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之前的文章,大家已经对精神疾病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除了疾病本身,还有一个隐形敌人,那就是“病耻感”。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世界上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在人生中某个阶段受到精神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精神疾病已经是生活中常见疾病之一,目前全球约有4.5亿人患此类疾病,但仍有约2/3的精神疾病患者从未向专业人士求助。
南方周末也曾报道,一项国际性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有92%的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没有接受治疗”。
很多名人也受过精神疾病困扰。华为任正非抑郁过,演员陈坤和歌手朴树都受过精神疾病困扰,但他们也都是病情好转,多年之后才有勇气公开。
精神疾病患者之所以不愿意公开或向他人求助,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病耻感。
2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佩恩教授说:“我认为,精神疾病确实有一种病耻感需要远离。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人们不愿意接受治疗并寻求治疗,部分原因是这种病耻感。”
所谓病耻感,是社会大众对某种疾病的负面评价和反应,以及患者本人由此内生的羞耻感受。简单来讲,是患者对自己生病而产生的羞耻感,还有社会对此疾病的歧视。
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的核心表现,就是对这种疾病及其患者的偏见和歧视。
1)对精神疾病的偏见与歧视
当新闻报导儿科医生缺乏时,立刻会引起全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