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MenAreFromMars,WomenAreFromVenus)曾是轰动一时的畅销书。书名虽然取得有点无厘头,却又让人感到莫名贴切。为什么呢?因为男人和女人除了一起生存在地球这颗行星的这个共同点之外,可说是天差地远的两种生物。不过也理所当然,生为男儿之身,一路被视为男生扶养长大,和生为女儿之身,一路被视为女生养大的人,当然会有所不同。男人不懂女人的想法,女人也不懂男人。纵使如此,世上还是有一堆自认为很懂异性,说出“男人/女人全都一样”的人。
这些人真的很了解异性吗?多数的情况都是恰好相反。讽刺的是,正因为他们无法打从内心去了解对方,才会口出这种妄言。我们大多会将自己对异性那窄小又受限的经验一般化,并急着去判断对方。然而,像这种半吊子的认知可会坏事。不过多数人对异性的了解,也的确只能称得上是半吊子,或许可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吧。
从表面上来看,“来自火星的男人”和“来自金星的女人”似乎相处得还挺融洽,因为他们都不太了解彼此,与不甚了解的对象建立肤浅的关系,可说是我们历来的习惯。若彼此的关系肤浅,即使不需了解对方,也能相处得很好,冲突与纠纷往往发生在深厚的关系当中。就像是我们能和隔壁部门的同事相处得很好,却总是和自己的妈妈吵个不停。或许我们可以因为“必须在生活中偶尔与某些人保持肤浅关系”一事而感到庆幸。然而,男女之间的问题可没这么简单。
2
男性或女性是哪种存在
不论在哪个时代或在哪个空间,男人和女人努力想要理解对方的想法总是不曾停止。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了解彼此;因为明明只要维持浅识关系即可,却在两人之中出现了致命的情感——爱情。爱情为何是致命的情感呢?因为爱上了之后,就无法再与对方继续保持表面的关系。爱情总是伴随着想与对方建立深厚关系的念头,会想知道对方人在哪里,正在做些什么,甚至是他脑中的想法。
当感受到深爱的对方与自己是不同存在的时候,只能死命挣扎,因为我们想要了解他是何种存在。我现在似乎可以理解为何情侣和夫妻之间常会吵吵闹闹,因为他们太过想要了解彼此,却又无法轻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在任何一对情人之间都存在着这种距离,所以情侣和夫妻间的争吵只是平常事。若你想谈一段成熟的感情,想了解世上大半的异性,那么“男人和女人为何如此不同?”的问题对你来说就非常重要。
3
精神分析哲学家——拉康
回答这个问题的哲学家是雅各·拉康(JacquesLacan),他既是哲学家,也是精神分析学者。精神分析学基本上是以“潜意识”这个主题作为分析对象。照字面上的意思来说,潜意识虽然是我们无法意识和认知到的东西,但它却支配着我们。对拉康而言,潜意识为何?简单来说,就是他者的欲望。这点可从他说“人类欲望着他者的欲望”这句名言或想法中得知。当我们欲望着(想要)某样事物时,虽然会认为那是自己的意识,但其实只是在我们潜意识当中他者欲望的体现而已。
举例来说,某个女人想买她在百货公司里看到的名牌包包。某人问她:“你为何想买那个包包?”她回答:“因为它是我的style。”这只是她认为是“自己的意识欲望着那个东西”。拉康会对她说:“不,你会想要买那个包包,其实只是因为世人们(他者)想要那个东西(欲望)的事实刻在你潜意识中。”所以话说回来,想要买一个名牌包包,并非因为那是自己的style,而是源自它会是他者喜欢的style。
这像是拉康在对我们说:“我想要的,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他者想要的。”但要欣然接受这种想法并不容易。因为这种思维模式并不是出自于意识层面,而是来自潜意识。现在我们能明白拉康的欲望指的为何不是生物学上的满足,而是想要成为受到他人认可、成为被喜爱的对象。与其把这种欲望说成是下意识的,倒不如说是潜意识的较为贴切。
我们相信自己是出于自愿才认真读书,但或许只是为了想要受到父母的喜爱;我们相信是出于自己的喜好才穿高跟鞋,但或许只是想得到某个男人的欢心;更甚者,我们会认为是发自内心想努力赚钱,但或许只是想得到世人的肯定才那么做。虽然我们相信自己是下意识地渴望某些东西,但其实只是一种想要受到某人喜爱的表现,依拉康所言,因为想要受到他者的喜爱,他者的欲望便会刻印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因为只有顺从那个人的欲望,我们才能受到他的喜爱。
4
需求、要求,以及欲望
现在让我感到好奇,他者的欲望是如何刻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的?拉康在此提出了“需求”(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首先,“需求”指的就像是食欲、性欲这些一次性的冲动,是一种会寻求满足,并且寻找可以满足它的对象的冲动。“要求”是什么呢?是一种表达手段,人类会向他人寻求,“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例如,“肚子饿”是“需求”,但“煮饭给我吃”就属于“要求”。
话说回来,“欲望”又是什么?先来思索一下“需求”和“要求”两者的差异。是“需求”比较大,还是“要求”比较大呢?一定是前者比较大。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我们都无法“要求”满足所有“需求”。无论何时,我们只能在社会、文化可接受的范围内“要求”我们的“需求”。就像是即使有“想要做爱”的需求,也不能不挑场地和对象,就随意“要求”对方满足这个“需求”。“需求”必须依靠“要求”来表现和满足,但这样的满足总是不够。“需求—要求”之间终究还是有一条无法填满的缝隙,就是“欲望”。
“欲望”是因“需求—要求”之间的差距而产生。当出现“想要吃蛋糕”的“需求”时,但因为正在减肥(现实条件),所以说出“让我吃饭”的“要求”。幸好因此填饱了肚子,但“需求”根本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开始想象吃蛋糕的样子,我们可以将这个想象称为“欲望”。但问题在于欲望可是会毫无止境地蔓延扩张,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会从“草莓蛋糕”变成“巧克力蛋糕”,最后甚至还会延续扩张成“好想开蛋糕店”。我们可以将如此无限扩张的欲望动向称为“欲望转喻链”。
5
“欲望转喻链”留下的痕迹——神经症
在这个层面来说,可以将欲望称为“缺乏”。人类的所有“需求”在社会、文化上不被接受,只能以转化过的方式来“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缺乏的情况。
几乎所有人类都无法摆脱这种“缺乏”。拉康指出,正是因为禁止了这些原型需求所产生的缺乏,让人类饱受“神经症”之苦。说不定正在阅读本书的大多数人都是“神经症患者”。请先别误会,我没有说正在阅读本书的人都是精神异常。拉康甚至认为正常人并不存在。依他所言,所有人类必属于“精神病”“变态”“神经症”三种临床结构之一。在这之中,比较趋近于“正常”的临床结构就是“神经症”。
精神病与变态是极少数的存在,他们可说是精神状态真正异常的一群人。若非特例,大多数人都属于神经症患者。透过这种神经症的症状,就可以回答一开始的问题:
“男人和女人为何如此不同?”根据拉康所言,神经症又细分为“强迫症”“歇斯底里”和“恐惧症”三种。此处的“强迫症”与“歇斯底里”对这问题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再进一步透过这两种神经症的症状了解男人和女人为何如此不同。
6
男人的另一个名字:强迫症
大多数男人都具有强迫症。这里所指的“强迫”,并非是日常生活中用来表示过度执着于某种想法或事物的状态。拉康的理论有些难懂,所以先来看布鲁斯·芬克(BruceFink)在著作《拉康精神分析临床入门:理论与技巧》(AClinicalIntroductiontoLacanianPsychoanalysis:TheoryandTechnique)中是怎么说的:“强迫症患者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所有物,并且不认同对方的欲望与存在。再者,对强迫症患者来说,那个对象是可被取代替换的。”
强迫症患者将对方视为自己的所有物,不认同对方的欲望与存在,所以可以随意替换那个对象。强迫症患者的口头禅就是:“我说了算!”他们具有将自己的欲望摆在第一顺位、忽视他人欲望的倾向。这不正是一般男人的缩影吗?各位请试着回想一下恋爱时的情形。大致来说(让我们这么说吧,因为最近已出现不少变化),男人都不太会细心去观察女朋友的感受或心情,他们总是忙着袒露与观察自己的欲望。事实上,拉康表示大多数的男性都患有强迫症。
7
女人的另一个名字:歇斯底里
而大多数的女人都有歇斯底里的特质。“歇斯底里”在精神分析学概念上的含义也并非一般认定的那种很会闹脾气、发神经的情况。为了准确掌握何谓歇斯底里,我们再次回到布鲁斯·芬克的《拉康精神分析临床入门:理论与技巧》。他的解释是:“歇斯底里患者不像是强迫症患者般,将对方视为自己所有。反而会试着找出他者的欲望为何,并努力成为可以维持对方欲望的那个对象。”
歇斯底里的结构与强迫症正好相反。歇斯底里患者会探查出对方的欲望为何,并试着成为对方欲望的特定对象。简单来说,他们的口头禅就是:“照你说的做。”这类型的患者会重视对方的欲望胜过自己,是为了迎合对方的欲望而出现的神经症症状。然而,这不正是一般女性的缩影吗?恋爱时,比起坦然说出自己想做的事情,女人通常会想要知道男朋友的想法,陪他一起去做那件事。根据拉康的说法,大多数的女性都具备“试着迎合对方欲望”的歇斯底里特质。
8
不要神经症的爱情,为成熟的爱情努力
终究没有人可以从“欲望”中得到解放。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神经症患者,男人患有“强迫症”,女人则患有“歇斯底里症状”。虽然男女在各个方面有许多不同,但若追根究底,就会发现原因来自“强迫症”与“歇斯底里”,男女之间的差异同时是这两者的差异。撇除“对、错”或“程度差异”不谈,男人确实或多或少都具有强迫症倾向,而女人则具有歇斯底里的倾向。
如此说来,男人和女人应该要保持原有的神经症症状,继续生活下去吗?从某方面来看,男人和女人可说是天生绝配呢。因为这可是“我说了算”和“照你说的做”的相遇。只要谈过恋爱的人就会知道,强迫症与歇斯底里碰在一起的结果其实并不会多好。男人总是坚持自己的欲望而让对方受伤,最后弄到自己得饱受空虚之苦。女人总是为了迎合对方的欲望而失去真正的自我,最后双方都承受寂寞之苦,这就是强迫症与歇斯底里会走上的终点。
那该怎么办才好?必须摆脱神经症才行。各位千万别误会,摆脱神经症并不代表就会因此成为一个正常人。因为对于拉康来说,打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所谓的正常人存在。要摆脱神经症,就必须在这两种症状中取得巧妙的平衡。男人要好好控制自己的强迫症,并努力活得歇斯底里一些,练习观察对方,而非总是着重于自己的欲望。反之,女人要试着控制自己的歇斯底里,并努力活得强迫症一些,练习专注于自己,而非对方的欲望。唯有这样,才能摆脱神经官能之爱,进而达到成熟的爱情。
9
来自火星与来自金星的人和平共处的方法
男人具有强迫症,女人具有歇斯底里的倾向。但也并非所有男人和女人都如此。也有女人具有强迫症,而也有男人具备歇斯底里的特质。不,应该说每个人都具有强迫症和歇斯底里的一面,这才是更贴近人生的真相。现在最重要的并非男女之间的问题,而是人类本身的问题:“有强迫症的人和歇斯底里的人该如何和平共处?”
现在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了,这与谈一段成熟感情的答案相同。就如同拉康的检测,正常人根本不存在。无论是男是女,大多都是会说出“我说了算”(强迫症)或“照你说的做”(歇斯底里)的神经症患者。身为患者的我们,为了在生活中减少对彼此的伤害,最需要的就是平衡感,在无法摆脱的这两种症状之间,取得能熟练来往于双方的巧妙平衡。强迫症较强烈的人就要多往歇斯底里偏一点,而歇斯底里则反过来要往强迫症偏一点才行。
我们必须偶尔专注于自己的欲望,时而细心观察对方的欲望,并在强迫症和歇斯底里两种神经症之中自由切换才行。如此才能减低彼此之间的伤害,与他者和平共处。各位千万别忘了,想要过好生活,就必须将与他者共同生活时难免会发生的碰撞频率减到最低。
哲学家指南:拉康
拉康被世人评为“弗洛伊德传人”,他曾说过这样的话:“让我们回到弗洛伊德吧。”他认为精神分析学的动向已经偏离弗洛伊德理论的固有精神,但若因为拉康被称为“弗洛伊德传人”,就认为他的想法停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可就是大大的误会了。
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有一个特点,他为了掌握弗洛伊德流传下来的精神分析学中的潜意识,下了很大功夫。然而拉康却以不同以往的精神分析学动向来掌握并研究潜意识。所谓的创意,并非完全出自新的想法,而是将既有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连接起来,这才是创意的本质。以这点来说,拉康极具创意性。因为他将精神分析学和看似与之完全无关的构造语言学结合起来。
拉康为了查明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的潜意识,引进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语言学概念和理论。因此,他的精神分析学与弗洛伊德的或现有弗洛伊德主义者的,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全新方向。这在拉康最基本的命题中表露无遗:“潜意识就像语言一样结构化。”在精神分析学中,神经症、口误、玩笑、梦想等现象,大多被视为出自潜意识的表现,被称为是潜意识的“征兆”。
拉康借用了语言学的用语来诠释精神分析学。在语言学中,有“符征/能指(signifier)”和“符旨/所指(signified)”两种概念。“符旨”是意思本身,而“符征”则是用来表示那个意思的符号。若“剪刀”这个单词属于符征,那就是它的符旨。拉康将表现潜意识的神经症、口误、玩笑、梦想这些征兆写成“S”,并将潜意识本身写成“s”,并以“S/s”的公式来表示。这是借用了索绪尔在发展自己的语言学时,以大写“S”表示符征,以小写“s”表示符旨的用法。
如同一般人会说“梦是相反的”,拉康主张征兆并不会直接透露出潜意识的想法。他的名言:“符征无法达到符旨,并且不断滑落。”就是在指这件事情。根据拉康所言,梦(征兆)无法达到潜意识,只能不断滑落。“S/s”的公式早已揭露出这个精神分析学上的事实。位于“S(征兆)”与“s(潜意识)”之间的“/”代表的正是潜意识这座墙。而符征正是因为这座高墙,无法触及符旨。
这么说来,若想了解符旨(潜意识),又该怎么做?若无法以显现的梦(符征、征兆)来掌握潜意识(符旨),岂不是永远都无法了解潜意识吗?因为潜意识指的就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部分。拉康以结构语言学突破了这个问题点,我们可以将表示符旨(潜意识)的符征(征兆)与其他符征(征兆)连接后加以诠释,便能够掌握。例如,并不是梦到正在吃东西的梦(征兆),就一定代表自己在潜意识里渴望着食物。为了掌握潜意识,我们可以从其他与梦(征兆)相关的连接进行解释,进而掌握潜意识。
话说回来,这和什么都不懂的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很相似吗?光凭“剪刀”这个符征(单词)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这和妈妈用手指比向告诉小孩这是“剪刀”是相同道理。因为他们无法分辨究竟妈妈指着的手指是“剪刀”,还是的颜色是“剪刀”。他们理解的符旨并非因为“剪刀”这个符征(单词),而是在“手指”“纸张”“剪”等其他符征的连接下才得以理解。拉康就是如此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合而为一,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