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性精神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里的画廊
TUhjnbcbe - 2022/3/12 16:50:00

“这些充满才气和创意的画,成了他们自身价值肯定的证明,也向欣赏者发出走进他们精神世界的门票。”

撰文

凌骏

“宇宙拉住星星,星星要冲破宇宙”,这是72岁的刘书广给他的画起的名字。

他无法深入解释这幅画背后的含义,他告诉床位医生陈智民,自己就是想画星星了。陈智民猜测,这些星星或许代表他的内心:常年生活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却始终向往那个天马行空般的世界。

图源: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下同)

刘书广还有好几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30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一本白皮的封面印有数字和英文字母,微微泛*。他经常盯着它出神,又把它画成了画。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院6号楼一楼的走廊里,他的画和病友们的一起被裱进了木质的相框,由顶上的射灯照亮,在墙上一字排列开。而这个走廊,因此也有了个全新的名字:号画廊。

8月6号,号画廊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绘画艺术展,策划源自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普通精神科医师陈智民两年前的一个想法:让绘画不再仅仅是康复治疗中的一种手段,它是纯粹的艺术创作。在这个院子里,一定住着一批不为人知的艺术家。

1“侬好到号去了”

“侬好到号去了”,老上海人都知道关于这个数字的梗,有时是揶揄,有时又是一种恶言。

宛平南路号,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院所在的地址,在这里和闵行分院,住着很多院龄比陈智民年纪还大的精神障碍患者。

在常人眼中,他们日复一日不过延续着枯燥的生活:早起洗漱,在病区溜达一圈,偶尔相互攀谈,更多的则是沉默不语。定点治疗,到点吃饭,午休后是自由活动,晚饭后看看电视,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但陈智民眼里的他们却不一样。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整整7个年头,朝夕相处,他觉得自己的病人,有时比普通人更浪漫,更有“劲”:

精神分裂症患者王德才是一位“发明家”,他有一本专门的本子,上面写满了各种奇幻的发明。他想在月球建一个发电站,通过电子传输穿越38万公里茫茫宇宙,为地球发电;

刘书广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在这里已经住了33年。他会记下每一位医护的名字,连新来的年轻住院医师也不“放过”,把他们的姓氏写进打油诗,再挨个送给他们。

王德才发明之新型坦克

刘书广的打油诗

年,陈智民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攻读精神医学博士学位,方向是精神病理传记学,专门研究著名文学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及精神障碍对其创作的影响。

海子、郁达夫、柏拉图、亚理士多德……陈智民是一个文艺青年,在他眼里,精神医学是医学里离“文艺”最近的地方,他也试图把自己医院,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里的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