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冲出来把你强行带走。
醒来后,你发现自己进了精神病院。
你该如何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
知乎有个“如何在精神病院证明自己是正常人?”的问题,高赞回答是:很难。几年内几乎没有机会出院。
别不信。
现实中,有个叫徐为的年轻人,就花了整整14年时间,才飞越了“疯人院”。
就像喝高了的人总爱说自己没醉一样,越想证明自己正常越不正常的无解悖论,不巧,就被电影里一个女人不幸撞上了——《禁锢之地》里的吴若昕(王真儿饰)。
她被绑着推到医生面前,反复强调自己“没有病”,换来的只是病历书上更多的症结:夸大妄想症、自我否定症状。
结论是,需要加大服药剂量。
片中满是精神病人的康复中心,执行的是半*事化的管理。
“在那里,有些人说是天堂,有些人说是地狱,有些人说是家。”
“被精神病”的人,在那儿呆上一段日子,目睹耳听着怪现状,久而久之,也会变得不正常。
这是《禁锢之地》的第一层,一个正常人为什么会被送到不正常的环境里?她又如何能让自己保持正常,进而如何去挣脱困境?
第二层,更有意思,康复中心的医生维克多(罗伯特·克耐普饰),反倒透着异样的不正常。
甚至不用说,只看脸,也会觉得他是个有故事的“斯文败类”,这有赖于演员的气质与演绎——
还记得《越狱》里极度神经质的反派T-bag吗?就是他。
也许同一天生日的人,灵*里天然带着易燃易吸附的磁场,从导演吴奇托经纪公司给罗伯特·克耐普发邮件,再到他飞到上海,仅用了23天。
一个有丰富表演经验的优秀演员,给角色带来的质感上的饱满显而易见。
罗伯特从细节出发,拍摄前专门研究了解剖医学,在大尺度手术戏份拍摄中亲自上手,是为敬业。
角色维克多最华彩的两幕戏,更是“T-bag”送给导演的礼物。
一是他踏着交响乐旋律,与骷髅翩翩起舞。
艺术家般的优雅外衣下,狂乱气息就这样一丝丝泻出来。如蛇绕臂,吐着信子嘶嘶有声的冰冷与危险。
一是张丹妮饰演的白裙女人,因为生不出小孩,被老公抛弃送进康复中心,熬成了天天唱童谣的真疯子。
办公桌上,她冲着医生唱歌。医生浅笑着缓缓摸她的背,手又挪到了下面:“这个门(子宫)还堵着吗?”
镜头拉远,女人咯咯不停的傻笑亦是尖刀,彻底划开医生的假面。
疯狂的恶医生与无助的脆弱羔羊,两个身份势力极其悬殊的角色被搁上天平两端,强烈冲突的戏剧张力构成故事的第二层。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一个日记本及吴若昕之口道出的故事,是吴若昕被指控为杀人案嫌疑人后,对电视台支持人的讲述。
媒体调查,有可能立场偏颇。
缺乏人证物证的当事人发言,更有可能夸大乃至造假。
怎样在也许被污染的舆论场中,拨开迷雾森林,找到最接近事实的真相,这又是更难揣测的另一层。
进度条刚刚走完三分之一,就埋下三个钩子,这信息量着实有点大。
让我惊喜的是,如此大的信息量,对手又是演技老手,女主演王真儿居然接住了,而且完成得相当不错。
坦白说,错过了几部爆款剧的我,对王真儿的印象还来自三年前。
《记忆大师》里长期忍受丈夫家暴的李慧兰,《无证之罪》中做事爽利的刑警林奇。一柔一刚,截然相反的两个角色,居然都被非科班出身的她演绎了出来。
而《禁锢之地》里的吴若昕,毫无疑问难度系数更高。
不但要有初期投入陌生囚笼的惶惑、无助、惊惧;
还要经历为脱困而配合“演戏”的勉强与较量;
更有不服输不认命的韧。哪怕在污糟黑暗的管道内,迎着窥视自己的恶魔之眼,也要奋力爬向光明。
“身心俱疲、演到崩溃”,王真儿演完这部戏感慨。可对演员而言,能碰到一个有挑战有空间的高光角色,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飞越疯人院》般的表层架构,《电锯惊*》般的密室囚禁,《目击者之追凶》般抽丝剥茧的新闻调查……聚焦“被精神病”这一魔幻现实议题的《禁锢之地》,在大尺度恶之展现之外,又隐隐透出几分社会关照意味,比起层层反转的剧情来,更值得让人深思。