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变体或预示疫情即将结束
在过去的一周里,有多项独立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体不像以前的变体那样容易感染人体肺部。南非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德尔塔*株盛行期间的入院患者相比,在奥密克戎为主的病*期间,入院的患者患严重疾病的可能性低73%。虽然奥密克戎可能擅长规避抗体的攻击,但有研究还表明,它在避免疫苗和先前感染的二线防御,即T细胞和B细胞方面,其成功率要低得多。一系列新研究都证实,奥密克戎*株或许能为新冠疫情带来一线希望:即使感染病例数飙升到创纪录的水平,但严重病例和住院人数并没有那么多。一些科学家说,这些数据预示着,这一流行病可能到了一个新的、不那么令人担忧的章节。
以色列发现首例“新冠+流感”病*双重感染病例
据以色列当地媒体报道,近日,以色列报告了“Flurona”病*首例病例,即新冠病*与流感病*双重感染。患者是一名未接种疫苗的年轻孕妇。据悉,这名年轻的孕妇在以色列佩克提克瓦市Beilinson医院接受了检测,随后的结果显示其同时感染了流感病*和新冠病*。医院表示,患者只出现相当轻微的疾病症状。流感和新冠肺炎症状类似,因为它们都攻击上呼吸道。该患者目前已出院。以色列卫生部表示,专家目前正在评估双重感染病*的情况,以检测它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疫情或会减缓婴儿发育
近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的一项研究提出,新冠疫情可能会减缓婴儿的发育。研究者对比了名新冠大流行期间出生的婴儿(但母亲怀孕期间并未感染新冠病*),与62名大流行发生前出生的婴儿在6月龄左右的神经发育状况。评估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个人社交能力等。统计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在运动能力和个人社交能力上的评分明显更低。研究者表示,父母在疫情期间的压力可能导致了这样的差异,但这些婴儿只体现出了神经发育的轻微减缓,并不一定会影响个体未来的发育情况。
我国四川发现兰花新种:卧龙无柱兰
在四川省野生兰花资源调查(第二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研究人员与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共同发现并命名了一个新的兰花物种。这个在四川卧龙发现的新物种卧龙无柱兰(Ponerorchiswolongensis)是该研究小组在四川命名和发表的第二个新兰花物种。研究结果发表在《北欧植物学杂志》上。形态学上,卧龙无柱兰与伊犁泡囊草相似,它们都有顶生的总状花序,短轴,白色的花,也都有萼片。然而,新种可以很容易地与后者区分开来,因为它有长的披针形性叶。
科学家发现独立于胰岛素的血糖调节新途径
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发现,向小鼠体内注射FGF1(成纤维生长因子)可降低血糖,持续给药能缓解胰岛素抵抗,然而其内在机制并不明确。在一项发表于《细胞·代谢》的新研究中,他们发现了FGF1由人体的脂肪组织产生,它和胰岛素分别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发挥相同的作用。FGF1能激活一种酶PDE4D,抑制血液中的和脂肪分解和肝脏中的糖原分解,进而发挥和胰岛素相似的作用。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现可能为胰岛素抵抗或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替代性治疗渠道。
维生素D补充剂并不能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症状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并没有证据表明服用六个月的维生素D补充剂能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或身体健康症状。但研究发现,74.6%的参与者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在这项研究中,参与者随机接受6毫升维生素D或安慰剂,由研究人员每月使用口服注射器按月剂量给药。为了避免偏见,研究人员和参与者都不知道哪些人接受哪些药物。这项新研究并未发现证据表明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改善早期精神病患者症状。
我国科学家设计出快速自愈的活体材料
近日,我国研究团队针对活体功能材料这一领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可快速修复的活体材料构建思路,并进一步将这种思路转化成一种普适的活体材料组合方法,将其推广应用于智能制造及可穿戴设备的组装等全新的应用领域。该成果是研究团队在合成生物学领域融合生物技术(BT)与信息技术(IT)的一次新尝试。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Chemicalbiology。研究者表示,该成果聚焦在活体功能材料领域,挑战了活体材料分钟内自愈这个单纯依靠细胞分裂无法实现的难题,这是化学生物学及生物技术与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学科交叉“会聚”研究的一个范例。
微塑料可经高层大气传播公里
微塑料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近日,英国思克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法国西南部比利牛斯山(Pyreneesmountain)的日中峰天文台(PicduMidiObservatory)捕获了15份空气样本,其中13份样本所含微塑料高于0.1个/立方米。该天文台海拔近米,这表明微塑料可在对流层更高处的“自由对流层”(freetroposphere)传播。该团队结合全球气流运动的数据和微塑料的大小及密度,使用计算模型绘制了微塑料在捕获前一周的可能路径。结果显示,粒子在自由对流层平均移动了约公里。潜在的来源还包括美国、加拿大、北非、英国、地中海和大西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过去的地球比想象中更不宜生存
近日,发表在RoyalSocietyOpenScience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先进的气候模型模拟了过去24亿年里,到达地表的紫外辐射水平是如何变化的。模拟显示,在超过10亿年的时间里,地球暴露在比以往认为的更强烈的紫外辐射中,紫外辐射水平可能达到以往推测的10倍。研究人员表示,这意味着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地球上的生物可能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酷的环境。这项研究也有助于科学家预测其他行星的大气成分。
TESS的新发现:一颗神秘小行星正发射大量尘埃云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凌日系外行星探测卫星(TESS)发现了一个性质不明的独特物体——可能是一颗正在瓦解的小行星或普通小行星,其在相距甚远的双星系统TIC中围绕一颗恒星运行。他们发现,该系统中的一颗恒星以19.77天的周期进行脉动,它可能来自于一个定期发射尘埃云的轨道体,这些尘埃云掩盖了该恒星。研究者称,轨道体本身的性质令人费解,因为排放的尘埃数量很大。
宇宙中的暗物质或隐藏在原生黑洞中
近日,一项由耶鲁大学领导的新模型研究表明,难以捉摸的暗物质可能被困在大爆炸后遗留的原生黑洞中。耶鲁大学研究人员认为,暗物质之谜的答案并不在于奇异粒子,而是在于从微小斑点到直径数十亿英里的原生黑洞。这些黑洞是时空区域,大量物质自身坍缩,留下强大的引力,甚至连光都无法从中逃脱。新研究表明,如果大多数原生黑洞的初始质量约为太阳的1.4倍,那么就可解释所有暗物质的存在,尤其是当它们继续吸收附近更多的气体甚至是恒星。此外,它们还可以作为星系形成的“种子”,并创造出在许多星系核心发现的超大质量黑洞。
清华年仅6.9%毕业生出国(境)深造
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发布《清华大学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统计了该校届名毕业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去向。报告显示,截至年10月31日,清华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8.4%。其中,国内深造比例为28.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6.9%,签三方就业比例为49.3%,灵活就业比例为13.6%。在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超五成选择京外单位就业。签订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中,工作单位以企业为主,达签三方就业人数的53.5%,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26.8%和23.8%;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占比为30.3%;**机关占比为15.8%。
南开大学科研部与庄浪县韩店镇签订科技帮扶框架协议
近日,南开大学科研部与庄浪县韩店镇签订《南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部-韩店镇科技帮扶合作框架协议》。未来,科研部将结合韩店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精准引入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推动韩店镇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
我国将在年完成6次载人航天重大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工作会上报告,在年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将完成载人航天6次重大任务,包括两次货运飞船、两次神舟飞船和实验舱Ⅰ、实验舱Ⅱ发射,以及在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和飞船返回任务,全面建成空间站;完成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首飞任务。
秒!我国“人造太阳”运行时间创造新纪录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再次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实现的最长时间高温等离子体运行。EAST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也被称为“人造太阳”,被用来探索核聚变能源应用。据了解,EAST装置运行15年来,先后实现了1兆安、1.6亿度、秒的等离子体运行,本轮实验于年12月初开始,将持续至年6月。
韦布空间望远镜成功展开遮阳板
NASA的研究人员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4日下午宣布,韦布空间望远镜已成功展开遮阳板。这块遮阳板大小相当于一个网球场,在发射前被折叠起来,以放置进火箭的有效载荷区。年12月28日,望远镜发射三天后,韦布团队开始远程展开遮阳板,整个过程历时8天。遮阳板共有五层,每层和人的头发一样薄,上面涂有反光金属。这五层叠加在一起,可以将超过千瓦的太阳照射减少到1瓦左右,保护望远镜不受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光照和热辐射的影响。
法国启动全国量子计算平台
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发布新闻公报说,在法国量子技术国家投资规划框架下,*府当日宣布启动全国量子计算平台,旨在更好推动量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根据公报,该平台拥有初始投资万欧元,目标投资总额1.7亿欧元。平台将以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运行的超大计算中心(TGCC)为载体,由法国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研究所提供支持。平台致力于将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系统进行联通,面向国际上的实验室、初创企业和制造商等提供服务,旨在促进它们获得量子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