儿园里9成的剖腹产孩子,都会遇到感统失调问题。”

△后台留言

而关于感统失调的“得病原因”,百度百科概括地很全面:

胎位不正,感统失调。

剖腹产,感统失调。

对小孩过度保护,感统失调。

父母没时间辅导作业,感统失调。

吼多了,感统失调。

孩子爬少了,走路早了,感统失调。

……

△百度百科关于“感统失调”的词条

觉得耳熟不?哦,原来和早教班销售的话术几乎一模一样:

△后台留言

这些词,何止是正中雷区,简直是灵*暴击??。试问哪家父母听完看完不焦虑?不愧疚?谁家孩子又没有这些行为习惯“问题”呢?

而有了神奇的“感统失调”,孩子的行为、发育问题都找到“原因”了,有“解决办法”啦,早教班1.8w就能解决的那种。

再来说说我家的情况啊,按照上面对感统失调的描述,妞妞大概率是会被说成是感统失调的??。

听觉失调?

妞妞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有老师让我们带她去检测听力,说别人叫她时,妞妞经常没有反应,需要很大声地叫她名字??。

上小学后,尤其是一年级这个老师,每次开家长会都让我们带孩子去检测听力。老师说妞妞听到一些声音时,就会捂住耳朵说耳朵痛。

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妞妞有这个“症状”,但感觉出现地很随机。而且每当她说,声音大,耳朵痛的时候,旁边人并没有很大声。相反有时候声音很大的时候,她又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我带孩子去看过很多次医生,所有的检查结果都说,她听力肯定没问题,能听到,没有生理上的问题。

她表现出的对声音的敏感,发生率也不高,就算是她捂着耳朵说这个声音让她不舒服,也就一下子就过去了,不影响正常生活。

对于妞妞,这种“症状”没有诊断标准,没有疾病定义,又何来治疗呢?

最近几年来,“感统训练”已经成了各大早教机构、感统训练中心的核心词汇(忽悠话术),觉得很玄乎,又好像有点道理。结合一些权威机构的建议,我们今天来好好聊聊感统失调这个话题吧。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职业治疗师,南加州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AnnaJeanAyres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是一个新兴的概念。

Ayres认为人的感官系统会像语言、运动能力一样,随着年龄慢慢地发育完全。

当我们接受到感官信息时,人脑会处理这些信息,尝试去理解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我们靠近火会躲开,觉得杯子烫手会扔掉,坐过山车会有失重感,声音太吵会捂住耳朵,这些都叫做感觉处理。

一个成熟的感觉处理系统能整合多种来源的信号输入(也就是感觉统合),如俗称五感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压觉,还包括本体觉(肌肉和关节运动)、前庭觉(平衡和头部运动),以及内感受(感知身体内部的变化)。

Ayres推测,当感觉神经元不能有效地发出信号或发挥功能时,就会发生感统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发育、学习或者情绪控制方面的缺陷。

目前,感统失调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还缺乏权威的科学研究做支撑。参考澳洲的定义,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有以下两种表现,或者是两者的混合体:

过于敏感(反应过度)

/低敏感(反应迟钝)

#声音

孩子会躲避一些常见的声音,比如吸尘器的噪音。孩子可能会在参加吵闹的活动期间,或者活动之后很难平静下来。

/孩子注意不到类似闹钟的嘈杂噪音,或者总想把音量调大。

#视觉

孩子会避开光线很亮的地方,不愿意看人脸,或者看挂着很多照片的墙壁。他可能更喜欢深色的衣服或食物。

/孩子喜欢看灯亮、灯灭,或者很难注意到细节的变化,比如妈妈剪了新发型。

#嗅觉和味觉

孩子不喜欢带有强烈气味的香水,或是只吃口味清淡的食物。

/孩子喜欢强烈的气味,或者喜欢咸味、辣味等重口味的食物味道。

#触觉

孩子不喜欢脏脏的玩法,比如玩沙子、玩泥,他在拿了日常用品后,会赶紧擦手或是把手指紧握在一起;他可能很讨厌穿脚趾有接缝的袜子。

/当有人拍他的肩膀时,孩子没有反应,或者他经常坐立不安,抓不住一些很容易握住的东西。

#运动及身体姿势

孩子不喜欢在游乐园玩秋千、单杠,或者在坐车时总是焦躁不安,觉得很不舒服。

/孩子不喜欢倒立,或者身体伸展的感觉。

#其他

孩子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他可能不喜欢洗澡、游泳,或者上厕所,因为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他可能会在皮肤轻微擦伤时大声吵闹,很难平静下来。

/孩子好像感觉不到疼痛。

#注意:使用这些准则,只能进行初步评估,不能代替专业诊断。

看完我发现真的好容易“对号入座”、自我诊断啊!我觉得不仅是孩子,连我自己有点感统失调??……

但先别着急,你有没有发现,上面这些感统失调的症状和一些早教机构所说的感统失调,有些不一样?

早教班是这样说的:

区别在于,感统失调的概念被泛化、被夸大了。

无论是过于敏感还是低敏感,都指孩子“偏执地”喜欢或厌恶某种感觉,举个触觉的例子,是“孩子不喜欢沙子,一碰到沙就会尖叫着逃走,不舒服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非自测表里的“孩子不喜欢被人抱,害怕被人碰”,谁家孩子没事儿愿意被陌生人亲亲抱抱举高高啊?

自测表里也出现了孩子在特定阶段会出现的发育现象,比如平衡能力不好、粘人爱哭、不喜欢和人讲话、动作笨拙、好动、胆小、注意力不集中……

△后台留言

这些都是孩子身上常见的“现象”,并不是影响生活和学习的“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先明确的点。而“不喜欢画画”、“不爱吃青菜”啥的就是孩子的个性了。

就像我之前分享的纪录片《Be

1
查看完整版本: 症状每个娃都符合最让你焦虑的词,叫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