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追《幸福三重奏》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有一段儿是大S“教训”汪小菲,然后大S说了一句小编觉得非常有道理的话,她说;“每个人要长那么大都不容易”。确实,人长大要经过重重波折,所以要想有所作为更要经历很多困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有些人不仅长大不容易,要经历很多困难,甚至能被“大任”折磨成神经病,然后才可以收获功成名就的快意人生。只不过有些人有幸赶上在生前恣意人生,有的只能在死后留名。
今天小编说的这位生前被虐成神经病,死后成为一代宗师的人物就是徐渭。
徐渭的悲惨人生从小时候就开始经历了。徐渭的母亲是他父亲第二任妻子苗氏的陪嫁丫头,子承母卑,徐渭的家庭地位自然也很低。在他父亲过世后,情形更恶化,生母像奴婢一样为家庭劳作,还要遭人白眼和凌辱。苗夫人不能生育,就把徐渭当亲生儿子抚养,徐渭对她只能百依百顺,不敢有半句怨言。这样的屈辱压抑一点点化作愤懑怨恨,层层积压在幼小的徐渭心头。
徐渭十岁那年,苗氏将他的生母卖掉,这对徐渭的伤害很大。徐渭至死都不肯原谅苗氏,他的性情也因此变得乖张,对谁都缺乏信任感,敏感、猜忌和偏执,孤僻的性格由此贯穿一生。十六岁那年,他在自家书房的南窗下亲手栽种一根青藤,从此便天天与青藤相依。
故事开始就是悲伤,徐渭一生没能逃脱。徐渭的婚姻也非常的不幸。由于家贫,早年的徐渭只能放下男人自尊,入赘潘家,与潘氏成婚,但还好二人恩爱,家庭生活没那么多鸡飞狗跳,可惜潘氏英年早逝;后来,徐渭纳妾胡氏,但胡女不孝,遂被徐渭卖掉;后又迎娶张氏,却因性格缘故,感情不和,最终酿成惨案。
徐渭也曾想通过科举考试的晋升途径,改变自身命运,但由于自负自傲,讨厌八股,在考试中始终写不出规行矩步、合乎应试要求的文章,遂屡考屡挫。从他十七岁参加“童子试”不中开始,一直考到四十一岁,前后共计参加了七次科考,只有两次进入复试,但均以败北告终。不可不谓学业上的重大打击。徐渭一生最轻松最得意也就是在遇到识己者——胡宗宪的时候了。
徐渭“花光所有运气”遇上了赏识他满腹经纶的朝廷命官胡宗宪,攀上这棵茂密的大树,总算有了施展才能的地方。因此他在许多方面都很有贡献,而且均有建树。
徐渭在抗倭前线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算是暂时有了难得的成就感。但胡宗宪毕竟不是常青树,随着严嵩倒台,他也牵连入狱,最后竟死于狱中。作为幕僚的徐渭只能忧谗畏讥,惶惶不可终日,终于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精神崩溃,先是自残,接着自杀未遂,最后激情杀妻,最后锒铛入狱。在没坐七年牢之前,徐渭在精神方面存在问题,而且不容易控制,身陷大狱后精神反而得到了释放,不再暴虐如前。在狱中创作了很多值得后人津津乐道的作品。只是他的作品在徐渭死后数年才真正被人开发。
明末文学领袖、湖北人袁宏道一日在友人家中看到一本“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的徐渭诗文稿,阅览之后不禁拍案叫绝,通宵达旦的翻看,以至于把友人的童仆从梦中吵醒。从此袁宏道对徐渭崇拜不已。对于徐渭来说,他一生蹉跎,没能善终是他一生的遗憾,但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来讲,曾经有一颗狂躁又沉郁的心,不经意间滋润了不朽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