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概论
一、基本概念
变态心理学汉译为异常心理学,是将心理科学应用于对心理障碍,包括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疗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神经病属于临床医学中神经病学研究的范畴,当个体的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时个体表现为神经系统的不同疾病。
精神障碍有时也译为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的含义大致相同,属于临床医学中的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精神障碍具体指的是个体心理、行为偏离正常的状况。患者心理功能紊乱、精神痛苦、社会功能下降,呈现出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病指精神障碍中患者的心理功能严重受损,自知力缺失,不能应付日常生活要求并保持与现实的接触的一组情况。精神病的特点有:现实检验能力严重受损;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缺乏症状自知力。
心理障碍是许多不同种类的心理、情绪、行为失常的统称,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广义的概念与精神病学中的精神障碍所涉及的内容是相似的。狭义的概念是说明重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以外的那些更多地由心理原因所致的障碍,例如神经症或焦虑障碍。
二、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变态心理学的评价标准
1.以社会文化、社会常模及社会适应的情况进行判别
文化相对论的观点认为,对人的心理或行为的异常与否,不存在普适性的标准或规则,行为的正常与否与社会的常模有关。
人在特定的文化、社会环境中生活,其行为必然受到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依据相关的社会文化对人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会以此为依据来衡量他人的行为举止。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符合所处的社会文化的要求,那么他的行为就是适应性的,是符合社会常模的,会被周围的人们视为正常的;反之,则属于非适应性的,是不符合社会常模要求的,就会被人们认为是异常的。
2.各种不同的判别标准
(1)巴洛和杜兰德指出心理障碍的界定标准包括三个方面:
①心理上的失调;
②感到痛苦或受到损害;
③非典型性的反应。
(2)尼维德、瑞瑟斯和格林对此也提出了他们的看法:
①不同寻常的行为;
②社会不能接受或打破社会常模的行为;
③对现实的感知或解释是错误的:例如出现幻觉或妄想;
④个体处于明显的痛苦之中;
⑤行为是非适应性的或是自我挫败式的;
⑥行为是危险的。
(3)张伯源、陈仲庚提出下列心理异常的判别标准:
①以个体的经验为标准:涉及出现问题的人自己的主观感觉不良和研究者对异常现象的主观判断。
②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即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依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③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主要根据致病因素和症状的存在与否进行判断。
④统计学标准:正常人的心理特征的人数分配多为常态分布,以个体的心理特征是否偏离平均值为依据。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概念区分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1)标准化的区分
①医学标准:在医学标准下,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如果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它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
②统计学标准:在普通人群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在统计学上服从正态分布。这样,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可以根据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多以心理测验为工具。
③内省经验标准: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病人的内省经验,如病人自己觉得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自己觉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等等。二是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被观察者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
④社会适应标准: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这时,我们说他的行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或功能的缺陷,使得某个人的社会行为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那么,就认定此人有精神障碍。这一判断,是将此人的行为与社会行为相比较之后得出的。
(2)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②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虽然人类的精神活动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是它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③人格的相对稳定性的原则: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心理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
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分
重性精神病的界定
相对于“一般精神病”而言,重性精神病具备以下4个特征:
(1)“重性”症状,它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幻觉、妄想、思维障碍、受控体验;
(2)社会适应能力丧失,社会功能显著受损;
(3)明显人格改变:由活泼开朗变为退缩、孤独;
(4)自知力缺失。
三、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研究异常心理现象所面临的挑战
1.对于异常心理现象无法准确进行测量,任何个体内部状态和体验仅能够依据个体的自我报告,无法进行客观的测量。而个体的自我报告又会受到有意和无意因素的影响而失真。即使异常现象允许进行客观的他人评估,这一评估仍有可能受到个体性别、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2.人们是在变化着,而且这种变化常常是很快的。
3.大多数的异常心理现象都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
4.当我们对感兴趣的异常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时,常常无法对某种变量进行控制和操纵,因为这涉及对个体的心理影响,由于伦理的原因无法真正进行研究。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法。采用实验法进行的实验是在良好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研究。研究包括实验组、对照组,并通过控制其他无关变量,使得自变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因变量的改变。
2.单被试实验设计。在变态心理学领域,有某种特殊障碍或症状者很少,无法进行组间实验研究。此时单被试实验设计则可达到既有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又不受人数的影响,把临床治疗与测评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目的。单被试实验设计最常见的方法是ABAB设计。
3.流行病学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的研究主要在于了解在不同人群中各种心理障碍发生的概率。其中一种方法是调查法,通常采用会谈或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取样问题非常突出。
4.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即是对个体进行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可以包括大量的资料,如个体的家庭、成长的历史、早期的生活环境、重要生活事件,患病的历史及发展情况,个人报告、日记、作品,他人印象及描述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来自个人的报告。
心理异常的判别原则
(1)心理与环境的统一;
(2)心理活动自身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相对稳定。
案例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1.案例研究的优势
(1)内容丰富翔实,其资料所包含的内容是量化研究无法比拟的。
(2)可以有机会记录下非常独特的个体的经验,对非常少见的案例可以进行详细的记载。
(3)案例研究有助于个体提供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也有助于启发新的理论观点的产生。
2.案例研究的不足
(1)由于案例研究往往来自个别的案例,其结果无法推广到更大范围中去。
(2)不同的案例研究得到的结果可能是有差异的,其结果无法重复。
(3)案例研究更多的是借助于访谈进行的,个案本身对其经历或体验的报告可能是有偏差的。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区别
量化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调查和预测。
质性研究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许多不同研究方法的统称,由于他们都不属于量化研究,被归为同一类讨论。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民族志研究、人类学研究、论述分析、访谈研究等。质性研究主要是以个案访谈为主要形式,以言语等非数字型的资料为分析对象,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分析,然后借助于一些计算机软件进行文本数量化(编码)的过程。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两者的区别为:
1.量化研究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调查和预测;而质性研究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和分析;
2.量化研究证实的是有关社会现象的平均情况,因而对抽样总体具有代表性,而质性研究擅长对特殊现象进行探讨,以求发现问题或提出新的看问题的视角;
3.量化研究以研究者事先设定的假设出发,收集数据以对假设进行验证:而质性研究强调以当事人的角度了解他们的看法,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意义建构;
4.量化研究极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的影响,而质性研究重视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行为不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