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0日
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又称“世界心理健康日”
所谓“精神卫生”,狭义上是指: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广义上是指:咨询、针对健康者的素养的提高。
国民精神健康和享受精神卫生服务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当今社会,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节奏的加快等,人们的精神、心理问题日趋突出。近年来,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比较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人数超过万,而各类精神心理障碍人群数量在1亿人以上。毫无疑问,精神疾病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
01
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类疾病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精神病,而是由于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02
精神疾病的分类?
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习惯分为十种。
精神类疾病通常分为轻性精神疾病和重性精神病两大类。
轻性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癔症、疑病症、失眠症、人格障碍、性心理变态、适应性障碍等;
重性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病,心因性精神障碍等。
03
精神疾病的危害?
语言、思维障碍
患者通常具有语言交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困难,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活动,导致患者不能理解他人所讲的意思,言语表达困难,不能完整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传达自己的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动作、行为表现异常
患者可能会出现许多适应不良性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包括: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严重的躯体威胁,如自伤或冲动攻击行为;自我孤立,不与外界交往,抓咬等行为;喜怒无常,尖叫,辱骂,生活不能自理,卫生较差。
影响人际交往能力
精神病患者不论在家庭或在社会中,也不论是工作或娱乐,他们程度不同地丧失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一种情况是由于长期住院,使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退化,不会与人交往。
丧失工作学习能力
有的患者严重以致于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由于病症导致失业,辞职,丧失生存技能,不能满足自己和家人生活底线,贫困潦倒,受到社会遗弃和歧视。对患者造成很大心理负担。
社会功能低下
患者长期患病及长期住院往往导致其社会功能丧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环境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能完成。
04
这些“报警”信号别忽视!
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
因此,启愈心理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